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方法指导
2019-07-11谢江玲
谢江玲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最大的成功。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引导,读写结合的训练,观察生活的方法,是学生作文方法指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激发兴趣;观察生活;读写结合;注重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080-02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作文,不知写什么,更不知如何下笔,甚至感觉作文苦不堪言.经过近几年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实践总结,我觉得学生能否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这与作文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最大的成功。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还未接触作文,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难是易?是有趣还是乏味?第一感觉很重要,为了使学生爱上作文,一定要上好第一节作文课。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作文”。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怎样写作文,其实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你们的妈妈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吗?有多漂亮?你想告诉你的同学、老师吗?怎样说才能把漂亮的妈妈让别人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学生们的兴趣来了,并且各抒己见,同桌之间议论纷纷。看到这一情景我接着说,你讲的如果能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学生们听了,觉得更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接着,我还告诉他们,不光写妈妈,还可以写爸爸、爷爷、奶奶——甚至你觉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成作文,告诉别人。这时,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其实作文不是什么难事。
作文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最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最想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我的做法是:一事写日记,放手让学生写自己具有的独特性内容;而是结合生活,在教师的诱导下,捕捉机遇,写情景作文;三是按教科书上的安排,进行说说写写的作文训练。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生习作指导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善于观察,习作才有物可写。当然观察生活是有方法的。首先观察要有顺序、有条理。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让学生到蔬菜水果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1、用眼睛看: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用鼻子闻、用嘴巴尝: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不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用手摸:用手摸一摸你所观察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
当然,观察事物不能只为观察而观察,应展开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本质地了解事物。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地体验生活。
3.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
我觉得教师还得注重培养他们读写结合的习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读不离写,写不离读,这就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問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利用上去就行了。比如在教学《窃读记》时,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读书感受的优美句段,我便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想想哪些相干词语、句子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我爱读书》中去。此时在学生的理念中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原来学习课文也可以帮助写作文。因此,便觉得作文不那么难,并能学以致用而很快乐。这样学习课文也会更认真更投入。
读写结合还涉及到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我会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所以我班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好文章。由此养成勤于读书、思考、动笔的良好习惯。如此一来,既提炼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起来。
把实践活动与写结合。比如说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元旦联欢会、六一儿童节、国旗下的展演等等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流畅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小作家园地”,几乎天天有学生新作发表,人人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环境育人激励人,互相影响,产生了人人乐于作文、勤于动笔的良好效应。
4.批语要有鼓励性
作文对于小学生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而给学生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则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劳动也十分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文章,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应批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所以不少学生把作文视为难事,怕写作,不想写作。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暂不打分。如果批语不好,学生则会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适得其反。那么,作文教学定会失败或收效甚微。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面批,重批等,以提高习作的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从兴趣着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写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探索和发现适合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作文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树芳主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出版社出版.
[2] 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