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微信公众号背后的年轻人
2019-07-12陈子夏
□ 文/陈子夏
在不断求新求变的媒体融合时代,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在主流媒体系统内担任起重要的岗位职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背后,正是一个以80后、90后为主要组成力量的团队。
作为年轻一代的新华人、新媒体人,我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一个2000万粉丝的主流媒体大号,常规运营团队不足10人;
与其说是编辑组,倒不如说是一群“网瘾少年”/段子手;
在我们这儿,甭管你几岁,反正判定你年轻与否的标准绝不是年龄……
一
“你们这样一个2000万用户的大号,维护团队应该挺庞大吧,少说也有二三十人?”
“不到10个哦(微笑.jpg)。”
每每面对他人关于团队人数的疑问,我们都只有这个既无奈又骄傲的答案。
无奈,源自于人手紧缺、排班紧张、节奏紧凑。
从清晨五点多开始,直到深夜甚至半夜;从时政新闻的权威发布,到社会热点的紧密追踪;从深度和严肃,到幽默和科普……新华社微信公号每天源源不断地推送着各类消息,日均推送条数基本保持在20条以上。
白班夜班轮替,每班次2至3人,全年无休;重要报道节点上,全员到齐,哪怕有人刚刚结束上一个班次。我们经常自嘲,这份工作是把“手术刀”,使英俊男孩成了沧桑大叔,妙龄仙女成了老阿姨。
请看一张无比扎心的《新华社微信编辑发量变化图》——
2016年,茂密如常;
2017年,逐渐感到头冷;
2018年,头……头发是什么???
可以说为了保证公号的正常运行,大家不得已牺牲了美貌与发量(以及一些别的什么)。
但同时让我们骄傲的是,在如此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团队依然顺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报道任务,成功产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爆款:
2017年,“刚刚”一鸣惊人,打出新媒体标题与互动的现象级“双响炮”,引发网友热议、业界探讨和他人争相模仿;2018年,“新华社小编怒怼涉毒明星洗地粉”成全网热搜,被评价为官方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典型案例;2019年,“95岁战斗老英雄张富清”事迹相关稿件在微信端口经过重新包装播发,引起广泛社会关注,推动稿件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而各类重大战役性报道、10万+、100万+,更不胜枚举。
这些背后,是各有特点和特长的一群人:关开亮的名字梗已被玩坏,但他也能用梗把稿子玩出新花样;王朝虽没有传说中的CP马汉,干起活来依然以一当十;95后的李永锡虽然“年幼”,却独当一面写出无数高赞原创;看似宅气满满的李昂,背后深藏着新华社“神笔大侠”的功与名;徐祥达细致稳重,常能使“平平无奇”的文字变得精彩耐看;英俊男孩周喆绝非虚有其表,是可靠的排雷好手;徐步云选稿速度飞快,有他在从不愁稿荒……而其中唯一的女编辑陈子夏,除了善于包装产品,还热爱与网友互怼,团队直男们甚至为她的暴脾气量身定做了一款表情包……
除几名一线编辑外,微信团队先后由两位“70后”全职负责人带队:刘洪和于卫亚。大家在年纪上虽有一点微小的差距,但论思维的活跃度和开放度,两位年轻的“老年人”不仅没有落后于我们的步伐,有时甚至还领先一筹。
对我们而言,他们不仅是稿件质量的第一道把关人,也是团队节奏的掌控者,更是尽职敬业的好榜样和亦师亦友的大伙伴——多少角度新颖的“教科书级”原创,都在刘洪“隐形小鞭子”的抽打督促下写就;偶尔犯懒拖沓,转头看看旁边多线程开工仍方寸不乱的于卫亚,顿时心中有愧,赶紧继续投入;拿不定主意时,有他们在,就总能安心;对稿子有不同见解,他们总是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甚至有时还要被我们“欺压”——
对话1:
“老刘(刘洪),你这个稿子的想法太难实现了,我暂时拒绝,因为(此处省略五万字)……”
“也不是没有道理,着急做出来效果不行宁愿不做,那就等把素材积累够了再议。”
对话2:
“万年监制·三高及卡路里免疫铁汉·过气冷笑话大王·稿件催促者·数据排行执着男·排班表之父·卫亚·于,请你开开眼,审一下预览。”
“审完了。下一组你们做好了吗?下下组有选题了吗?之前说的那个原创开始弄了吗?还有,不是我执着于数据,是数据在召唤我!”
“……打扰了,告辞。”
对话3:
“鱼哥(于卫亚),你每天醒那么早就开始往群里丢选题到底图啥?”
