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移民对汉阴县教育发展的影响
2019-07-11易晓琴杨卓妍杨澍凡邹棠华
易晓琴 杨卓妍 杨澍凡 邹棠华
摘 要:陕南是明清两代重要的移民迁入区,汉阴县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移民的迁入,不仅改变了汉阴县的人口结构,而且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本文依据科考资料,着重介绍了湖广移民对汉阴教育的影响,开辟了汉阴县清代道光以后人文蔚起的局面。
关键词:湖广移民;汉阴县;教育发展;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鄂移民文化与汉阴本土文化之融合研究——以饮食、丧葬文化为例”(项目编号:201611397001)。
汉阴早在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就在县城建起文庙,后来又多次进行修缮和扩建,官府虽重视和倡导文化教化,希冀能多出英才,但是整个有明一代,汉阴科考冷落,有记载的中进士者仅1人,中举人者仅为5人。清道光以前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中进士者也只有1人,中举人者同样只有5人。汉阴科考的兴盛始自道光,道光以降,科考中榜者呈逐期递增趋势,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中进士者就达19人,中举人者达27人(不含副榜武举32人),且此风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形成民国初期至抗战时期人才辈出、人文蔚起的局面。北大“沈氏三杰”、留学日本的学人汤逸鹤、胡言方、吴绍先等学界精英,青年学子张铭谟、陈兆枢、陈声佩、陈紫枢、梁唐晋、张禹谟、吴明洋、胡介民、沈继芳、刘寅初等一批青年才俊,都是出自这个时期,让我们感受到汉阴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较之清道光以前的文运不济,道光以后的文运昌盛,汉阴县的教育状况简直判若两县。
下面是我们依据有关史志资料整理出的清代汉阴科考名单:进士(20人),分别为:顺治壬戌科,汪毓珍;光绪丙子恩科,胡瀛;道光丙戌科,茹金;光绪癸未科,谢化南、汪景星;道光壬辰科,温予巽;光绪丁丑科,胡鸿典、张成勋;咸丰壬子科,刘洪简;咸丰癸丑科,蒋常垣;光绪庚辰科,傅树棠、陈文锐;咸丰庚申恩科,胡印远;光绪丙戌科,胡文瀚、陈进巨、傅学、郭日章;咸丰已未科,何贵高;光绪丙子恩科,汤子坤;咸丰庚申恩科,陈进衔。举人(32人),分别为:顺治庚子科,解达徽;雍正乙卯科,许又将;乾隆乙卯科,温颖;乾隆甲午科,邓宗语;乾隆乙卯科,蒋万柏;道光已亥恩科,刘贤豪;道光丙午科,薛元辉;道光已酉科,刘绍楚;咸丰壬子科,吴敦品;咸丰乙卯科,李启章;咸丰乙卯科,吴正运;咸丰辛酉科,蒋顺常;同治已巳科,胡汝渊;同治已巳科,陈熙垲;同治已巳科茹东瀛;同治已巳科,沈德福;同治癸酉科,谢名杰;光绪乙亥恩科,张敦俭;光绪丙子科,王凤呜;光绪壬午科,苟贤;光绪戌子科,张成煦;光绪已丑恩科,方谱颂;光绪癸已恩科,陈进銮;光绪癸已恩科,张子绶;光绪甲午科,张培桂;光绪丁酉科,钟隆鉴;光绪甲午科,陈文燮;光绪壬寅科,劉作式;光绪壬寅科,张翼廷;光绪壬寅科,文辉藻;光绪癸卯科,康济川;光绪癸卯科,傅其祥。
从以上名单可以看出,自清道光以后,汉阴科考局面方才大开,中进士、中举人者逐科递增。尤其光绪朝,汉阴每科几乎都是双进士,甚至三进士。举人仅光绪一朝就多达31人。
为何明代和清道光以前,汉阴县科举冷清,而道光以后出现科举兴盛的局面呢?我们以为这与湖广移民的迁入有关。
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由于战乱、瘟疫、灾荒接踵而至,陕南兴安府(今安康)境内居民死亡、逃离者甚众,田地荒芜。更鉴于陕南毗邻秦、鄂、陇、豫、川等省,在西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及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解决赋税的需要,清顺治六年(1649),朝廷正式颁布《垦荒令》,决定以优厚的“移民垦荒”政策,在清代立朝初期百余年间,从两湖、福建、关中、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西、河南、两广等10多个省组织移民来陕南垦殖定居,开发巴山老林和南山老林,其中尤以湖广(即现在湖南、湖北、广东)等省迁来的人数量最多,俗称“湖广填陕西”,实际是“湖广填陕南”。
