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问初心,恒念源头

2019-07-12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古井入党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90年前的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这年底,古田会议在上杭县古田镇召开。5年前的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时,他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

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今年春,我来到这里,但见山峦含黛、层林尽染,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凝眸90年前的历史现场,聆听感人的讲述,暖意萦怀,感慨万千。

进入6月,参加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脑海里又浮现起在福建闽西革命老区采访的一幕幕。脚踏浸透着先辈热血的土地,一个声音一直在耳畔回荡:“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当初,我们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意味着每名党员自愿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味着选择了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绝大部分人做到了,但也不可否认,在少数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现象:入党前热情似火,激情满怀;入党后意志消退,甚至堕落成罪人。如果能常常扪心自问“当初入党为什么、入党之后干了什么、今后为党做什么”,自问自答,问深挖透,逼着自己思考来路,就能警醒自己,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多问问自己,人生的格局就大。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就是人生的格局。心中有党,就能从党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去考虑。如果处处从一己之私考虑事情,那么你就永远没有顺心事,社会和别人永远都欠你的,都在跟你作对。你就会有怨气、娇气、戾气,格局就一点点变小,整日愁眉苦脸,患得患失,唯恐失去什么,漏掉什么,亏了什么。这样的精神状态,有何幸福可言?而心中有党,有宗旨意识,则格局放大,才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做事,才不会锱铢必较,那就超越了一己之悲欢,超越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碰到解不开的疙瘩,会算“大账”,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样你就顺心了,也就开心了。你的格局大了,包容心就强,你的朋友遍天下,你就有了正气、清气、浩然之气。格局越大,境界越高,幸福指数就越高。问问初心,放大格局,开阔胸襟,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家”融入“大家”,看“当前”虑及“长远”,乃人生的一大乐事。

常问初心,就有了担当的自觉,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常问初心,就能自觉地去找差距,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常问初心,才能真正地去落实初心,才能真正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常问初心,才能保证主题教育不走样,有方向。守初心,永怀为民、敬民、惠民、亲民之心,主题教育才能“走心”,我们党才能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初心当常问,初心一直在那儿,如果常年不闻不问,束之高阁,也会蒙尘,也会遗忘,也会丢失。遗忘是人性的弱点,战胜遗忘,唯一的途径,就是有温故的习惯,不断地温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温初心,则初心常新,从不间断的温习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初心就铭记在心了。

初心常温,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围绕党史、革命史组织研学活动,从历史中汲取理想信念给养;比如,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党员成长故事,激发砥砺奋进的决心;比如,结合改革落实、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工作现场讲授党课等等。问初心,温初心,其实就是在强调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只有下足了功夫,才能够深刻理解我们党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到为世界谋大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始终植根于我们党的血脉基因,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我看到古田会议会址左侧,有一口水井,水井和井旁的地面,镶嵌着光滑的鹅卵石。汩汩井水,清澈见底。水井,被当地人称作“龙井”,据传因地处黄龙口而得名。紧挨着龙井,是一汪莲花池。纪念馆的同志告诉我,1961年毛主席在中南海观看“古田会议会址”模型时,询问身边的同志,会址前面有个池塘还在不在?那一刻,他一定想起了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那段时日。

我还看到,在闽西长汀的卧龙山麓,有一口老古井。这口老古井,也让毛泽东牵挂。1962年1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毛泽东特意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现在还有没有水?”

那是1932年10月,因受到“左”倾错误影响被撤职的毛泽东,骑马来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很巧,医院附近有口年代久远的水井,就建在卧龙山山腰。每天早上,毛泽东便和周围的群众一起到老古井里取水洗脸、洗衣服。有一天,毛泽东忽然发现这口老古井好长时日没有清理,井水已经浑浊不堪了,随即带领警卫员下井挖污泥,清除青苔和周边的杂草,把老古井清理得干干净净。

水清井净,来老古井打水和洗衣的群众越来越多。在这个特殊的民情汇集点上,毛泽东常常和群众拉家常。当他了解到汀州苏维埃政府只注重扩大红军,而忽略了群众的生活疾苦等这一严重问题时,他坐不住了,不顾有病在身,连续几天秉灯夜书,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关心群众生活,在毛泽东眼里,就是最大的政治,而注意工作方法,则是关心群众的关键步骤,刻不容缓,马虎不得。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一直牵挂老古井?其实他一直没有忘记革命的源头,这源头,就是劳苦大众啊。他自己常说,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各级领导是鱼,人民群众是水,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就渴死!他还说:“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人心向背,决定存亡;人民的选择,就是历史的必然。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以百姓心为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行程万里,初心不忘。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通过灵魂深处不断地叩问、追问,自省自警,温故知新,让践行初心使命于日常、于细微、于自觉,才能在新时代交出合格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古井入党
观古田会议 旧址
《古田会议会址》
憨娃入党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廖丽芸:古田会议纪念馆圆了我的梦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古井
越王古井今何在?
我珍藏着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