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分析
2019-07-11李艳娟
李艳娟
摘 要:小麦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在小麦各个生长周期均可发生。近年来,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攻关田群体密度加大,使得小麦白粉病害逐年加重。一般高产小麦因白粉病危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损失达20%以上,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白粉病发病特点的同时,结合白粉病发病原因,提出了几点治理对策,仅供相关研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麦种植;白粉病;治理对策
小麦白粉病是冬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过去仅在沿海地区局部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土肥水条件的改善和小麦栽培密度的提高,田间郁蔽度加大,全国发生较为普遍,危害加重,目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据植保站测定,罹病株千粒重一般降低3~5g,重者下降10g以上。受害麦田通常减产5%~10%,严重者达20%~50%。为更好地抑制小麦白粉病发生,必须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今后小麦白粉病控制提供依据。
1 白粉病发生特点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感染导致的真菌性疾病,随着矮秆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群体密度不断增加,田间郁热的生长条件为白粉病的发病提供了有利环境。白粉病在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病部可见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后期呈浅褐色,并产生闭囊壳。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2 白粉病发病原因分析
作为一种气传病害,小麦白粉病害流行的发病基地往往具有较高海拔或纬度,当菌源基数积累到一定量,可利用气流进行较短或较远距离的扩散及传播,进而扩大到全国。对小麦白粉病流行程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气候、小麦品种抗病性等。也就是说,于小麦白粉病而言,小麦品种抗源单一化及水肥用量的增加都会导致白粉病流行,但同时气候因素同样影响较大。如秋冬季节或早春时节,具有较高气温,且雨量充足,则会导致秋苗发病、病菌越冬及早春病害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小麦成长,将大大加重病害流行。相反,则病害发展速度较慢,对病害流行较为不利。
2.1 品种抗性低
白粉病的变异能力较强,且变异过程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变异迅速,一些小麦品种虽然最初抗性较强,但随着白粉病的不断变异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小麦品种的抗性会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最终导致白粉病发病。
2.2 栽培条件不利
小麦栽培管理中,肥水管理不当会增加白粉病的发病机率。例如地块氮肥过剩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过盛,群体过大但组织幼嫩,为白粉病发生、发展提供机会。而地块肥水不足则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降低其抵抗力。
2.3 气候因素影响
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小麦白粉病严重发展。相对湿度大于70%时,温度越高,品种感病、条件适宜,就越容易导致白粉病在短期内呈暴发性流行。集中降水或雨水过多,可从某种程度上抑制白粉病的发生与传播,但适量雨水有利于白粉病的侵染,春季日照少、阴雨多,故发病率较高。而暖冬会为病菌的积累越冬提供条件,因此在暖春、气温偏高等气候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2.4 防治措施不当
在小麦白粉病防治过程中防治时间、用药次数、用药方法等均会对防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用药时间偏迟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期。病斑集中于植株基部叶片时,开始首次用药是最佳的时机,但此时农户很难发现病斑,往往到上部功能叶发病时才开始用药,此时病害已达到发生盛期,不仅蔓延速度快,而且防治效果差。用药次数不足也会影响防治效果,由于农户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不够重视,在防治投入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户为了节省种植成本,往往仅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时防治2次,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此外,如果在防治過程中药液喷施不到位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白粉病发生多由下部叶片开始,再逐渐蔓延至中部、上部,例如小麦种植密度过大,喷药时药液渗透困难,从而直接影响防治效果。
3 小麦白粉病治理对策
3.1 加强科学栽培管理
1)要适期适量播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抗病能力高的丰产种子,并根据品种合理搭配,尽量避免形成病菌优势小种。合理控制播种时间,通常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播前将自生麦苗尽量清除干净,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秋播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播种量在8-10kg,不得随意加大播种量,否则易形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田间相对湿度而增加发病率。小麦收割后要及时翻耕,将残体、自生麦苗全部消除。
2)合理的肥水管理。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提高氮、磷、钾等肥料施用的合理性,避免氮肥施用量过大。此外,还要合理灌溉,既保证充足水分满足小麦生长所需,又能够合理降低田间湿度。
3.2 大力推广高效药剂
目前,许多生产品种都不抗白粉病,可采用药剂防治。应加强前期防治,对发病中心和中心病团要及时喷药防治,初春要全面检查,继续防治,争取在3月气温全面回升前消灭菌源,控制病害继续扩散。药剂防治首选为特效药粉锈灵,15%粉锈灵750~900g/hm2或25%粉锈灵525g/hm2对水750~1125kg喷雾或对水75.0~112.5kg低量喷雾,效果很好,施用粉锈灵以孕穗至破口期施药较好,施1次即可,对于特别严重的病田增加施药次数。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3 加强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的推广
农业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户宣传、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推广小麦高产栽培配套管理技术,提高农户的小麦田间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加强小麦白粉病发生监测,做好监测预报,并针对大面积防治做好技术指导。各乡镇均建立白粉病监测网点,对其发生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县病虫测报站则要根据各监测网点病虫发生动态做出准确的病生发生趋势分析及防治警报。冬前进行秋苗病情调查,根据秋苗发病情况、气象预报等做出次年超长期预报,次年小麦返青后再进行统一的大面积普查,结合其它预测因素对病害的流行做出长期预报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白粉病对小麦产量、质量影响较大。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因我国耕作制度及生产条件的转变,特别是在不断提升种植密度及加大水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导致进一步扩大了小麦白粉病发生范围。在小麦白粉病严重时期,不仅会对小麦叶片造成严重危害,还会降低光合作用,对植株穗部等造成影响,进而降低产量。但在不断更新小麦品种及增加种植密度的今天,小麦白粉病问题愈加严重,已成为和赤霉病等同样严重的病害。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防护力度,降低病害,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氯啶菌酯与氟环唑对小麦白粉病的配方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邵益栋,徐丽丹,吴德君,夏秋霞,梁红新,赵健元.江阴市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田间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8(01).
[3]李晓华,郭慧娟,畅志坚,张晓军,李欣,乔麟轶,高伟,詹海仙.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现状[J].山西农业科学,2017(04).
[4]吴佳文,朱先敏,田子华.2016年江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农药,2018(01).
[5]郭露芳,陈桂敏,马朝伟,徐灵丽,陈广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