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葡萄之乡』的香甜致富经
2019-07-12郑祖辉
◎郑祖辉 文图
4月9日,在福安市赛岐镇赛岐源恒合作社葡萄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观察葡萄生长情况。依托标准化现代种植方式和先进技术的严格管理,该合作社每亩产量控制在1800斤至2000斤,葡萄糖度控制在17%至20%,单串葡萄数量35粒至45粒,单粒葡萄重量11克至13克,实现了葡萄从量到质的嬗变。
“种葡萄不能闭门造车,哪里有新品种、哪里有新技术,我们都要了解、都要学习。而且,还得摸清市场需求。”从2000年开始,该合作社负责人许光华就紧跟葡萄种植的“风向标”,对最新栽培技术和主要葡萄市场情况了然于胸。
在赛岐镇,像源恒合作社这样的葡萄专业合作社并不少。多年来,赛岐镇通过培育模式精细化、追溯体系全程化、避雨栽培全域化等方式,不断提升葡萄品质,打响葡萄品牌。
“我们赛岐葡萄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劣到优、从普到特、从(线)下到(线)上、从内(销)到外(销)的转变。”赛岐镇党委书记蔡龙玉告诉记者,赛岐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试种,到如今在种植技术、发展规模、果实品质、科技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下一步,他们还将打造集立体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休闲园,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福安市现有葡萄种植面积约7万亩,年产量8.5万吨、产值近10亿元。葡萄产区遍布全市13个乡镇129个村庄,是目前福建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葡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享有“南国葡萄之乡”“海峡西岸葡萄之乡”“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全国果业发展楷模”“全国科普示范基地”“最美葡萄沟”等美誉。
目前,福安全市约有2万多农户从事葡萄生产,3000多人从事葡萄营销和产业服务,全市近12万人的经济收入与葡萄产业息息相关。如何做好这个关系到十多万百姓生计的产业?
多年来,福安市一直积极探索葡萄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加强葡萄基地建设,将市场需求传导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立足资源优势,调整葡萄产业结构,构建葡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一个小小的葡萄,能衍生出多少精彩的故事?近年来,福安市葡萄加工业迅速发展,建立小型葡萄和水蜜桃酒厂3座,年加工葡萄酒300多吨,民间土法酿制葡萄酒达1000多吨;已建成葡萄酵素生产线1条,年加工葡萄酵素120多吨;已建成葡萄蜜饯生产线1条,年生产蜜饯300多吨;建成年加工150吨葡萄籽油加工厂1座……
在福安市福建新味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总经理黄细忠向记者展示了葡萄系列产品,有葡萄含片、葡萄果脯、葡萄酵素等,不仅种类丰富,包装也十分精美。
“如果不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福安葡萄就可能面临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等困境,农户种植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黄细忠介绍,该公司一直加强食品相关技术研发,光研发人员就有七八名。目前,该公司还将推出一款新型葡金素产品,进一步增强福安葡萄市场竞争力。
除了葡萄深加工,福安市还逐渐完善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服务体系,全市有35个合作社参与组织实施产地初级项目,建成组装式冷藏库106座,库容达到29150立方米,总贮藏量5830吨以上,有效改善主产区临时存贮条件。同时,该市还鼓励和支持主产区果品经营主体购置冷链运输车和自建乡、村物流服务站,现已建立福安葡萄物流中心,购置农产品冷链物流车110多辆,在葡萄和主产区村庄均设立物流服务点,提高了鲜果运输安全。
另外,福安市还与顺丰冷运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实现鲜果省内主要城市及周边主销区城市冷链全覆盖,并建立城市服务站,切实解决葡萄和水蜜桃鲜果配送“最后1公里”问题。
在诸多措施的“灌溉”下,福安葡萄产业茁壮成长,注册了“福安葡萄”“溪塔刺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安巨峰葡萄”“溪塔刺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原产地保护,“福安巨峰”获得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中央电视台公布“福安巨峰葡萄”品牌价值评价为71.39亿元,名列全省初级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价第一名,2018年入选全国区域公共品牌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