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城乡社区组织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党建”格局

2019-07-12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7期
关键词:镇街村级党组织

临朐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探索提升城乡社区组织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党建”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背景动因

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现实需要:一是持续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向基层延伸的需要。目前,党中央出台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系列制度在镇级层面已较好落实,但村级层面仍然存在脱节问题,法治工作方式尚未得到全面建立。将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村级,亟须在镇、村之间搭建连接平台和载体。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需要。目前,基层部分党组织还存在管党治党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建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两张皮”;村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年富力强的干部数量较少;村级议事决策不规范,财务管理不严格,村级信访矛盾多发频发等问题。仅靠镇街党委指导解决难度较大,亟须改革现有工作体制机制。三是推进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战略的需要。临朐县地处山区,村庄布局分散、基础条件薄弱,存在政策、资金集约效应难发挥,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亟须打破原有分散的村、社区管理模式和低层次发展格局,推进要素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四是深化社区改革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的需要。《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多数社区仍然沿用原先工作片区模式,职能下放不到位、制度规范不健全,为民服务水平不够高。改革现有城乡社区体制,推动实体运行,有利于资源整合、力量聚合,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二、主要做法

在现有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域相邻、产业相似、历史沿革等因素,按照服务3至5公里半径和5000名左右群众标准,全县设置社区115个。

(一)优化社村组织设置,理顺组织管理体系。一是成立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内村、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成立社区党委,并成立青年人才、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等党支部,加强统一管理。社区党委设成员5至7名,党委书记一般由镇街科级干部担任,成员由镇街干部和优秀的各类党组织书记组成。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可任社区党委书记,更优秀的可挂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目前,所有社区均成立大学生党支部,60个社区成立青年人才和退役军人党支部,企业较多的15个社区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5名村党组织书记直接担任社区党委书记,13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进入社区党委班子。二是配齐工作力量。社区工作人员由镇街干部、所辖村“两委”干部和选调生以及招考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其中,社区工作的村干部负责本村事务的同时,接受社区党委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调度。同步完善集中办公制度、集中学习制度、轮值坐班制度,注重吸收其他领域优秀人才充实工作队伍。三是健全群团组织。根据所辖区域内产业、行业特点,牵头成立农民合作社、青年人才联谊会等各类组织,同步设立党组织,增强党对各类组织的领导。

(二)突出社区党委领导,健全把关定向体制。本着下放管理权、上收集中议事权的原则,赋予社区党委一定管理权限。一是事务社区党委统一议。强化社区党委议事把关作用,设立“社村集中议事日”,按照“村支部提议、社区合议、村级决议、监督施议”的程序议事。集中议事由社区党委书记主持,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区党委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社区通过事项,由各村党组织牵头,经“两委”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等程序决策,会议纪要报社区党委留档备查,未经社区集中议事的事项一律不得施行。二是财务社区党委统一管。改革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社区集体审议、党委书记审签制度,每个社区配备1~2名专职会计,统一负责所辖村级财务账目的核算、记账和报账审计。三是服务社区党委统一抓。梳理整合公安、民政、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和规划、医疗保障等镇级行政审批和管理资源下放社区,同时提供餐饮购物、农资供应、家政中介等社会化服务,细分为立即办理、代为办理、指导办理3类,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坚持“线上”“线下”互动,探索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效能。四是辖区组织社区党委统一带。将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委管理,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根据各自职能,承担社区文体活动组织等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公益性服务,广泛开展互助性、志愿性服务,推进社区管理社会化。

(三)强化运转机制保障,构建高效落实体系。一是管理权限保障。赋予社区党委人事任免建议权,对工作不配合不积极、现实表现较差的村、“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经社区党委会研究提出任免建议、报镇街党委批准后即可施行。职务免除后,相应补贴报酬待遇即时取消。对违反议事决策、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按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理。二是运转经费保障。原拨到村的村级运转服务经费,全额归并到相应的社区作为运转经费,不足部分由镇街财政 “兜底”,社区开支由党委书记签字报销。在社区工作的村干部,实行“岗位+绩效”的工资制,适当提高补贴报酬标准。三是服务场所保障。每个社区建设1处标准较高、功能完善的办公服务场所。现有社区服务场所达标的,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尚未达标的,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场所建设。四是考核激励保障。日常考核由组织部采取随机抽查、列席周会等方式进行实地督导;分项工作考核由各镇街从社区运行管理、村级事务管理、分管领导评价等维度考核,考核成绩每月公示,每季度报组织部备案。考核结果与社区经费、干部提拔使用相挂钩,每季度兑现经费奖励、工作者绩效补贴。

三、初步成效

一是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通过强化社区党委统一领导,工作任务统一调度,社区干部统一分工,推动资源统筹、事务统管、干部统用,把所辖各类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紧紧拧成一股绳,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寺头镇南照自然村康源奶牛场涉及寺头村、宫家庄村等3个村的土地,2012年倒闭后拖欠土地补偿款58万元。社区党委成立后,群策群力想办法,协调与奶牛场主有债权关系的企业接手奶牛场,不到20天的时间兑现了补偿款。

二是有力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把村干部纳入社区党委统一管理,为他们施展个人才能搭建舞台,为集中力量办成事搭建平台,干部队伍活力和干事热情充分迸发,政治站位和工作能力明显提高。通过镇街干部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帮助村干部走出本村、宗族小圈子,在跨村交往、协作和融合中参与基层自治,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是有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通过村级重大事项社区事前把关、事中监督、全程公开,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由社区对村级财务统一把关管理,避免坐收坐支等问题,减少了信访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社区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24件,成功解决112件。

四是有力提高了基层组织为民服务水平。通过把镇级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资源下放社区,开展社会化服务,规范社区干部服务流程,形成了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新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各社区累计办理服务群众事项5000余件次。辛寨镇王家圈社区群众王瑞国说:“现在到社区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大家有难事先找党组织帮忙,有心事也愿意与社区干部交流。”

五是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壁垒,破解受土地制约造成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专业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生产组合,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日渐明显。今年以来,硬化村内道路42公里,建成美丽宜居村庄40个,新增设施农业5000亩、流转土地3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03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5家。

猜你喜欢

镇街村级党组织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