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析
2019-07-12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050000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雄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了久远的历史文脉。经普查,雄安新区有480多项非遗项目,涵盖了非遗的十大分类类别。雄安新区这些宝贵的非遗资源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体现,也体现了冀中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
一、雄安新区非遗资源特点
一是传统武术类项目集中。因地理位置优越,雄县、安新县、容城三地习武者人数居多。练习传统武术不仅能培养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且利于修心养性,有益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如鹰爪翻子拳是以八个闪翻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有“鹰爪”手型特点的翻子新拳种。如圈头村少林会传承历史悠久,技艺名目繁多,大体分长拳和花拳两类。动作要领讲究稳、准、狠,以扎马步、扔腿、捺腰等作为基本功练习。
二是冀中传统音乐类项目集中。雄安新区与冀中传统音乐会社紧密相连,互为一体。冀中传统音乐会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流传于冀中平原,即廊坊、保定、沧州、定州、雄安新区一带的30余个县市。如雄安新区圈头村音乐会与鄚州庙会。圈头村原属任丘(鄚州),历史上圈头音乐会有去鄚州药王大庙参加庙会祭祀药王的传统;如雄县古乐与民俗活动。雄县古乐包括4个音乐会。亚古城村音乐会承载的药王信仰在逐渐淡化,乐社为乡民的白事服务也正逐渐由无偿转为有偿。开口村音乐会服务于祭祖活动,还参与药王祭祀仪式和散灯花等民俗活动。赵岗村音乐会参加散灯花仪式。杜庄村音乐会参与春节祈祥、中元祭鬼和民间丧事。
三是水域文化项目集中。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独特的地域特点,为白洋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天然的原材料,使众多的古老技艺得以传承至今。如白洋淀苇编。早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已有记载:淀中有蒲柳多葭苇,俗称苇子,有“铁杆庄稼,寸苇寸金”之说,苇子可造纸、织蓆、打箔、编篓、打帘和制作苇制工艺品;如白洋淀传统造船技艺。发源于安新县城东南马家寨,长期以来以造船为主。津、保航运历200年而不衰。改革开放后,造船修船遍布北方各省,造船技术远近闻名;如白洋淀传统捕鱼技艺。白洋淀渔具种类繁多,按照季节变化,水的深浅,地域环境,捕捞方法也各有特点和技艺。
四是与百姓生活、信仰紧密相关的非遗项目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各种风俗习惯。每当逢年过节,当地村民就要搭台唱戏,举行一系列相关的民俗活动。如五龙圣母信仰。每年正月十五远至天津、北京、山东、河南、石家庄及东北等地的信众都会前来参加祈请法会,祈请龙娘、龙爷,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农历的四月十五是龙娘的诞辰日,更是热闹非凡,四面八方信众来贺,十里八乡的高跷队、锣鼓队、秧歌队等都会聚集于此地助兴表演。
二、雄安新区非遗与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互依存
雄安新区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依存,其历史积淀丰厚,特色鲜明,保护存续状态良好。依托白洋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淀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受淀区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其特有的民俗文化体系。雄安新区内的一些古村落、古建筑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如十里铺音乐会与吕祖庙、财神庙、奶奶苗、药王庙、娘娘庙、火神庙和三官庙等,韩庄村古乐与菩萨庙、观音庙,北大阳村音乐会与药王庙,东王村传说与东王庙等。
三、探索雄安新区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随着雄安新区整体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当地一些村落面临着变迁,作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将受到严重的冲击,非遗的传承人群也将有所变化,与其相关的一些民俗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积极探索长远、有效的保护路径,是推动雄安新区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抢救整理,使非遗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性采录是非遗保护、研究、数字化等工作的基础,也必然会推动非遗数字化尤其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收集整理雄安新区非遗项目的有关资料,结合已有成果,编辑出版理论成果。同时,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抢救,对目前还能够进行传承的老艺人,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其掌握的技艺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保存、建档,建立“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二)加强传承,使非遗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承人得以世代相传,加强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一是建立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档案资料数据库,对雄安新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技艺特长等情况进行登记建档;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对传承人的传承授艺、展示传播,以及个人生活等给予扶持和帮助,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推动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三是拓宽传承学员培养路径,通过向社会招募学员等方式,推广实施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传承人培养模式。
(三)建设场馆,让非遗得到常态化展示
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设计一批以非遗为主题的场地场馆,让雄安新区的非遗得到常态化展示。一是建立集收藏、展示、研究、传习、体验、数字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雄安新区非遗博物馆(展示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演、教育活动,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提高社会公众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二是分期分批在非遗资源丰富的乡镇建设一批专题性非遗博物馆,如白洋淀农耕文化馆、民俗博物馆、渔具博物馆、民俗风情馆、传统手工艺展示馆等,充分展示雄安新区非遗资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打造白洋淀文化特色品牌;三是建立一批非遗传承、传播基地,集合传承人群骨干力量,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非遗的传承、传播和研究工作。
(四)创新发展,促非遗永葆青春活力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非遗中的优秀基因、智慧元素不断延续,并发扬光大,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是充分利用雄安新区非遗元素、文化符号推出一批能够体现白洋淀民俗旅游文化内涵,适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且便于携带、价格适中、符合旅游纪念品特征、深受游客喜爱的,具有历史底蕴和时代风貌的旅游纪念品、收藏品,提升民俗旅游购物消费水平,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整合当地传统美术、技艺类非遗资源,拓宽思路,创作非遗衍生产品,使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进入寻常百姓的家里。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谋划好雄安新区非遗的保护工作,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使保护非遗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