APP下载

所得税会计处理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

2019-07-12张海园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所得税税负

张海园

一、概述

企业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按照会计规范要求完成会计核算,还要满足各种税法规定,控制好税法与会计账务的差异。从所得税内容上分析,其主要对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进行计算,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结合税法中制定的要求,所得税会计必须在规定时间与法律程序中开展应税额,并综合全面的反映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差异,使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将其表示在会计报表上,给企业提供真实、全面、精确的资产与盈利信息。

二、税收与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

第一,计量与资产对所得税税负的作用。资产与计量的变化对企业各项费用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所得税税负。从存货计价角度分析,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主要应用加权平均与个别计价法操作。从债务重组角度分析,原准则要求债务重组根据账面价值开展财务处理,直接将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新债务重组规定,将债务重组计入到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引入公允价值作计量属性。此种变化导致债务人在得到重组收益的同时,提升了应税利润额,减轻了债权人所得税税负。

第二,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具有永久性差异及暂时性差异,所得税准则变化一般会引起应税处理差异。一般纳税主要采用债务法与递延法操作,从永久性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应纳税直接从会计利润扣除,减轻了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一般税率变化时,必须依然根据变动前确定的递延税款操作,导致递延款难以避免应付税款影响。采用利润表债务法时,主要以收入与费用为基础,受核算差异作用,影响了递延税款。

(二)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经分析发现,企业所得税税负受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因素影响。宏观因素主要受产业结构、企业生产力水平等影响。生产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强弱的因素,也是影响税负的核心因素,一般国际按经济规模较小时,财政支出也相对减轻;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财政支出扩大,社会福利提升,加强了税收管理要求,提升了纳税人税收负担。产业结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农业为主导,轻工业辅助发展,税收增长潜力不足;第二种工业主导,农业下降,税收弹性提升,出现了税源波动,影响了税收稳定增长;第三种以金融、服务业及贸易为主,税源丰富,税收弹性充足。随着产业结构自低而高的变化,税源与税收负担结构也要调整。

从微观上分析公司规模及会计税收差异等均会引起所得税税负变化。一般大企业具有较多的资源,可减轻税收负担,但会出现很多政治成本,要接受政府与公众者审查。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可利用当期会计利润递延到会计期间确认,避免了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

三、了解新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特点

第一,与国际所得税发展趋势相符。资产负债表债务表展示了企业未来与纳税相关的现金流量,时间差异处理科学化发展,满足财务会计原则要求。目前从国际发展来看,所得税处理方法开始从递延法、损益债务法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发展。从指定准则的观念与方法上分析,我国所得税已经开始向国家方向发展,与国家财务报告较接近。

第二,体现了会计核算谨慎要求。受债务法影响,一旦企业利润比应税所得少,就会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将其理解为待摊所得税要在之后才能转回,要求会计利润必须大于应税所得,简而言之,如果预计未来利润不超过应税所得,资产债务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表示虚增资产,因此新准则明确规定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上限:企业可以将可能获得的应税作为上限,并确定出受抵扣暂时性影响产生的税资产。由此可知,新准则满足谨慎性原则,而且在今后发展中会不断完善。

第三,提供了较完整的所得税会计信息。暂时性差异表示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侧重于差异内容,比时间差异范围广,包含了其他暂时性差异。目前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债务重组、合并及资产减值等业务,出现了很多不包含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导致损益表债务法与递延法均不能处理此种差异。资产负债则可处理并披露暂时性差异,反应了企业缴纳与核算过程,给企业提供了较全面的会计信息。

第四,提高了所得税费用核算精确性。资产债务表法主要以资产负债为基础,侧重于全面收益,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债务作为着眼点实现所得税费用核算,展示了资产与负债账面价值及计税的差异。由于暂时性差异反映了累积差额,一般在会计末期可将暂时性差异与期初差异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调整依据。

四、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要求企业必须根据会计准则及时对传统处理方式进行调整。一般应用资产负债法实现会计核算或处理的企业,不会对其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但是采用其他方式的企业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同时由于会计人员对资产负债法应用较生疏,直接影响实际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及时对会计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满足企业会计处理工作实际作业需求。

(二)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变化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体系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变化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此种变化要求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调整,同时还要求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时,加强审核,提高所得税处理结果。通常企业必须调整并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促进新会计准则实施。同时企业还要构建会计岗位评测管理体系,加强人员绩效考核,要求会计人员积极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五、新所得税处理方法推行的措施

(一)应用新方法进行推广

会计准则发展与其所处的发展环境具有较大联系。从我国企业当前的发展来看,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环境差异较大,从企业内部业绩评价与激励、市场监管及企业利益等方面来看,利润指标占据的比重较大。在此种情况下要求应用国家通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会计进行处理,应先强化企业应用新准则的动力。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分析,及时改变过度利益的操作,增加企业赢利能力,促进新准则的实施。

(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企业留下了较多主观判断空间,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际操作中可充分考虑内部审计委员会与独立董事会对各项业务的处理书,让企业人员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提高职业判断精确性,让投资者深入的了解企业利润。

(三)改变企业财务系统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必须及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改造和管理,同时结合当前发展需求,构建企业现金流量公允价值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等,增设一定的信息系统,规范纳税筹划工作。同时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尤其是现金流量预算与长期预算编制等操作,结合企业财务系统状况,构建全面的预算体系,控制好资产减值计量成本。

结束语: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会计工作及企业会计管理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深入认识并学习新会计准则中的各项内容,并加强人员技能与素质培养,改进会计作业体系,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所得税税负
战后所得税稽征与官商博弈(1945—1949)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浅谈所得税会计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