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飞鸟白凤半跏思惟像源流考①

2019-07-12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百济飞鸟菩萨

费 泳(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在日本,飞鸟白凤时代佛教造像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其间涌现出许多半跏思惟像,这些造像大多已形成稳定的样式,并与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半跏思惟像一脉相承。飞鸟白凤时期出现的诸多半跏思惟像,因缺乏像铭大多身份是不明确的,似唯有野中寺丙寅(666年)铭金铜半跏思惟像有铭文,证明该像为弥勒菩萨。在朝鲜半岛,忠清北道中原凤凰里摩崖刻有描绘弥勒上生、下生信仰的浮雕,其中的半跏思惟像可释读为弥勒上生在兜率天的菩萨形象(图1),坐佛应是描述弥勒下生成佛的形象[1]。

中国半跏思惟像的发生时间,最早可追溯到3至4世纪长江流域佛饰铜镜和魂瓶上的人物造型,如湖北鄂州五里墩出土的佛像夔凤镜[2]、湖南长沙出土的佛像夔凤镜[3]、浙江安吉梅溪出土的佛像夔凤镜(图2)及安徽宣州向阳乡出土的西晋魂瓶[4],这也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一批半跏思惟像。但这些半跏思惟像的身份仍不能确定,在云冈第6窟出现了作半跏思惟的悉达多太子与爱马作别的像例。除太子像外,半跏思惟像在中国与汉传佛教文化圈内已形成了弥勒菩萨的系谱[5]。

图1忠清北道中原凤凰里摩崖半跏思惟像

图2浙江安吉博物馆藏铜镜半跏思惟像

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出现交脚弥勒菩萨像应迟于半跏思惟像,如北凉石塔上七佛一菩萨中的交脚菩萨、云冈第17窟主尊、莫高窟第275窟主尊等,但交脚菩萨似未传至朝鲜半岛及日本。无论是半跏思惟像还是交脚菩萨像,最早均出自古印度,其中的半跏思惟像传至中国后,被再传至海东地区。弥勒造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也见著文献记载,《日本书纪》卷二十中有:敏达十三年(584)“秋九月,从百济来鹿深臣有弥勒石像一躯”[6]。

现存飞鸟白凤时期不同表现形式的半跏思惟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造像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内的传播脉络。

一、“三山冠”半跏思惟像

日本推古十一年(603)广隆寺木质宝冠半跏思惟菩萨像(图3),应是现存飞鸟时代较早的半跏思惟像作品,松原三郎以这尊半跏像的材质为朝鲜松,结合此像的容貌风格,推测其为百济作品②松原三郎《飞鸟白凤佛源流考》(二),《国华》932号(1971年)。另有观点认为,传说广隆寺宝冠半跏思惟像和宝髻半跏思惟像都可能是新罗送来的,时新罗也在热心引进南朝陈、隋唐佛教文化。参见吉村怜《试论飞鸟白凤雕刻史》,《佛教艺术》227号(1996年)。。与之相似者,还有长崎二十六圣人纪念馆藏传为百济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③该像被认为是半岛三国时代百济作品。参见《百济·新羅の金铜仏》,大和文華館1982年,图版8。八寻和泉《日本二十六圣人纪念馆の铜造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半跏思惟像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275-303页。。

这类半跏思惟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均无垂发和宝缯,且都戴有三面呈弧形凸起的三山低宝冠,上身裸,下身着裙,部分造像佩戴项饰、臂钏。菩萨造型线条洗练,结构简洁赋有骨感。此菩萨宝冠与三面冠的根本差异体现在其宝冠有冠顶,而三面冠无冠顶,只有冠的正面和两个侧面,所以通常会露出未被罩住的头顶或发髻。

