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理论性文章为何打动百万读者
2019-07-12周俊南
□ 文/周俊南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一篇文章为例,分析纵深的维度,提炼出新闻生产、传播与时代要求和受众需求纵深融合的正、真、活、准、深、新六个要件。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遵义日报》2018年12月21日刊发的一篇论述文章。在新华社客户端22日浏览量突破50万,24日突破100万,到2019年1月8日超过120万,现在每天的浏览数据仍在更新。自该文发表以来,除新华社客户端外,先后有人民网、澎湃新闻网、新浪、搜狐、凤凰网、网易、今日头条等20多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较好的融合传播效果。
一篇在地市级党报首发的理论性文章持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怎么做到的?它在内容、形式、传播上究竟融了些什么、是怎么融的?它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有什么启示?
一、面上呈现:正能量、感情、节奏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篇理论性文章,以正能量、丰沛的感情、生动的节奏感呈现给读者,这是它走得远、影响大的基本要件。它以理性厚实又震撼人心的内容实现了与时代的纵向深度融合,以传播量和沉浸式互动实现了与受众需求的横向深度融合。
强大的正能量。文章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礼赞,是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文章论述的是党的伟大,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一个党,回应的是党的生机和活力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业绩,伟大的时代,是这篇文章讴歌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章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挟满满的正能量论道古今中外,以思想内容的耀眼光华笼罩全篇、感召读者。强大的正能量,正是文章得以广为传播的核心价值。正因为具备这样的核心价值,文章自带巨能量、自戴大光环,日行万里的传播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温度、高度、力度合而为一;情在理中,理寓于情,情理交融,直抵人心;净化灵魂,提升境界!”这是一位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留言。
丰沛的感情。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感发人心,离不开感情。马克思主义是有崇高感情的,这种感情是为整个人类解放事业矢志不渝、奋斗不止的大感情,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占据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波澜壮阔的浴血历史、创造人间奇迹的丰功伟绩,都是为着中华民族的大情大爱,其深度、广度、纯度世所罕见。文章中黄大发、杜富国在生死关头对村民、对战友的大义厚爱,更是和平年代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对人民比山高比海深感情的生动诠释。理论性的文章,它应不应该笔带感情?我认为,政论性的理论文章,是可以饱含感情的。这可以软化理论文章拒人千里的硬度,让我们要理论的“理”更可亲、更可感、更可近,更好地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实现以理论武装人民、教育群众的目的。“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却被深深感染!”“有情、有爱、有正气。读后让人振奋、催人奋进!”“很走心,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这些读者留言,既是对文章突出感情特质的肯定,也为我们如何突破理论性文章自娱自乐狭隘圈子指出了可探索的一条路子。
生动的节奏感。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里面,除了要有对内容结构、情节细节等方面的考虑外,还应有对文章节奏的要求。一般而论,死气沉沉、节奏拖沓的文章,是很难得到读者好感的。而没有好感,当然也就很难传播了。苏轼在《文说》中谈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节奏感的启发。沉闷,是许多理论性文章的通病,也是其行而不远的重要原因。如何让理论性文章鲜活生动起来,节奏的把握,节奏感的营造,是很重要的。“元气灌注,一气呵成,势不可挡,酣畅淋漓。历史长镜头与感人至深的生动细节反复切换,主干挺拔伟岸,枝蔓摇曳多姿。”一位读者在微信上的留言,注意到了该文的节奏意识和追求生动的努力。好读,读起不打瞌睡,想一口气读完,这是许多读者在与作者交流时的共同感受。
《遵义日报》2018年12月25日头版,《本报评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关注》。遵义日报2018年12月21日头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二、背后功夫:捕捉、思考、探索
敏锐地捕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的主张。这个主张反对无病呻吟,反对闭门造车,反对局限于一己之私的“私房菜”式创作。作为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必须具备对时代敏锐的感受力、对新闻迅捷的捕捉力。到作者创作该文时,中央新闻媒体集中报道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已经快两年了。但作为“时代楷模”的黄大发,对他精神的深度解读,对他先进事迹的持续宣传,依然是我们未完成的任务,这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需。边防排雷英雄杜富国的事迹一经报道,感动了无数人。他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标杆,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把黄大发、杜富国精神放到更宏阔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大背景中提炼,放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观照,捕捉其在新征程的深刻意义,挖掘新的更深的新闻点,赋予其新的传播价值。现在看来,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
深入地思考。长期以来,关于政治,关于政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者一直关注,一直在深入思考,一直在进行“靶向阅读”。正是因为平时下了这些“闲工夫”,所以酝酿时胸中才有真气激荡喷薄欲出,行文时笔下才有疾如奔马之快意欢畅。只有不断深入,才能真正深刻地浅出。只有朝思暮想,才能仿佛偶然地得之。这是关于内容层面的思考。在表达层面,关于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是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于是,在该文中,作者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实践来支撑、阐释理论,以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深刻巨变来印证理论,用发生在身边的、当下的新闻人物的先进事迹来给理论注入新的血脉,用动人肺腑的深刻情感、过目不忘的生动细节来激活理论,达到了“很走心,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读者留言)的效果。
□ 2018年11月28日,遵义日报传媒集团遵义杂志社记者杨媛媛(左)在解放军第926医院采访时与杜富国(右)合影。
勇敢地探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的这个要求提出很久了。在融合之路上,中央、省级媒体已渐入佳境,县级融媒体中心也纷纷挂牌成立。而地市级媒体,破题的却并不多。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急需我们的实践答案。去年以来,遵义日报社大力实施新闻产品供给侧改革。内容上,我们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传播上,我们举全社之力建设自己的融媒体中心,同时链接新通道、大平台,创新新闻表达形式,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新品。该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推出的兼具新闻性的理论性作品。文章中,作者没做标题党,但在标题上下的大工夫吸引了许多人,虽然怀着被读者批评的忐忑;没有按程式写成纯理论文章,但把那个理讲得感动了许多人,虽然担着被理论行家讥为外行的风险;没有请任何幕后推手做推广策划,但被新华社客户端等众多有巨大影响力的新老媒体看中转载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担心发表后无人理睬。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和传播的融合,在这篇文章中产生了集成式综合放大效应。“以往党报党刊的评论文章都很‘高大上’,而这篇文章宛如一股清流、新风。文章小切口,大主题,情理交融,角度新颖,一改评论语言空洞干涩,震撼力直抵人心。”“好文!有如政论散文诗,用真心述真言,立意远而近乎请,党媒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该如此!”该文的探索,得到了读者的赞扬和鼓励。
作为一篇试验性的理论性文章,它所产生的异乎寻常的传播效果证明,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除了技术层面的融合,还应有几个要件:一是要正,思想、情感、导向一定要守正,这是前提和基础;二是要真,事情要真,感情要真,真才能打动人心;三是要活,内容上要鲜活,形式上要灵活,语言要生活化,活就可以吸引受众;四是要准,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要敏锐捕捉新闻信息,要精准运用新的传播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放必中的;五是要深,要向政治家的思考水平靠拢,要靠学问家的深厚积淀发力,要站在历史深处和现实的深处,要有世界和未来的眼光,这样才站得稳立得住;六是要新,要创新,内容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形式应有效对接受众新的需求特点,传播要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体制内媒体与体制外媒体、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