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的研究

2019-07-11蒋彦玲

新课程·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农村小学策略

蒋彦玲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不少家长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高,认为有学校老师在,家长没有必要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这种因素的存在,也给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立足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理念,就如何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策略

就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来说,由于家长对家校共育模式的认知不足,导致农村小学在家校共育模式的推广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为此重视家长认知理念的转变,构建家校平等合作关系以及完善家校共育评价机制、营造良好家校合作氛围,对推动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目标达成有积极影响。

一、以孩子为核心,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策略实施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小学教师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效果,要求家长以及教师都要强化家校共育思想理念的培养。从家长的层面来说,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给予学校教育工作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征询教师孩子在校期间表现,以及教师的改进建议。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达成一致,共同为提升孩子的教育成效助力。

从国内小学教育工作的现状来说,虽然当前我们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教育,但是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上,也同样需要强调家校共育理念的践行。这也就要求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立足应试教育基础,实现家校合作教育的创新发展。无论是从家长角度来说,还是从小学教师角度来说,本质都是为了让孩子通过教育,实现丰富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所以这也就强调在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中,家长要充分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以孩子为核心,重视家校共育教育理念的树立,同时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家校共育工作中的开展是切实为改善孩子的学习效果服务,是为了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也就强调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中,要始终重视孩子的意愿,为工作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孩子健康成长。这也是家校共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目的。

可见,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中,要重视正确理念的塑造,通过理念的驱动,确保家长以及教师在家校共育中能够始终有出色的沟通和交流,为推动家校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构建家长和学校平等合作伙伴关系

在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上,要求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应该构建和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种平等关系的构建,促使家长以及教师在家校共育工作中能够切实达成互助合作,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效益。

具体而言,当前家长和教师之间并没有实现平等关系的构建。结合家校共育工作开展现状来说,家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上,更多扮演的是协助、支持的角色,更多是听从教师的安排,配合教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在当前家校共育工作中,教师扮演的是主导者角色,家长处于从属地位。事实上,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家长以及教师应该拥有平等的地位。虽然目前在小学生的教育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学校在小学生的教育上也有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达成高效互动,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结合小学语文家校互动的表现来说,教师在过程中应该重视自身角色的扮演,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实现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确保家长以及语文教师双方教育力量的发挥,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提供保障。在学校教育工作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学生,而家长的教育工作仅仅是针对单一孩子展开个别教育。通过家长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的良好互动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确保在学校教育沟通过程中,真正形成合力,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合理制定相应政策,形成出色评价机制

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不仅要求学校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从国家以及社会的视角来说,也要为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具体来说,在进行相应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家长的视角,确保在政策制定上能够切实结合学校的要求,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家校共育工作的具体落实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撑。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上,还要切实实现自有政策的制定,确保在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规则支撑。同時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教师在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还要切实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合理制定相应规则。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能够更好参与到家校共育工作中来,同时实现家长以及学校间的良性沟通。除了要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外,还要突出评价工作机制的建设。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来说,在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有相应评价机制的构建。通过合理评价,确保在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能够达成良性的互动,从而确保家校共育工作得以妥善落实和开展,确保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家长之间能够更高效地沟通和互动。通过合理评价,让家长在参与家校共育工作过程中,能够提升与学校、与小学语文教师的互动效果。同时还应立足孩子健康成长视角,就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展开合理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和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牵头,为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顺畅开展以及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沟通展开合理评价,可改进家校共育不足,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

四、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家校共育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理论,而应该是一个切实、可执行的方案。在国外发达国家,不少国家结合家长参与程度的不同,将家校共育工作分成了三种类别,分别是低层次参与、高层次参与以及组织参与等。所谓低层次参与,指的是在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家长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上仅仅是较低程度的参与,比如参观学校,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等。从这个层面来说,家长仅仅是参与一下家校共育工作。其次是高层次参与。在高层次参与表现上,主要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较为密切的沟通、交流,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清晰的认知,并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家长的高效参与,能够切实达成家长和教师的密切沟通、交流,提高家校共育工作成效。此外还有一类是组织参与。这种参与形式指的是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中,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工作中,通过高效的参与,实现学校以及家长之间密切合作关系的构建,常见的形式诸如家长咨询委员会的构建,以及家校合作组织等。

在国内,小学语文家校共育家长更多是低层次或高层次参与两种方式。而且多数学校在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强调的是家长作为参与者,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目前国内的这种情况对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无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也就要求学校以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推动家校共育工作的深层发展,立足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升视角,为家校共育工作目标达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家长更积极地参与到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来,并实现对家长资源的充分、高效运用,让更多有能力、有思想的家长真正地和小学教师一起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向纵深层次发展。

五、营造更和谐的家校共育工作氛围

为了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推动家校共育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要切实和家长站在同一阵营,尊重家长,并为家校共育工作目标的达成营造更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在日常和家长沟通交流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切实立足提升小学生学习成绩角度,为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氛围,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家校共育工作中来。

具体来说,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上,要重视自身传统地位的转变,为家长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让家长通过家校共育工作参与频次以及参与深度的改善,逐步成为家校共育工作的主体构成之一。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和热情的驱动,让家长能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伙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重视良好沟通环境的营造,更要重视与家长伙伴关系的构建,通过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在家校共育工作参与上,能够有更和谐的参与氛围,激发家长对家校共育工作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在我國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下,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家校共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家校共育模式的引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和家长的密切沟通、交流,实现良好沟通氛围的营造,为更好改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成效,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能够真正为达成优秀人才培养目标助力。

参考文献:

[1]黄俊源,肖霞.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0(1).

[2]陈琳,谢培.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5).

注:本文系2018年度兰州市教师基础教育个人课题“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农村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