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朝鲜半岛三国时期亦不少见,如韩国私人(金东铉)藏平壤平川里出土约6世纪后半叶高句丽金铜半跏思惟像①田村圆澄《半跏思惟像の诸问题》,《半跏思惟像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26页。《三國時代佛教彫刻》,国立中央博物馆1990年,第27页。(国宝第118号)、庆州南五陵附近废寺址出土约7世纪上半叶百济半跏思惟像②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第507页。该像现藏国立中央博物馆(原称德寿宫美术馆),因其露出的微笑被视为“百济的微笑”,因而被当作百济的作品,参见王卫明《中国南朝佛教雕刻基本样式论稿》,《研究纪要》创刊号(1990年),第85-116页。此外,菊竹淳一、吉田宏志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10卷,小学馆1998年,图91说明中亦认为该像为百济作品。(国宝第83号)(图4)、庆州城干洞出土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7]110等。

图3日本推古十一年(603)广隆寺半跏思惟像

图4庆州南五陵附近出土新罗半跏思惟像

如果仅从发生时间和风格变化来看,广隆寺这一类型半跏思惟像在海东地区的传播轨迹,或可认为是以高句丽为早,后传至百济形成“百济的微笑”,再传至新罗和日本。

针对广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中国源流的认识,松原三郎的观点值得关注:“原本中国石制半跏思惟像的遗品是很多的,但如果排除仅有的几尊像③原文注中指松原三郎《中国仏教彫刻史研究》(增订本)图版108中a、d、e几尊像。,就只剩下河北定县派的东魏北齐时代的大理石像了。每尊像都上身裸露,虽然作为中国佛像来说不乏亲切稳重之感,但和广隆寺像相比,两者只有上身裸露这种形式上的相似,不得不承认它迟钝笨重的风格和广隆寺像的潇洒洗练相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也应考虑到大量生产的类型化的石像和优秀作品之间的区别,但最重要的是,东魏末期北齐初造像的特点是向外凸出的。……有趣的是,河北派石像中个别优秀作品的传播,即我在别的文章中论证过的武平元年(570)僧详造白玉思惟像(图5),并没有这个派系造像普遍存在的卑俗感,能够从躯体的稳重及丰硕这一侧面看出进步和成熟。此像接近北齐末期,将其看作是广隆寺像和德寿宫美术馆藏像的源头,从年代上来说稍微晚了些,只能作为参考资料,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和这两尊像一脉相通之处。问题是像这样具有特色的造像为什么会出自大量类型化的河北派半跏思惟像呢?关于这一点正如我在别的文章中所论述的那样,大概是由于和江南造像制造样式之间的紧密关系。”[8]

图5北齐武平元年僧详造半跏思惟像

松原先生探寻广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中国的源流,首先以菩萨上身裸这一特征,将北朝定州白石造像纳入比较,但定州造像的丰硕与广隆寺木质思惟像的骨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最后松原将源流的视线转向了南朝。

定州思惟像相较于广隆寺三山冠思惟像,显然存在肥与瘦的风格差异,且在一些造像因素的细节上也有鲜明的不同,如定州思惟像多表现有沿两肩外展下垂的帔帛、蕨芽形垂发或宝缯,这均是广隆寺思惟像所没有的。

图6北齐天保四年(553)道常造半跏思惟像

在中国现存的半跏思惟像中,很难见到不表现垂发或宝缯的像例,但造型简洁洗练注重骨感刻划的思惟像,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如上海博物馆藏北齐天保四年(553)比丘道常造思惟太子石像(图6)和青州龙兴寺北齐思惟菩萨像[9]。这两件作品与广隆寺三山冠思惟像风格类同,其相似性不仅反映在裸上身这一特点上,更重要的是注重骨感的刻划上,虽然二像双肩仍残存圆饼形的肩上宝饰[10]、宝缯和垂发。

这两件作品中有一件明确出自青州龙兴寺,是否意味着广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的中国源流在青州地区?如果考虑到青州佛教造像源自南朝[11],那么松原三郎将广隆寺思惟像风格的本源指向南朝,这一思路的合理性也就增加了。问题是南方吴地的半跏思惟像是否真的在西晋之后就消失了,这还有待更多考古实物来澄清。

