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思考
2019-07-11刘科科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汉语国际推广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离不开语言的支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如何能够进行好文化教学,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为一带一路的推行破除阻力,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背景,探讨了汉语国际推广文化教学中在文化观念、教学内容以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推广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然而目前沿线国家甚至国际上对中国态度还存在着很多质疑,因此消除国家间的误解,加强文化认同感,才能更好的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进行好文化教学,有助于消除“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同时能够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如何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进行好具体的相关文化教学,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1 文化教学的界定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必定是区别于专业性文化课中的文化教学。即使是高级阶段学习者的文化课程,也是服务于语言的文化教学。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语言结合更紧密的文化因素教学,一种是文化知识的教学。其次文化教学具体内容和范围的确定也有赖于文化教学目的的确定。[1]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中文化教学具体应该涉及哪些内容,要紧紧把握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主体部分,同时考虑沿线国家的文化因素,制定出最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
2 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观念存在偏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具有偏差的文化观念,这些观念无疑会对相应的文化教学的实施产生影响。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交际文化论”以及“文化导入论”。
所谓“交际文化观”,亓华认为: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仅仅限定于交际文化上,可以称之为“交际文化论”。[2]但是在实际交往中除了“交际文化”,那些涉及到社会本质的“观念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教学如果仅仅专注于解决学习者的交际问题明显是不够的,各学者和汉语教师必须打破“交际文化论”,树立国际文化大视野。所谓“文化导入说”,简单来说就是将文化因素作为“导入”的概念来对待,这种观念会使人产生文化在语言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误解。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的国际推广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这种忽视文化教学的观念必须得到积极的转变。
2.2 教学内容有待改善
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十分复杂文化差异问题,这就要求文化教学内容不仅要考虑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要考虑到学习者不同的文化差异。不管是在国内进行的文化教学,还是赴国外教学都要充分考虑所在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文化教学内容,这其实对研究者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文化教学内容浮于表面,缺少创新。尽管在文化教学中设置了不少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单一,毫无新意。而且这些内容多浮于表面,没有对深层的文化内容尽心挖掘。
2.3 师资力量急需强化
崔希亮曾指出,汉语国际教育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数量上需要大批受过训练的汉语教师,二是在质量上需要高水平的汉语教师[3]。首先在数量上,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汉语教育,在师资方面存在着外派教师多、本土教师少等问题[4]。本土教师在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各国的汉语教师多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外派,对于本土教师的培养却相对较少。另外,在质量上,汉语国际推广中对汉语教师的要求,除了掌握语言教学技能之外,还需要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必须具备强烈的跨文化意识,但是能够大部分汉语教师很难达到如此高的专业水平。
3 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我们采用熊晓梅的说法:“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民族、政党能够站在世界文明视域下,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5]所谓“文化自觉”,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6]。从教者建立了文化自觉,有利于促使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且在掌握中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较强的理解力。从我们自身来讲,必须以文化自信为精神支撑,研究者和从教者积极建立好文化自觉,从心出发,将中华文化地魅力展现出来,将“一带一路”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态度展更好的展现给各国人民。
3.2 从教材突破,强化教学针对性
教材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授课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材中的内容要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我们不能一味的“推銷式”来传播自己的文化,我们必须在考虑学习者复杂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编写出合适的教材。首先教材的编写必须进行中外文化的横向比较,不能一味的进行纵向的中国文化本体阐述,这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和排斥。其次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学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总之,我们需要从教材突破,制定出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教材,为文化教学提供更好的辅助。
3.3 不同类型文化课程相结合
前面我们提到过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仅仅关注交际文化明显是不够的,因此,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除了交际文化课程,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文化课程,而且必须推动这两种类型文化课程的结合。交际文化课中涉及的语言背后的言外之意,学生可以在专门的文化课上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两者相结合才能将文化教学进行好。但是在专门的文化课上,对于中国文化各领域一些具体问题也不必挖掘过深,从而与汉语言文化专业课程造成重复,还需要考虑留学生的接受能力[7]。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赋予了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新的使命,本文对汉语传播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界定,简要分析了文化教学在文化观念、教学内容以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已是老生常谈,本文不再多加赘述。文化教学的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定会形成一种和谐的相互促进的态势,以此来推动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高长足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62.
[2]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8
[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6.
[4]黄卓明.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汉语国际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17,(21):13.
[5]熊晓梅.文化自觉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6]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新华文摘,2001(1).
[7]褚一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0):86.
作者简介
刘科科(1993-),女,汉族,河南焦作,在读硕士,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