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刺激——高血压病自我保健法

2019-07-11李玲玲

养生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太溪降血压曲池

李玲玲

1. 高血压相关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发紧、疲劳、心悸等。早期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 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血压升高时,多数病人首先会在头部出现症状,如后脑勺的部位会感觉胀痛,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会使血管扩张,血管变粗会刺激到附近的神经组织,所以后脑勺会有胀痛感。

部分患者血压升高时,胸口会很难受,感觉闷闷的,而且会浑身难受。特别是在高兴或生气的时候,胸口闷痛的症状会很明显,如果你出现这样的症状,就要注意降血压了。

有些人还经常会有头晕的感觉,只要稍微活动,就会出现头晕眼花,随时要昏倒在地上的感觉,此时应注意血压升高。

高血压在发作的时候,还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缺血症状,如手脚发麻,或者是舌头发麻等。

2. 刺激哪些穴位可降低血压呢?

人体上有很多的穴位就是降血压的“开关”,进行穴位刺激和经常按摩可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2.1 太沖穴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这类患者除了血压高,头晕、头痛、耳鸣外,往往性情比较暴躁、易怒,平时失眠多梦,面色发红,还容易口苦、便秘、尿赤。对他们来说,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很重要,而按摩太冲穴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的中间,有一个凹陷的部位;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搏动,即是太冲穴。用双手拇指按压双侧太冲穴,出现酸麻胀的感觉,每天按揉10~15分钟即可。这个穴位是脚上比较重要的穴位之一,对应的是肝脏健康,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降肝火,增强脾脏的除湿能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如果你的心脑血管不好,视力不好也可以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有副作用,经常按摩还可间接保护肾功能,毕竟肝肾同源;在每天晚上洗过脚后,按压太冲穴,还能有助于睡眠。

2.2 太溪穴

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肝肾阴虚的人,经常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按摩太溪穴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太溪穴是补肾阴的要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方法为正坐或仰卧,于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间,与内踝尖平齐处取穴。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砭贴,注意力量需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因为脾肾主气血,所以太溪穴可对高血压产生调理作用。

2.3 曲池穴

需紧急降血压时可选择此穴位。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气血汇合之处,有疏风通络,清热祛火之效,可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此穴用来紧急降血压最好。当血压骤升时,可通过按曲池穴来放松神经系统,使呼吸逐渐均匀,心气平和,血压便可逐渐恢复正常。位置在肘关节弯曲成直角,肘关节外侧横纹头,即靠近拇指侧的皱纹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在高血压发作期将右手手掌摊开,左臂微微弯曲,用右手的掌侧敲打左手的曲池穴所在处,重复多次,可保持血压平稳;或手肘弯曲成直角,用另一手的拇指按压,其余四指抓住手臂。

3. 降血压辅助配穴有哪些?

3.1 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位置在颈部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中,即发迹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使用方法为用两手拇指抵住风池,其余四指分开包住头来支撑,左右同时按压。指压治疗高血压的穴位风池穴,还可改善颈脑部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

3.2 内关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方法: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排的距离,正好在中间(肌腱内)。使用方法为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手腕,配合调整呼吸。内关穴是心脑血管的第一保健穴位,可以改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不只是调整血压,还对多种心脏病均有保健作用,可辅助治疗各种心血管病变,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

3.3 天柱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后颈部,两条粗大肌肉外缘凹陷内;使用方法:低头,两手拇指分别按同侧穴位。此穴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疏经祛风、泻热开窍、宁神止痛的功效。

3.4 人迎穴

属足阳明胃经。位置在颈总动脉的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喉节旁开1.5寸处。使用方法为用双手中指和食指的指腹,同时按压左右两侧的人迎穴。此穴位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血压高者可使血压降低,血压低者能让血压增高。

3.5 涌泉穴

属足少阴肾经。位置在足底第二趾及第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使用方法为把右腿放在左腿上,右手扶住脚背,左右按揉此穴位。涌泉穴是人体比较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它又在脚底部,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其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等疾病,也是急救穴位之一,一般是使用砭贴敷穴位效果更佳。

3.6桥弓穴

位置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左右移动头部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具体指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取穴方法是将头侧向右边,可用手摸到左边鼓起的一条筋,筋的中间位置桥弓穴。其功效对急性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疼、眼睛胀疼)效果特别好,一般2~3分钟就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为避免导致血压太低,最好不要同时刺激两侧的桥弓穴。

3.7百会穴

位置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取穴方法为两眉间取中线一直向上,直到后发际正中点,也就是头顶上。百会穴可疏风散邪,主治頭痛,因此高血压患者可以按摩此穴来缓解高血压带来的头痛症状,同时配合太冲、丰隆等穴,还可疏肝涤痰、开窍醒神,治疗中风。

3.8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取穴方法为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膝盖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足三里穴在中指指尖处。足三里穴常用于对肠胃功能的调养,它能燥化脾湿、健脾和胃,也常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症的治疗;调理肝脾、补益气血,是长寿保健第一要穴。

4. 治疗高血压如何组合穴位

按中医理论,太溪、太冲、曲池3个穴位对降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高血压患者要想控制病情,平时应以降压药为主,配合日常的保健方法。肾经上的太溪穴补肾阴就是给“树”浇水;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大肠经上的曲池穴用来扑灭火气。每天坚持按摩或刺激这3个穴位,还能起到一定的肝肾保健作用。

穴位刺激降压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给病人扎头,扎四神聪让他静下来,血压升高的时候病人会不舒服、烦躁,越烦躁血压会越高,在这个时候可以配合一个四神聪;也可以再配合一个内关穴,腕横纹内侧上两寸这个位置。

近来兴起的乾坤子午取穴法,撷取多位名家的取穴经验,采用聚类分析等人工智能算法,对常见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优选取穴足三里、内关、曲池、丰隆、和肝俞;进行针灸、按摩或砭贴贴敷等刺激,可显著改善高血压症状。并认为内关安心安神、理气止痛,曲池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丰隆穴健脾祛湿,肝俞穴疏肝利胆、理气明目,配伍保健要穴足三里可以有效改善头昏头晕、耳鸣目赤等高血压不适症状。

最后需强调的是,中医的穴位刺激疗法大多只有保健作用,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和调节人体机能,作用比较缓慢。因此,对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不能盲目地停用降压药,一味地用保健方法替代药物治疗;治疗方案还是应该以降压药为主,配合日常的穴位刺激,来达到平稳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太溪降血压曲池
曲池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辨证泡脚降血压
温暖手脚
降血压八误区
饭后一根香蕉有助降血压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重组降血压肽VLPVPR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