二、双髻与单髻半跏思惟像

日本推古二十九年(621),中宫寺双髻半跏思惟像(图7)与推古三十一年(623)广隆寺单髻半跏思惟像(图8),二像发生时间相近,且形体表现也类似,如宽厚的肩胸部及自然收缩的腰部塑造,使造像身材显得匀称写实。特别是在肩和胸部被处理的较为厚实,与广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扁平状形成鲜明对比。町田甲一:“到了7世纪中叶,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佛像造型。……作者釆用了侧面观察的方法,即观察表现对象的侧面,懂得了物体的深度(即第三次元的空间价值)和平面的水平线、垂直线一样,都是有着相同比例的,这样佛像的躯体渐呈圆形。”“止利风格的佛像只重视从正面观察表现对象,完全不从侧面来进行观察。”[12]町田认为,釆用了从侧面观察方法的飞鸟造像包括:法隆寺宝库百济观音、法轮寺的虚空藏菩萨像、法隆寺的四天王像及广隆寺和中宫寺的半跏思惟像。中宫寺和广隆寺半跏思惟像的相似性除上述重要特征外,还有诸如上身裸、无宝冠等。但两者仍存有区别,主要反映在发髻形式不同,即一为双髻,一为单髻。中宫寺一类的半跏思惟像两肩有垂发,而广隆寺一类多无披肩垂发。

图7 日本推古二十九年(621)中宫寺半跏思惟像

图8日本推古三十一年(623)广隆寺半跏思惟像

与中宫寺双髻半跏思惟像相类的像例,在日本还见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那智山经冢出土约白凤时代金铜半跏思惟像。此外,菩萨作双髻的立像在飞鸟时代也有出现,如奈良兴福院金铜菩萨像。菩萨作双髻,不仅在飞鸟时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以中宫寺双髻半跏思惟像为代表,在当时已呈现较为稳定的样式在流行。作双髻的半跏思惟像在半岛三国时期的造像中,较早见于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藏约6世纪郑智远铭造像的胁侍菩萨。

中国束双髻的半跏思惟像,以南方吴地发生时间为早,在日本古坟出土3至4世纪出自吴地工匠之手的画文带佛兽镜上有所体现[13]。菩萨作双髻在南朝造像中仍在延续,如成都商业街齐建武二年(495),释法明造像中的胁侍菩萨、南京德基广场出土金铜背屏式造像中的胁侍菩萨[14]。北朝出现菩萨作双髻主要见于青州和麦积山等地。仅就菩萨作双髻这一造像因素来看,应是由南朝建康和北方青州传布至海东地区。因此,毛利久认为中宫寺菩萨像和法隆寺百济观音像为南朝系作品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15]。

广隆寺单髻半跏思惟像亦无垂发及宝冠,头部发髻高耸,裸露的上身饰臂钏和贴体帔帛。不戴宝冠的单髻半跏思惟像,还见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约7世纪的金铜造像[7]114,该作品显示,7世纪初的海东地区,应该存在类似广隆寺半跏像这么一种菩萨造像样式。此外,大阪大圣胜军寺白凤时代的金铜菩萨思惟像也未饰宝冠,虽然此类风格与广隆寺单髻半跏思惟像相去较远,却仍显示有低缓的单髻。

海东地区,半跏思惟菩萨不戴宝冠而作单髻在现存实物中较为罕见,而菩萨戴宝冠作单髻并不鲜见,不戴宝冠作单髻,即使在非思惟菩萨中也是不多见的。水野清一认为:“广隆寺宝髻弥勒像,从其宝髻来看类似于白凤时期的诸多菩萨像,因为高冠菩萨是没有宝髻的,到了三面冠时期宝髻已经十分普及了。”[16]广隆寺和中宫寺半跏思惟像呈现的单髻和双髻及广隆寺半跏菩萨的三山冠,应是日本飞鸟白凤时代菩萨整体上由山形宝冠向三面冠转变过程中涌现出的几种冠髻表现形式。

