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

2019-07-11杨娟

卷宗 2019年17期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大合唱

杨娟

摘 要: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是在红色延安留下千古绝唱的民族音乐家。在延安,他用满腔热血谱写出近百首音乐作品,其中《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一生中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

关键词: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历史将会永远铭记,在那些峥嵘的岁月中,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它激励着无数的英雄儿女披坚执锐、浴血沙场、共赴国难,为民族的独立和国家尊严奉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中华民族的解放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纯洁的爱国之心。”这是《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的人生格言,是一个黄河儿女的拳拳赤子之心。

1 冼星海的生平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他出生前六个月父亲因海难去世,母亲黄苏英不得不带着他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6岁进私塾,外祖父病逝后,为生活所迫,7岁的他失学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因冼星海酷爱音乐,为了培养孩子,黄苏英在养正学校找了个当洗衣工的差事,冼星海得以在重视音乐教育的养正学校读书,开始了他对音乐梦想的追求。

1918年,广州岭南大学教师林耀翔去新加坡为岭大募集华侨学生宿舍建设基金,顺便把颇有音乐天赋的冼星海带回祖国攻读。回国后的冼星海在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半工半读,因出众的音乐天赋和才华,享有“南国箫手”的美称。

冼星海在岭南大学音乐系毕业后,留校担任音乐教师。1926年,为了提高音乐水平,冼星海决定北上求学。他卖掉了心爱的小提琴,四处向朋友借钱,来到北京,考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课余之际,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兼职图书管理员,期间聆听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相关课程。

1927年進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期间,加入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戏剧社南国社,投身到以“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为宗旨的相关文化艺术运动。

1929年,当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潮兴起时,冼星海毅然站在了贫困学生一边,为社会公义奔走呼号。

1930年,冼星海孤身一人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巴黎学习音乐。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忍饥耐寒地克服了生活中的重重苦难,后来根据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了奏鸣曲《风》,在电台播出,他在巴黎开始小有名气,并且如愿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这个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学生。

冼星海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当日寇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处在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危机时刻,这个来自贫苦船工家庭的孩子站在了民族斗争的前面,他告别热恋中的女友,婉言谢绝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祖国。

回到上海后的冼星海是名人,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抗日救亡的音乐活动中。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夜半歌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太平天国》、《日出》、《复活》、《大雷雨》等谱曲。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冼星海忍着内心的巨痛,奔赴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武汉等地,大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这一时期,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青年进行曲》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

在参加抗日救亡的活动中,面对国民党内一些人消极抗日的行为,他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真正的抗日的主力军。这时候,延安,这个中国抗日的根据地,开始吸引了他。他开始关注延安“抗大”和“陕公”的招生广告,又见到一些从延安来的青年,他们身上的刻苦、朝气和热情深深吸引了他。

一天,冼星海从《新华日报》上看到一篇报导:《抗战中的延安》,他读了又读,欣喜万分,他在当天的日记写到:“中国现在是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向着堕落处下沉,而另一个就是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上进,延安就是新中国的发扬地!”

正当他要打听延安的时候, 1938年9月,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给冼星海转来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邀请他去任教的聘书和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的信件。党在召唤,延安在召唤,这给了冼星海巨大的支持和鼓舞。

1938年10月,冼星海携新婚不久的妻子钱韵玲坐上开往西安的火车,奔赴那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延安。11月初,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越过重重封锁,冼星海终于抵达了延安。

在延安,冼星海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兼教授,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12月3日的日记里只有一句话:“永不能忘的日子”。没有慷慨激昂的表白,没有热情似火的讲演,没有感激涕零的誓词,一句“永不能忘的日子”囊括了冼星海所有的感受。自此,党员的身份成为冼星海的一种标志,一种象征,更是一种鞭策,此后,冼星海始终如一地遵守着一名优秀中国共产党的标准。

在延安,冼星海不仅参加开荒、种地、挖窑洞、修校舍等劳动,还经常帮助附近农民做农活,以实际行动落实毛泽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号召。

延安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在这里,冼星海享受的是专家待遇,就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他们给我十五元(“女大”三元)的津贴作为优待,同事们——艺术教员也一律十二元,助教六元。现在学校里生活改善,每星期有两次肉吃,两次大米饭或面吃,常餐菜多加一个汤(别的机关没有)。这比起上海、武汉时虽不如,但自由安定,根本不愁生计,则是那里没有的。如果比起法国的生活,更好得多了。在法国冬天冷得没法时,就到马路上跑步取暖,现在则在温暖的窑洞里埋头作曲。”

