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对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方式
2019-07-12文/褚逊
文/褚 逊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近现代一百多年的革命历程,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革命文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赶走了侵略者,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创立了新中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研究首当其冲的是对革命精神的探索,而革命文物正是承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们寄托着人民英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不畏牺牲的爱国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魂魄,传承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记录着那些无法磨灭的激情岁月,引领着我们昂首前进。
一、陈列展览
1.革命文物
基本陈列及专题展览
图一 “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数字化展示
图二 “烈·火——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专题展”
图三 “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数字化展示效果
吉林省博物院拥有革命文物28304件(套),其中与东北抗日联军有关的文物是院藏革命文物中的重点。为了把英雄的故事准确无误地讲下去,把英雄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吉林省博物院推出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爱国精神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积极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吉林省博物院基本陈列“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凝结了吉林省几代博物馆人的心血,于2012年度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对吉林省博物院在东北抗联研究、革命题材展览设计的重要肯定。
除此之外,吉林省博物院在重要纪念日推出相关专题展览,如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策划的“铁血抗战 物怀英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精品展”,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策划的“烈·火——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专题展”,2018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策划的“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
2.革命文物流动展览
对于青少年观众,以孩子的视角讲故事,以孩子的感官说故事,以孩子的心灵听故事,侧重青少年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深入考虑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和成长历程。通过各类小故事,跨越时空屏障,感知历史氛围,浓缩革命理想,对话英雄人物,学习爱国精神。如吉林省博物院2018年推出的“我是抗联小战士”图片展,已经先后走进省内各中小学、社区,深受在校师生、社会青少年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
二、革命文物有关文创产品开发
革命文物的利用方式,除了通过展览形式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博物馆根据自身馆藏文物特点、文化研究成果,结合革命文物的特色,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是博物馆送给观众的一张名片,观众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物品,也是对博物馆的一份情感,对革命事迹的一次体验和认知,更是文化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吉林省博物院根据革命文物开发了抗联马灯、抗联保温水杯、T恤衫、抗联钥匙链等一系文创产品,通过设计将文物传达的爱国精神和产品的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的利用中,除了馆内的阵地展以外,无论是流动展览,还是文创开发,观众都无法近距离地接触到文物,这也是文物的特殊性限制了文物的利用。而新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打破了文物的空间壁垒,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互联网的平台,采用计算机技术把互联网和博物馆结合起来,利用新技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及其大范围的推广,给博物馆人带来了博物馆数字化展出的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传统展览基于文物具有真实感和存在感的特点,是数字展览不具备的优势,但是传统展览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对基本陈列及专题展览进行数字化,对展览进行空间延伸,解决了时间空间限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实体展览进行有效的补充。以传统展览为基础,对展览展示的文物、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到网络环境中,网络展示解除了文物不能触碰的禁忌。
图四 “满目琳琅 触手可及”互动魔墙
传统展示是数字展示的基础,决定了数字展示的应用方向。传统展示关注藏品本身,所呈现的内容主要包括藏品及其事件,其学术性与科学性相对突出;而数字展示的应用要符合传统展示的主题思想,不能与之矛盾或相悖,以免造成展览内容的混乱。
如吉林省博物院基本陈列“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图一),制作成数字展览后,观众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登录吉林省博物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查看展览,对喜欢的藏品查看高清大图或者三维展示,馆方可以接收观众对展览及文物的反馈。可以说,传统展示是数字展示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展示则是传统展示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革命题材的专题展览展出时间一般都是几个月到半年,观众在展览期间由于时间和地域限制未能观展的就将错过展览,对专题展览进行数字化展示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吉林省博物院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策划的“烈·火——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专题展”(图二),2018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策划的“吾行——抗联遗迹的故事”(图三),都进行了数字化展览制作,观众可以通过在线观看展览,感受展览、文物传达的爱国精神。
在不损害文物的同时,革命文物数字化可以无限制、全方位地展示,避免了文物在展出时由于灯光、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而受到损害。数字文物的展出解决了革命文物展出与保存的矛盾,既可以无限制地展出,又可以无损保存。观众在网上参观展览,打破时间限制、地域限制,发挥文物最大的价值,实现资源极大的无障碍共享。除了把基本陈列、专题展览进行数字化转化之外,吉林省博物院还尝试把一部分革命文物制作成数字化资源。这部分数字文物资源在数字展览中与观众见面,也可以通过吉林省博物院的“满目琳琅 触手可及”互动魔墙与观众见面(图四)。
四、结语
读史使人明智。铭记历史,才能珍惜现在。博物馆是重温历史的最好场所,革命文物是重温革命历史最好的媒介。虽然不能取代传统展览,但数字化展览展示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及文物,是对传统展览的有力提升以及物理的延伸。
[1]李绚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中国博物馆》2015年第2期。
[2]郑霞:《博物馆学认知与传播文丛:数字博物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3]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媒体融合路径选择:2014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选》,2015年。
[4]李秋菊、魏瑾:《谈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博苑耕耘》第2辑,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