朝鲜半岛不戴宝冠作单髻的像例,如平南半原郡元五里寺址出土高句丽约6世纪泥制菩萨立像[7]12。日本如法轮寺飞鸟时代后期的传虚空藏菩萨像[17]。

在中国,菩萨不戴宝冠束发髻,且无论是单髻或双髻,均较早见于南方吴地,单髻如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262);校尉彭卢墓中铜饰片上的菩萨像[18],双髻菩萨如三世纪前后吴地工匠所造的佛饰铜镜,其中的立身胁侍身披帔帛,作双髻。之后,菩萨束类似单髻的像例有藤井有邻馆藏十六国时期金铜菩萨立像[19]11、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建弘元年(420)菩萨立像等。南北朝时期也有束单髻的菩萨像例,青州地区由于一些菩萨发髻损毁严重,原应是单髻,如龙兴寺址出土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弥勒像中的二胁侍菩萨及同址出土北魏胁侍菩萨[20]。此外,在河北定州城出土的一件约北魏晚期至东魏佛三尊造像中,两身胁侍菩萨均束单髻[21]。海东地区菩萨作单髻或更应考虑其从南朝时由青州东传的可能。

三、“三面冠”半跏思惟像

敷巾冠、圆筒形冠和三面冠这三种菩萨宝冠中,敷巾冠和圆筒形冠是在古印度贵霜时期就已出现,三面冠约在笈多时期才出现。这三类宝冠中,圆筒形冠和三面冠对汉传佛教文化圈佛教造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似只有三面冠与半跏思惟像存在关联。

三面冠,是卡戴于头部正面和两侧面的宝冠,日本学者通常用以特指白凤朝大量涌现的菩萨宝冠,由于三面冠中三个面的构成因素较为复杂,广义上的三面冠有多种变化形式。

(一)窄肩细腰式

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即法隆寺献纳宝物第156号)(图9)的年代认定,在日本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推古十四年(606)和天智五年(666)两说①关于御物丙寅铭半跏思惟像的发生时间,认为是606年的学者有:小林刚(《御物金铜佛像》,1947年)、町田甲一(《关于鞍作部的出身与飞鸟时代止利式佛像的兴亡》,1965年)、毛利久(《三国雕刻与飞鸟雕刻》,1978年)、吉村怜(《试论飞鸟白凤雕刻史》,1996年)。认为是666年的有:薮田嘉一郎(《丙寅年高屋大夫造像记考释》,1948年)、水野清一(《飞鸟白凤佛的系谱》,1949年)、光晃(《关于大化前后的大夫》,1959年)、久野健(《古代小金铜佛》,1982年)。松原三郎在《四十八体佛》(1967年)一文中,认为该像发生在606年或666年均有可能,而在其随后的文章《飞鸟白凤佛和朝鲜三国时期的佛像》(1968年)及《飞鸟白凤佛源流考》(一)(1971年)中趋同606年说。,其结论直接关系到对白凤时代流行的三面冠菩萨在日本发生时间的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飞鸟时代造像样式的解读。

图9 日本丙寅铭金铜半跏菩萨像

三面冠在日本的流行应是在白凤时期。如果将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的年代定在推古十四年(606),那就意味着,三面冠在日本的发生时间将提前六十年,且飞鸟时期的造像样式,在止利样式之外又有新的增加。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的样式在日本基本是孤例,特别是其窄肩和细腰等形体特征很难找到同类,将其视为飞鸟时代的造像,却无法找到相关例证,问题是目前尚无将其排除在飞鸟造像之外的理由。

