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19-07-12广州好易电子联行服务有限公司林志君

中国商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理念

广州好易电子联行服务有限公司 林志君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在十九大报告中的初步确立,这一创新性理论被广泛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众所周知,合理有效的财务管控是企业提升经济利润的重要手段。随着创新型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应当紧追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严格管控内部财务环节,提升外部调谐能力,从而最大化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实力。

1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内涵

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过程的始终,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供应、销售环节,都离不开资金链条的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分工配合,更离不开财务部门对于资金的科学调配。高效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是企业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战略性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筹码。所谓财务管理创新就是指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为目标,紧跟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优化财务管控规则,使企业财务收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在实践中,实现企业的财务创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统筹兼顾原则,即综合考虑企业各部门的运营现状,合理调配运营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状况及时监管,实现统筹兼顾,避免“一刀切”“单一化”“片面化”问题的产生。二是最优化原则。实现盈利是企业运营发展的最终目的,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核心而展开的。由此,在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上必须以提升企业利润为核心,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传统管理模式,实现效益的提升。三是以人为本原则。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分工配合,更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努力。因此,创新财务管理必须全面展现人性价值,既要依赖于人,又要服务于人。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完善福利机制与员工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 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的制约因素

2.1 财务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各部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之点,财务管理工作亦是如此。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有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传统滞后的理念则会误导财务工作的管理导向,制约企业发展。在实践中,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理念上存在着思想陈旧、发展更新速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只是宏观的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出发点进行拟定,却违背统筹兼顾原则,并未综合考虑各部门的运营需求,导致形成的规章制度要么过于繁杂、要么过于精简,在管理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无法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此外,针对财务管理工作本身而言,多数企业往往只关注会计的记账、核算、报账等基础性业务,而对于更为重要的财务监督与管理工作不为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桎梏了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2 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如果说管理理念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精髓,那么管理体制就是财务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理念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随着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应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成为众多企业提升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筹码。然而,我国的诸多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往往技术水平较低,财务信息的共享度不高。实践中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多是以常规的财会业务为基础,只是在手段上适当的改进,并非对管理模式与体制进行信息化的革新。这就导致企业各部门无法为财务管理工作及时提交全面的信息数据,更不能对现有数据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分析,造成企业财务信息失真、滞后,使企业管理与决策陷入被动局势。此外,从财务风险管控的角度看,许多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较弱,通常只关注企业财务收支上的盈余状况,却忽视了财务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互联网时代的市场交易多在网络上完成。一旦企业的财务网络安全技术落后,就会存在资金被转移、伪造公司印章以及因网络病毒而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2.3 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多元化经济形势的蔓延,企业的经营发展日趋创新化、国际化,这无疑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在大多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究其根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上岗前未经过专门的财会培训,甚至一部分人员是从非财务岗位转岗入职的,基础技能不过关。另外一部分财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甚少,且在专业水平上也只是停留在基础财会业务上,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问题上则极少插手,使得财务监管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企业财务秩序一片混乱。

3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完善

3.1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实现全面预算

理念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管理的高度,故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要在管理理念上下功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企业效益理念。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取企业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故经济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二是强化质量理念。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当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数据。三是树立风险理念,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进行合理预期,做好事前预防工作,降低风险概率。此外,要企业树立统筹兼顾理念,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综合企业各部门的运营需求,保障管理理念的实时更新,以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2 优化财务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发展运营的目的在于增加资本、创造收益,而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通过高效管理企业资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在繁杂的数据中进行筛选,探析企业目前的现状与潜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发觉未来的市场动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下的经济形势,与时俱进,将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利用信息数据搭建企业财务云服务平台,实现集约化管理。实践中可以仿照“阿里云”“百度云”的平台模式,对现有企业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集约整合,并通过网络云和大数据技术对各部门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审核,打破时空信息隔绝,在科学集约财务数据的同时,充分实现内部管控与外部市场的对接。其次,要建立动态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将各部门财务信息纳入同一管理系统中,并及时更新,避免信息数据的混乱管理,实现各部门的协同运作。

3.3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大部分由计算机承担了下来,但仍需要员工的实际操作,稍有失误,便会对公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不断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专业财务技能培训来提升员工职业水平。具体形式包括自学、委培等对外培养机制,基于财务人员多样性的工作环境考虑,以在线网络学习、视频会议培训等方式向员工普及财经论知识理论和企业财务管理技能,并以当下市场经济形势为导向将知识储备及时更新,从而优化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观念,实现财务人才的多层次培养。另一方面要完善财务技能考核机制,考核内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职位晋升和奖金的形式充分激发员工的发展潜力与职业热情。最后,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抵制利益诱惑,强化职业责任感与财务风险意识,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建立创新型的管理体制来为自己增加参与市场竞争的筹码,变被动为主动。面对愈发残酷的竞争形势,财务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运营的重要导向,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当下在我国众多企业中仍存在财务理念滞后、管理模式陈旧、管理人员职业水准不高等问题,严重危及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企业财务的创新性管理模式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更新管理理念的必然之举。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财务管控相结合,利用数据服务功能对企业的财务资金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科学分析、合理预测,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好财务风险管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