“没办法,总是一到点就自动帅醒,反正醒着也是醒着。”
“……打扰了,告辞。”
这样融洽的相处模式和扁平化的工作形式,让大家时刻处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中,既保证了产出效率,也使得团队的契合度日渐提高。
二
具有强大内容资源的新华社,许多稿件和产品会通过微信公号播发以扩大影响力,同时也为微信公号内容的独特性、多样性提供了支持,二者相互依托,彼此成就。
但许多稿件和产品往往面临一个问题:本身质量很好,表达语态却并不适配微信用户的接受习惯。作为互联网时代社交与信息的重要平台,微信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产品要想在此范围内获得影响力,就必须遵循其规律。这时,就需要微信编辑对它们进行量身定做的包装。每拿到一个“任务”,我们都会先从改造可能性、改造方式、后期数据量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讨论,再进行实操。经常,对话是这样的:
“这篇写得真感人,就是微信粉丝不一定爱读。”
“先用标题吸一波关注,图跟上,闪光句划出来,好文章总会有人用心读的。”
“这产品挺有意思,就是简介文案土了点。”
“那把原文案里的重点提出来,重新用微信广告的套路写一版。”
“成,20万(阅读量)秒变200万。”
值得注意的是,改造与包装,不是简单地把稿件换个格式编排,也绝非随便插几张配图了事,而是需要在通透解析原稿内涵、充分揣摩受众口味后,再给出全新的表达。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期间,前方制作了一款H5射击小游戏。游戏很有可玩性,但产品文案等要素并不完善,如不加修饰直接发布,一定激不起水花。
此时,已接近下班。
“与其让大家在回家路上玩,不如下班前就让他们沉迷!”灵机一动,飞速提取制作背景、通关攻略等要素,进行简单粗暴的“安利”,标题再放飞一下——《答应我,下了班再打开好吗?》横空出世,无数上班摸鱼的人被这欲拒还迎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标题吸引,点进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玩得一通爽后,还要故作嗔怪地留言道:“老板,是新华社喊我来玩游戏的!”
网友们的花式留言我们也不放过,来一条回一条,直到选满100条。
最终,这款国家通讯社制作的小游戏不仅创造了极高的流量,还引起了游戏界大号的关注,成为亚运会期间的一大“跨界”报道亮点。
当然,我们并非只会改造和包装。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单一的报道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刁钻的口味,新华社也正在不断为用户创造更多更新口味的新闻产品。
所以,在编辑稿件之余,我们也在不断尝试“跨界”,让微信端口与多种类型的报道实现有机结合,例如:深入贫困地区,与地方和企业合作,用微信影响力带动土特产销售,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与社内多个平台联动,发起“那年,我们21”“一起来看蓝血月”等互动分享,征集UGC内容,丰富产品二次传播所需的素材;以微信为“传送门”,嵌入直播、H5、AR互动等链接,让读者在阅读微信图文外获得更多良好体验。
三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交互。除了字面上的“与网友互动”外,它还体现了从读者角度出发、尊重读者需求的用户思维。
2017年起火爆网络、至今仍被业界频频提及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便是一个最直观的案例。
相较于“快讯”的书面感,“刚刚”的口语化让人眼前一亮,“就好像一个朋友在与你分享最新鲜的‘八卦’”;而“被废”两字,则直白又充满戏剧性,如同热播剧里扣人心弦的情节。这些在考虑了受众阅读喜好(短平快)、当下语言潮流(热播剧高频词)等因素后做出的处理,果然带来了热烈的反响,稿件发布还不到10分钟,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紧接着,便是一波接一波的网友观光团和留言“大战”……
像这样把正式的新闻表述转换为更具亲近感的表达,对网友留言做出及时、机智的反应,都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交流中形成的习惯。
作为“网瘾少年”,我们对热点的追踪、网络流行语的熟悉自然不在话下。此外,不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期间,大家时常你一言我一语,展开即兴相声式头脑风暴,许多脑洞清奇的回复语句也从中诞生。
但是,如果这些奇思妙想没有被赋予适度的发挥空间,或许只能止步于“说说而已”,而无法“变现”了。例如,在处理“怒怼洗地粉”等稿件留言时,编辑一开始是出于个人习惯和职业本能进行互动,但到了中后期,随着稿件热度上升,互动的尺度也会引起多方关注,有时甚至会被少数人质疑,“一个官方媒体号,这么放飞真的好吗?”对此,相关领导不仅没有制止,反而鼓励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选留言、多做互动,“哪怕网友留言很尖锐,哪怕你们回复很‘皮’,都没问题,新华社公号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互动。”
当然,活泼的风格也只是新华社微信公号的一面。作为国家通讯社里的年轻人,我们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用年轻化的方式传播权威的声音,让每一次推送都充满新华情怀,也让用户在获得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新华社的品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