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小说叙事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2019-07-12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女书丽莎华裔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000)

一、家族历史的追溯

一百多年前,一部分中国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飘洋过海来到海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华裔已经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文化群体。他们凭借着智慧与坚持,不仅为所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在中国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了许多物质和精神支持。更让人心生感动的是,很多海外华裔对中国文化特别认同。

《百年金山》这部作品是作者邝丽莎对自己家族历史的书写,让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浮出水面,这部作品的出现,丰富了外界对美国华裔家族的认知。邝丽莎祖父邝泗是早期移民的创业者之一,他娶了一个白人女性为妻,努力融入美国的生活,开启了一部华裔家族史,。经历过《排华法案》下的阴霾,遭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但整个家族依然斗志昂扬为生活而努力,是一部美籍华人的奋斗史。

在文化认同这个命题上,大家常常把关注点聚焦在“我从哪里来”,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其实就是对其民族历史的认同。在美国这种异质文化的语境下,在中国文化认同上具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特征,认清自己的源头,不管是对个体还是对民族的文化认同都尤为重要。邝丽莎突破女性作家传统的狭隘格局,把整个视野放在了家族的历史变迁上,以邝姓氏族在美国为坐标,寻找家族的脉络和家族命运,通过对家族脉络的梳理,找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构。

邝丽莎追溯家族在唐人街的历史起源,对于像她这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作家而言,身处异质文化的语境中,中国文化流在她的骨血里,但是文化上存在隔阂与距离,有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海外华裔作家在中国的书写上必然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视角。一个多世纪以来,华裔代表的边缘文化与美国的主流文化一直冲突和碰撞,起初从未展开平等的对话,是一种支配和反抗模式存在。邝丽莎从小在美国唐人街长大,在耳濡目染的中国文化下与美国主流文化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话语方式。因此她不同于在中国长大的严歌苓、虹影等作家,邝丽莎对中国最初的了解来自于家族长辈的叙述,原乡对她来讲是抽象、模糊的。在这场寻根之旅上,邝丽莎发现了一个华裔家族在美国近百年的荣辱兴衰,更是一部华裔移民的血泪史,这个过程也让作家对原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美国这个地方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和期望,他们忍受着非人的待遇,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家族逐渐壮大。邝丽莎对待这段历史是严肃的,格局是宏大的。她体会到祖辈在美国初期生活的艰辛,美国华裔的命运和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作家的文化情结

邝丽莎依靠着自己家庭背景的优势,有效利用家庭文化,通过《上海女孩》重现了一段美国华人的心酸史。美国对华人严重的种族歧视、华工受到的欺压、女性华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华人的反抗和小部分白人对华人的同情,都在邝丽莎的作品中出现过。作者让女性文化、家族迁徙、异族矛盾、人性欲望,都通过小说作品娓娓道来。邝丽莎重历史轻形式,她的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取胜。女性在当时的中国受制于男权,但是两姐妹到了美国之后更是受到双重压制,她们成为男权社会和主流社会双重蹂躏的对象。华裔男性在美国遭遇的苦难、压榨、歧视等,作者披露了华人那段艰难岁月,表现出对同胞的同情,也有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邝丽莎在《上海女孩》里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两个城市,一个是有东方巴黎美称的上海,另一个是美国的旧金山。邝丽莎在作品中再现了30年代上海的风貌:满大街的月份牌,上海女人考究的生活,精致美味的本帮菜,极具特色的弄堂文化。纵情声色、喧嚣热闹的场景,这种极具异国情调的情节,对西方读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为神秘的东方文化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视野,

珍珠和梅,她们为了进入美国一波三折,历经千难万险到了美国后又备受歧视,两人千辛万苦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生活终于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又屡遭变故,多位亲人离世或病重,似乎好运从来没站在这对姐妹这边,这暗示了当时大多数美国华裔的生存现状。在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下,许多人进退两难,但是远在他乡的华裔一直对故土无比思念,珍珠一直对一家人在上海的生活经历无法忘怀,梅对自己做月份牌女郎经历也迟迟放不下,路老爹一直念叨要回中国,路老爹的纸儿子也盼望有一天可以衣锦还乡。邝丽莎通过大家对中国的思念,体现了对中国落叶归根文化的认同。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孝道和中国传统美德、家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女儿对母亲的关爱、母亲对女儿的牺牲、姐姐对妹妹的宠爱、妹妹对姐姐的维护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从这些现象上,我们可以体会到邝丽莎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真心与诚意。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呈现

邝丽莎在中国文化的认同方面主要通过作品来体现,她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在素材的选取上,历史典故的运用上,名著灵感的汲取上,都具有浓浓的中国特色。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文化的媒介,邝丽莎曾经说过,女书文化本来对她来讲很陌生,不是她可以接触到的,但是她十分乐意去研究她所感兴趣的部分,她多次来到中国并拜访女书文化的传承人,她通过走访、调查,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加入到她的作品主题中。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为了向读者呈现即将消亡的女书文化。她用美国华裔的异质文化视角去探索一个对她来说全新的文化语境,通过女书文化探究女性心中隐秘的情感,是对女书文化的解读,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在《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邝丽莎通过比较女书字体和汉字的差异来展现女书的形态。女书文字不同于汉字的遒劲有力,而是具有女性的气质:姿态婀娜、字体娟秀,邝丽莎通过这个方式来展现女书的特点。在女书文化中,与女性相关的活动,饱含深情的折扇以及百合与雪花的种种交流,都是通过这种文字交流的,让异国读者对这种神秘文化有所了解,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邝丽莎从清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命名剧《牡丹亭》中寻求创作灵感,《牡丹亭》主线是大家闺秀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杜丽娘因情伤而死,但是对爱人的爱意不减,化为鬼魂来寻找柳梦梅,最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最后厮守终生。《牡丹绮情》主要讲述的是富家千金牡丹,生活在较为开明的家庭氛围中,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她对父母包办婚姻是排斥的。她一直向往《牡丹亭》里的爱情,希望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婚姻与爱情。终于在她16岁那年在父亲的允许下观看了戏剧《牡丹亭》,缘分就是十分奇妙,在观看戏剧的时候对吴人一见倾心。他们在花园多次幽会,牡丹沉迷于与吴人的爱情中无法自拔,但是牡丹对自己已有婚约的事实无法接受,她用绝食来抗议,弥留之际她才知道原来与她有婚约的人就是吴人,但是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她心有不甘变成鬼魂在人间徘徊。吴人在牡丹死后七年娶了谈则为妻,牡丹心生嫉妒,附身于谈则,她控制谈则的言行,让谈则顶撞婆婆,并借谈则之手在《牡丹亭》上作注,让吴人心生惋惜,最终谈则在牡丹的折磨下去世,谈则死后,吴人独自生活。牡丹实施法术让钱宜嫁进吴家,引导她做个贤妻良母,钱宜被牡丹的深情所感动,决定成全这对苦命鸳鸯,建议吴人与牡丹举行鬼婚。《牡丹绮情》和《牡丹亭》情节相似,但邝丽莎引经据典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故事情节,创造了这部极具中国味道的爱情篇章。

四、结语

华裔作家都在思考自身族群的文化归属,因为美国处于多元文化语境之中,邝丽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忱和她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独特阐释使邝丽莎的作品深入人心。她不仅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作家,关注普通人在历史中的沉浮,更是自始至终地对中国文化认同。作品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烈的中国情节和族群认同感,不仅满足了外国读者的期待视野,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女书丽莎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女书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歌册,独特的“女书”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