松原三郎在半岛三国时期的作品中发现与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相似的作品,这就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的一件约7世纪的金铜半跏思惟像(国宝第331号),该像从头部遗留的插孔来看,原应配有三面冠[22],特别是这两件作品在窄肩细腰上具有的相似性。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的样式来自朝鲜半岛已为许多学者接受,但对于半岛的这件半跏像是出自新罗还是百济,学术界观点不一②该像出土地不详,小林刚认为是古新罗作品(《御物金铜佛像》,1947年),水野清一也认为是古新罗作品(《飞鸟白凤佛の系谱》,1949年),而松原三郎认为是百济(《飞鸟白凤佛源流考》(一),1971年)。。

进一步追溯来源,水野清一认为,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是以龙门样式的造像为基础发展而来[16]。松原三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在兼顾北朝因素的同时,强调了南朝的影响:“如果三国时代的该半跏思惟像参考中国北朝作为其样式基准,大致是东魏初期的作品,制作年代约是公元570-580年左右。而且和上述插图6的金铜像相同,与中国北朝佛像相通,纤细的身材和尖尖的瓜子脸,同时还能感受到北朝佛像中看不到的浑圆感和情绪性,这应该看做是和北朝造像完全不同的系谱,即南朝样影响带来的百济特色。”[23]文中的插图6,即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的一躯半跏思惟金铜像(图10),头戴“一山冠”,松原认为是百济作品,约六世纪末期百济半跏思惟像盛行的产物。

图10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半跏菩萨像

此外,三面冠在中国究竟形成于何时何地,仍需进一步明确,过去曾有观点认为是入唐后才制造出来的,若如此,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定在606年就失去了来自中国方面影响的依据。小林刚认为,这种三面冠应在中国六朝时期就普遍被釆纳,虽然他以云冈第3窟后室北壁主尊西侧的胁侍菩萨作论据欠妥③小林刚《御物金铜佛像》一书中将第44图,视为三面冠(文中称“三面装饰冠”)出现在中国北魏的例证,该图为云冈第3窟后室北壁西侧胁侍菩萨,为唐代初年作品,而非北魏作品。,但南北朝后期的造像中确能见到戴三面冠、高发髻的菩萨,北朝如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北齐武平元年(570)石造观音菩萨立像,南朝如陈太建元年(569)金铜观音立像。入隋后三面冠延续发展④美国明尼法尼亚艺术中心藏隋开皇元年(581)石造像,参见金申《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0页。,至唐代更趋盛行。

(二) 童颜短躯式

日本野中寺丙寅铭金铜弥勒半跏像(图11),像铭明确了其身份为弥勒,且造像时间在天智五年(666)应无疑议。若将该像与御物丙寅年铭半跏思惟像比较,会发现两像在造像因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三面冠、高髻,上身裸,戴项饰、臂钏,下身着裙等。但二者风格又完全不同,前者身形细长,头部体量适中,后者身形粗短,头大,野中寺丙寅铭金铜弥勒半跏像已呈现白凤的童颜短躯式。

图11 日本野中寺丙寅铭金铜弥勒菩萨半跏像

图12 大阪观心寺金铜半跏像

现存许多与野中寺丙寅铭半跏像类似的白凤时期的像例,如大阪观心寺金铜菩萨(图12)、大阪正木美术馆藏铜造菩萨、福井正林庵铜造菩萨、奈良北村家金铜半跏思惟像、福冈市美术馆藏金铜半跏思惟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法隆寺献 纳 宝 物 第 159、160、161、162、163、164号。其中 163、164号二像形态极为相似,且均作双髻。需要指出的是,与野中寺丙寅铭半跏像类同的造像中,仍有未束发髻者,如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法隆寺献纳宝物第157号。这类本土化色彩很重的半跏菩萨造像,至天平时代仍在延续。

白凤时代头戴三面冠的半跏菩萨像,有一种存世数量甚少但身形体态较为匀称的造像,如滋贺百济寺约白凤时代后期菩萨像[24]65,该像身材既没有御物丙寅年铭半跏像那么修长,也不似野中寺丙寅铭半跏像那么头大身短。

