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19-07-1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510303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 510303)
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特点,而且也为人类文明的审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基于此,推动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时间改革,不仅是民族器乐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和职业能力进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规划,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改善当前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演奏风格和基调的奠定打好基础。
一、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因此在民族器乐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首先,民族器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技能培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院校都仅将舞蹈、钢琴、声乐等课程设为重点内容,所设置的民族器乐课程数量较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缺乏选择性。其次,师范院校民族器乐的教学,大多以提升学生演奏技能为主,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是教师发展方向,忽视了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审美品位的发展,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发展,也难以促进院校民族器乐课程的有效改革。
(二)教师配备不充足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师范院校已经认识到培养民族器乐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师资源的配备上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来讲,部分师范院校的民族器乐教师,大多是由声乐教师或其他现代乐器教师担任的,其本身对民族器乐的理解性就不高,因此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部分院校甚至直接聘任业余的民族器乐教师,不仅技巧步伐保证,在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方面也难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院校民族器乐教师职称结构不匹配、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都严重限制了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
(三)授课模式不严谨
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大多仿照音乐学院,即使不是大班授课,但是也无法做到一对一针对性地指导,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而且长期受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也大多按照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提升学生的民族器乐能力,但是在课程结构设置中却经常是理论大于实践,或者实践大于理论,不是文化基础牢靠,专业技能不过关,就是演奏技能过硬,但是却缺乏对民族器乐的感悟和传承,导致学生严重偏科。除此之外,在单一课程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上完课,和学生之间见面和交流的机会基本为零,既没有为学生报名参观器乐演奏活动,也没有为其提供参赛的条件,学生管理过于零散,不利于其声乐素质的发展。
二、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实践
(一)明确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的一颗灿烂瑰宝,其中不仅融会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而且也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文化精神。因此,在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民族器乐发展的特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要提升学生专业演奏技能和教学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味民族器乐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和民族情感。在保持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基础设施,为培养出专业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民族器乐师资力量
实现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实践效果,首先应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讲首先应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中包括理论常识,也就是提升教师对民族器乐的感知,使其能够认识到日常教学除了要强化学生专业素质之外,更应该提升其审美品位和文化气节。其次,院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对外培训机会,包括观摩和参加民族器乐表演活动及竞赛,开展单独或集体音乐会,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讲座,全面开阔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师的眼界。最后,院校对教师也应该一视同仁,为其提供出国进修或职称评定的公平机会,使其能够在归属感和认同感中感知民族器乐的真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改良院校民族器乐授课模式
受传统师范院校教学思想的禁锢,民族器乐课程结构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影响人才培养效率的同时,也不利于专业课程的改革。因此,为了能够促进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就业发展效率,师范院校教师应该合理改善民族器乐课程结构,除了大班或小班授课之外,更应该促进一对一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充分激发学生对民族器乐演奏和理解的潜能,提升其审美品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促进课程评价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精品课程资源的同时,从文化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提升学生的民族器乐素养。
(四)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的引导
民族器乐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构,因此在促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和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推出校园,推向社会甚至是国际。首先,在条件和技术水平达标的情况下,为学生报名才加社会各类民族器乐比赛,使其能够在竞争中体验到更多器乐文化,提升专业素质。其次,校内定期举办专业的小型音乐会,除了民族器乐之外,联系现代器乐等其他专业,共同完成一部部作品,提升学生演奏契合度,对民族器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结语
为了能够推动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有效改革,院校领导和教师应该有效改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将民族器乐独有的文化和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其能够对民族器乐有一个更精准和科学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综合素养,为后续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