在延安,冼星海如鱼得水,开始了忘我的工作。艰苦的环境磨砺身体,自由的精神激发灵感,他的作品喷薄而出,很快达到了艺术生命的巅峰。冼星海在延安创作了近百首革命歌曲,著名的有《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及歌剧《军民进行曲》等作品。

1940年5月,受党中央委托,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冼星海在苏联考察期间,因苏德战争爆发,未能及时回国。1945年10月30日不幸病逝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年仅40岁。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2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延安时期是冼星海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这里,冼星海创作了近百首革命歌曲,为民族解放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抗战发出怒吼,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和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

一曲《黄河大合唱》:黄河的咆哮,是宁愿玉碎的仰天悲号——将这个民族不甘苟且为奴、视死如归的雄浑大义,电光雷火般地震彻了每个人的神经,它唤醒的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另一种振聋发聩的天籁之音。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与冼星海是词曲创作的老搭档。1937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歌咏演唱会上,两人相识,相见恨晚。之后,两人便合作完成了一首纪念高尔基的歌曲。1937年10月,光未然与冼星海再次合作,完成了《新中国》、《保卫大武汉》等几首歌曲。1939年,两人第三次合作,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

1939年春天,光未然在晋西游击队坠马受伤,由当时正在山西进行抗日宣传的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的队员送回延安治疗。当时第三队正需要新的演出节目,在延安的醫疗所,前去看望光未然的冼星海,提议两人再合作一把。光未然当时已经两渡黄河,并将在黄河边上行军时的感受写成了诗。因为行动不便,他躺在病床上口述,由战友笔录。写成的那天晚上,光未然把冼星海与演剧三队的同志们请到他居住的窑洞里,在一盏极其昏暗的油灯旁,年轻的诗人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大合唱》八个部分的的歌词。光未然将自己的写作动机和感受详细讲给冼星海听。冼星海异常兴奋,他带走了全部歌词,并且答应在第三队离开延安前谱好曲子。

冼星海回到自己居住的小窑洞里,开始夜以继日地谱曲。他完全进入了一种难以抑制的精神状态,长时间的不休息,偶尔斜靠在床头沉吟思索,不一会儿,又从床上猛然窜起,回到书桌前奋笔疾书。据钱韵玲回忆:“这些天的冼星海像一头待产的凶猛的母兽,不苟言笑,常常离群索居一样地独处一隅,或延河边,或枣林里,或断垣下,或干脆卧炕不起...... ”

冼星海有一个习惯,喜欢在创作时吃糖果,可当时在延安不容易买到,于是光未然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给他买来二斤白糖。他写一会儿便抓一把白糖送进嘴里,光未然开玩笑说:“一瞬间,糖水便化作美妙的乐句了。”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也牵动着第三队队员的心,他们常常隔三差五去冼星海的窑洞询问创作进程,冼星海便将创作好的曲谱唱给他们听,并询问他们的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

六个昼夜过去了,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歌曲)、《黄水谣》(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吧,黄河!》(大合唱)。

十几天后,经过紧张的排练,《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进行了首演,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泽东就连声称赞“好!好!好!”冼星海眼睛里含着泪水,激动地转过身来,连连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观众们点头。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晚的音乐会可是中国空前的音乐会,我永远不能忘记今天的情形。”

不久,毛泽东专门派人给冼星海送来一支派克金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回到延安的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从此,《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全中国,传向世界,成为振奋所有华夏儿女夺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不朽的精神力作。

如今岁月已经划过八十个春秋,却不能涤平那些铭刻于内心的关于屈辱和抗争的记忆,那些荡气回肠的旋律依旧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华民族不会缺乏英雄,中华民族不会缺乏信念。在每一个民族危亡,同胞罹难的时刻,无论他是战士、工人、农民,即使他只是一个手拂丝竹的音乐家,他们也会唱着慷慨激昂的旋律,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共赴国难。因为这个民族是黄河的子孙,是拥有铮铮铁骨的黄河儿女,他们有着钢铁般不可战胜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挠的脊梁。

参考文献

[1]刘迪生.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岁月[M].花城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大合唱
一二·九大合唱
坐标式的“艺术高峰”——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读后
春天的大合唱
从冼星海两部交响曲的创作看中国早期交响曲的结构特征
蟋蟀大合唱
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