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当政者更是吸取了明王朝覆灭的教训,采取较为宽松的“安民”、“惠民”政策,鼓励移民垦殖,凡垦荒移民者,三五年内免交赋税,以此招抚外省移民携家带口进入陕南落业。
移民的迁入,不仅改变了汉阴的人口结构,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移民带来的各地先进文化相互影响,促进了本土文化的飞跃式进步,这不仅表现在兴修水利、垦荒造田、手工业制作、饮食习俗的改变等各个方面,而且各地的兴学重教之风深深影响了汉阴,改变了汉阴落后的教育现状,促进了汉阴科考水平的提高,因而才有了汉阴自清代道光以降科举骤然兴盛的局面。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实例以为佐证:
佐证一:清康熙前期,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客家人林仕琪,偕同结拜弟兄陈、刘、李三个家族,沿长江溯汉水西迁,落脚于汉阴县凤凰山麓的今汉阳镇金红村,买下林地,结草为庐,逐渐开垦出有人烟聚集的村庄——林家堡子。林氏家族秉承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重视教育,不惜花重金延师教子,甚至让儿孙们闭门读书仕进。终于在同治年间的乡试中林氏第8代出了第一个秀才。
佐证二:清康熙年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查氏一族迁往汉阴县铁佛寺的红岩沟。迁汉后的查氏恪守祖训,鼓励子弟读书仕进,第四代查光基科举入仕,授奉政大夫,后任兵部侍郎右副督。
佐证三:清乾隆七年(1742年),祖居湖南长沙府善化县长乐乡太平里大槐树的李时模、李时瑞兄弟从长沙出发,分别落脚于汉阴县城东南郊的余家河牛山庙和汉阳镇石洞山下的汉江边立业。李时模不仅将长沙先进的配染料着色、浆漂及平整等染坊操作技艺传到汉阴并开起染坊,而且积极鼓励子弟读书入仕,李时模的第三代孙李训典,道光年间参加科举殿试,取得探花功名,被授予承德郎,成为汉阴第一位在皇帝身边供事的人员。
佐证四:清乾隆六年(1741),湖南张氏兄弟由长沙府宁乡县迁徙到汉阴涧池镇洞河村落户。清光绪十三年(1887)张氏子孙张成勋考中进士,先任职刑部主事、后授川北兵备道道台,授二品顶戴。
以上仅为迁居汉阴的移民的代表,只是其冰山一角。迁居汉阴的移民家族还有很多,如迁居凤凰山麓漩涡镇的吴氏家族,迁入田禾乡来自湖南曾氏曾国藩的族人,迁入蒲溪镇来自湖南长沙的杨氏家族,迁居双乳镇来自广东的李氏家族,来自浙江吴兴的沈氏家族等等,不胜枚举。移民迁居汉阴后,基本以家族为单元拓地垦荒,发展生产,繁衍人口,最终形成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村落。移民不仅在汉阴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且把家乡的先进文化、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带到了汉阴。比如来自湖北麻城的邹氏一族,自明末崇祯年间来汉阴以后,不仅重视教育,督促子弟读书仕进,而且把尊儒尚学的思想理念通过楹联的形式嵌入祠堂,时时警醒子弟不忘祖本,不忘读书仕进:“泗水宗风传万代,峄山道脉衍千秋”。
移民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惠及本土其他学生,如告老还乡的李训典,回汉阴后,受沈尹默之父沈祖颐的拜托,从1888年沈尹默五岁起,就担任起了沈尹默的家塾启蒙老师,使沈尹默及其兄弟从小受到了较好的文化熏陶,为培养和造就汉阴“沈氏三杰”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正是移民带来的尚学重教的良好风气及其优秀的教育资源,改变了汉阴人的思想理念,影响了汉阴人的社会风尚,促进了汉阴教育的井喷式发展,因而出现了道光以降人文蔚起的局面。时至今日,汉阴人依然把家有读书人看做是家族的荣耀,家有大学生看做是家庭的希望,哪怕不盖房不买车也要供养孩子读书,此风尚与明清移民带来的尚学重教的遗风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由知县张启蒙(举人)主修的第三部《汉阴县志》.
[2]民国三十七年(1948)由胡书竹主办编修的第十部《汉阴县志》手抄本.
[3]1985年汉阴县志办公室编修的《汉阴县志》点校本.
[4]汉阴县政协编辑的《汉阴县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