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影视人物造型与传统服饰文化的比较研究
2019-07-12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116029)
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最繁荣昌盛的朝代是唐朝,唐朝是那个时期世界的大国,各国都前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许多海外国家都派使臣前来学习唐朝治国理政的经验,因此当时的唐朝也是世界的中心,纺织服装也呈现西方式样,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促进了服饰高速发展和繁荣,服装款式、图案色彩、以及服装彻底放开束缚的设计风格,让这时期的服装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新面貌,而唐朝的女子服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美服饰,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故唐朝的历史服饰特点也成为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唐朝丰富多样的女性服饰同时也被现代人所喜爱,出现了众多以唐朝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唐朝女性人物造型更是受到很多的关注。国内外以唐朝女性为题材的影视剧主要有《武媚娘传奇》、《大唐荣耀》、《大唐飞歌》、《武则天》、《大明宫祠》、《大唐双龙传》、《贞观长歌》、《唐明皇》、《杨贵妃》、《上官婉儿》、《至尊红颜》、《新醉打金枝》、《醉打金枝》、《文成公主》、《大唐芙蓉园》、《大唐歌妃》、《大唐豪放女》等,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剧中的女性人物造型也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现代服饰造型与传统服饰的差异性也逐渐呈现在大众面前。
一、传统女性形象与现代女性审美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最鼎盛时期,对外开放、对内宽松,人们守法互助,百姓安居乐业,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对女性的束缚也少,所以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其妆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唐朝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这一时期,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感”倾向。另外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所以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便出现了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58斤的女性形象审美,且在史料及唐代名画中均可印证唐朝“以胖为美”的这一形象,也反映出唐朝人对女性审美的标准。在影视剧《唐明皇》中,演员林芳兵为诠释好唐朝女性形象,在两月内增肥20斤,使其在银幕上更好的呈现唐朝女性“以胖为美”的女性形象。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传统的女性美已不复存在。人们不再以西施,杨贵妃这样的传统美女为美,而是以麦当娜这样的美女为美。现代人对于美女的评价标准首先是相貌和身材。苗条的身材、丰满的胸部、双眼皮、高鼻子。这一审美观的形成也体现在各个方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尤其是文化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断层。其次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一个民族的优越感对人们的审美观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的文化艺术流入中国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其次,媒体在引导时尚潮流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当电视上一个个瘦骨如柴的模特走在T台上时,人们便以瘦为美。很多的人被舞台的灯光所迷惑,为了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她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于是出现了整容、整形各种西方的手术在中国流行。随着媒体的炒作,人们的审美变得更加单一化、统一化,“以瘦为美”的女性审美观形成。现代人的审美观会直接反映在影视作品中,对剧中的影视人物造型产生影响,例如在多部唐代宫廷剧中,后妃与命妇们的形象均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一样,骨瘦如柴,有着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等审美特性。其中这一女性审美最为突出的影视作品是《武媚娘传奇》、《大明宫词》中的妇女形象,干瘦的脸颊、单薄的身体,并未更好的还原唐朝女性风貌。
二、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影视服装的二度创作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唐朝女性服装中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而在现代很多影视剧中却忽略了这一特点,一些影视作品中宫女和平民女子也出现了袒领装。而这样的服装款式应用却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心理,影视作品也因服装款式的变化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女性的半裸胸造型,主要借鉴了欧洲洛可可的挤胸特点,将腰身收紧,从而达到胸部饱满的效果。唐朝女性服装色彩,以后妃为主,有着严苛的品阶制度。唐朝后妃品阶分为皇后、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宝林、衘女、采女等,皇后可穿着明黄色、朱红色服装。从一品至庶三品可穿着紫色服装、黄色、红色服装其中紫色可为主色,但黄、红两色需为偏色,如浅黄、秋叶黄、枣红等。其中蓝色可为主色。唐朝女性严苛的着衣颜色制度使唐朝后宫女性可“依色识人”,但现代影视剧中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很容易在服装品色制度上出现纰漏,许多导演或编剧会根据人物性格去划分服装色彩,或根据服装色彩表情的手法去表现影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剧情走向,还要考虑到影视作品整体的画面效果,去适当的调整服装色彩。在影视剧《武媚娘传奇》中,我们会看到设计师在服装色彩方面的运用新颖,并有冲击力。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等方式使服装色彩对人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许多的影视服装设计师也会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现代的流行元素,例如同年的流行色等。众多元素的影响,使得唐朝女性服装色彩不能够还原过去的服装风格。唐朝服饰图案的创新是改变了以往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现实生活中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在影视剧中,唐朝女性的面料与图案选择会去考虑历史真实服饰的元素,进行还原,但在传承或仿照唐朝服装图案的同时,设计师会对图案、花纹进行再设计。将现代的元素融入进去,例如会加入欧洲宫廷风格的蕾丝面料,在制作纹样的时候会加入现代制作手法,例如立体刺绣等。这些现代元素在影视女性人物上的应用,能够使人物塑造的更加立体,女性形象更加生动。
三、从文化背景解读唐朝女性妆容
唐朝历史史料记载,唐代女子追求美容,其化妆内容丰富。面部化妆有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淡妆者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由于帝王士大夫的偏爱,女子眉式花样百出。玄宗在四川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阔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画得较长,盛唐以后开始流行短式。花钿是一种额饰,以金箔片、黑光纸、云母片、鱼腮骨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为多见,贴于眉间。面靥是于面颊酒涡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斜红是于面颊太阳穴处以胭脂染绘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是中晚唐妇女一种时髦的打扮。在现代影视作品中,唐代女性造型在面妆设计中会进行选择性的传承,但主要以现代审美的妆容为主,例如在影视剧《金枝欲孽》中,后妃女性的面妆主要以香港流行妆容为主,眼睛浓密,唇色以自然色为主。而在影视剧《大唐荣耀》中,由于受韩式妆容的影响,剧中的女性妆面都带有韩式妆容的特点,例如粉底清透、眉形以一字眉为主,眼影色彩以金粉色为基本色。现代流行妆容在影视剧中的应用,也更加拉近了影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使影视剧中塑造的唐朝女性形象更加符合大众审美。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影视作品中唐朝女性人物造型与历史服饰的比较,使观众能够在欣赏影视剧中华丽服饰的同时,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是在基于历史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在欣赏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同时,应该本着批判的眼光去正视历史服饰文化,不能一昧的去追求影视效果及当代观众的审美而忽略服饰文化本身。在尊重历史服饰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并加之创新,将唐朝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元素进行合理的融合,在不脱离中国唐朝女性服饰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将更好的影视作品及更完整的唐朝女性形象带到大众的视野中,并被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