在朝鲜半岛,与野中寺丙寅铭半跏像头部冠饰及姿态较为相似的像例,有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庆南梁山郡出土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7]56,此像一定程度上可辅助对同馆藏国宝331号半跏菩萨像佚失三面冠的认识,并且明确了戴三面冠的半跏菩萨像由半岛传入日本的可能。但仍需看到,这种童颜短躯的表现方式与中国菩萨之间存在的关联①如隋开皇2年(582)半跏菩萨石像,参见松原三郎《飞鸟白凤佛源流考》(三),《国华》933号(1971年),第9页。。

(三)三面冠的变化样式

另有几款约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半跏思惟像,一般被视为朝鲜半岛的作品,是否传入日本尚不能确定。宝冠也属三面冠范畴,只是宝冠具体形制存在较大差异,而自成一格。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金铜半跏思惟像(图13),其宝冠三面各由一朵花构成的样式在日本半跏菩萨像中尚未见到,但在日本较早的被认为是由半岛传入的菩萨立像中,可以见到这种样式的宝冠,如宫城县船形山神社菩萨立像(图14),其宝冠又被形象地称作“三花冠”[24]146,这种宝冠或可视作三珠冠的一种变化形式。

图13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半跏思惟像局部

图14 日本宫城县船形山神社菩萨立像

三珠冠,是由嵌于宝冠正面和两侧面三个较大的圆珠形结构组成,其本质虽仍属三面冠表现范畴,但形态上与三花冠更为相近,戴在头上较三面冠更趋于平面化表现。三珠冠的来源可追溯至百济约6世纪的金铜菩萨立像(图15),进一步可追溯到中国北朝约5世纪末的莫高窟。在中国早期的炳灵寺169窟等陇右、河西地区石窟造像中尚未发现三珠冠,却几乎成为莫高窟壁画中菩萨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南京德基广场出土的背屏式造像中的主尊菩萨,也有头戴三珠冠,说明三珠冠与双髻一样,在约6世纪上半叶,同为建康菩萨较为流行的冠髻样式。北朝菩萨塑像同期也出现了形态与德基菩萨相似的三珠冠,如日本个人藏北魏永安三年(530)菩萨立像、东魏金铜菩萨立像[19]50-51。

图15 国立扶余博物馆藏百济金铜菩萨立像

图16 四川忠县涂井出土三国抚琴陶俑

伴隨头戴三花冠菩萨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头戴三花冠的半跏思惟菩萨约在6至7世纪之交由半岛传入日本亦是可能的。值得关注的是,在四川忠县三国时期崖墓出土的带白毫相的陶俑中[25],可以见到数身在三髻上各笄花一朵的表现形式(图16),外观类似三花冠,这类较早出自南方并受到佛教文化影响的陶俑三花头饰,与后来菩萨的三花冠在造型上有相似性,两者应存在着某种传承。

图17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半跏像

此外,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金铜半跏思惟像(国宝第78号)(图17),约造于6世纪,其宝冠独具特色,三面冠上的图案已应用了透雕工艺,并且类似造像在半岛还有多例,说明是以一种稳定形态在流传,如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传忠清南道公州寺址石塔内发现的百济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韩国个人藏百济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7]59、日本个人藏传出自朝鲜半岛的金铜半跏思惟像[26],在日本是否出现有类似国宝第78号的作品尚不明确。

四、“一山冠”半跏思惟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金铜半跏菩萨像(法隆寺献纳宝物158号)(图18),该像头戴正面隆起的山形宝冠,或称作一山冠,无发髻或低髻,两肩有蕨芽形垂发,上身裸,无饰物,下身覆盖身体部分的裙未表现衣襞,但敷于坛基的裙被装饰了衣襞。这类半跏思惟像的山形宝冠与白凤时期涌现的三面冠有相似之处,本质上均是三面卡于头部且无冠顶,只是山形宝冠正面高耸突兀,不像白凤时代涌现的三面冠在宝冠的三面各有一叶状物。另外,头戴山形宝冠的菩萨多不束发髻,或发髻被表现得低缓含蓄,而戴三面冠的菩萨,发髻通常耸立凸显。

图18 法隆寺献纳宝物158号半跏像

就法隆寺献纳宝物158号菩萨像的样式来源,小林刚认为:“从该像纤瘦的基本形态来看,其样式系统也就不言自明了,如前所述,我国几乎找不到类似作品。从宝冠装饰和基座前面衣裳的衣纹,及头后部到背部几乎没有任何雕刻的艺术构思来看,都说明该像应该是朝鲜新罗一带的作品。”“其制作年代应该是我国推古天皇御宇时期(593-628年)之前。”①小林刚《御物金銅佛像》,國立博物館1947年,第93-94页。文中小林刚还就一些造像细节阐述法隆寺献纳158号作品不是日本制造的理由:“现在吉祥座下面的反花以及底座框架部分已遗失了,但从其底座结构方面来看,我国几乎没有类似作品,而且新罗传播而来的太秦广隆寺弥勒菩萨像以及这些地方遗留下来的几尊作品都可以当做是这一结论的佐证,所以相关资料可以推测该像不是我国制作的作品。”水野清一的观点与小林刚基本一致,他同时认为此像消瘦的样式与御物丙寅铭像(法隆寺献纳宝物第156号)一样,均源自龙门样式[16]。松原三郎认为,该像异常纤细的身材正是百济造像的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6世纪末期的580年左右[23]。

法隆寺献纳宝物第158号的半跏思惟像,被视为发生时间较早的作品,小林刚和松原三郎推定该像的发生时间,已接近《日本书纪》记载的敏达十三年(584)鹿深臣从百济带来弥勒石像的时间,或可理解为是文献记载中较早传入日本的弥勒菩萨像。

与此像相似的造像,在日本还有长野观松院金铜半跏思惟像[27],菩萨饰有低矮的双髻,被视为约6至7世纪由半岛传来②久野健《古代小金铜佛》,小学館1982年,第142-151页。《百济·新羅の金铜仏》,大和文華館1982年,第38页。。在朝鲜半岛,如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约6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约7世纪金铜半跏思惟像、韩国个人藏三国时代金铜半跏思惟像,类似的造像还见于忠清南道瑞山郡云山约6世纪初的摩崖三尊像中主尊左侧胁侍[28]。

图19国立清州博物馆藏新罗半跏像

除了以上半跏思惟像的种类,还有一些综合形态的半跏思惟像,如国立清州博物馆藏庆北安东玉洞出土金铜半跏思惟像(图19),为新罗约7世纪作品[7]107,其宝冠形态界于韩国私人(金东铉)藏高句丽金铜半跏思惟像(国宝第118号)、法隆寺献纳宝物158号及国宝第78号造像之间,但又与这些造像不同,与国宝第118号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为三面冠、一为圆周形有顶宝冠,与法隆寺献纳宝物158号的不同在于宝冠正面不及后者那样高耸,与国宝第78号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冠上花纹刻饰虽然较深,但未穿透。现尚未发现与该像完全类同的例子,这或许是一件尚处于过渡阶段还未定型的造像,其具体产生时间,还有待更多资料的发现。

飞鸟、白凤时代半跏思惟像与朝鲜半岛、中国相关像例分类列表

半跏思惟像在日本飞鸟白凤时期的样式呈现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在7世纪初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显现,亦如久野健所认为的,止利式以外的佛像很早就从朝鲜半岛和中国传入日本[29]。

猜你喜欢

百济飞鸟菩萨
浅析唐罗联军对百济的征讨
百济灭亡的原因
飞鸟与少年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百济起源略考
飞鸟
岛与飞鸟
飞鸟
韩国“百济文化”中的草鞋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