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9-07-11刘纯钢袁艳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胸腺肽合剂乙型肝炎

刘纯钢 袁艳梅

【摘要】 目的:胸腺肽αl联合叶下珠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进行治疗,对照A组应用叶下珠合剂进行治疗,对照B组应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除治疗方式不同外,其余护理及检查方法均相同。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复常情况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有助于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对于患者及时的治疗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叶下珠合剂; 联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3.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3-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传染病死亡的一项主要原因,在全球由于慢性乙型肝炎造成的传染病死亡患者也位居前列[1]。慢性乙型肝炎又被称为乙肝,指的是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临床表现为有慢性肝炎的患者,且发病时长超过半年以上或者是发病的时间无法确定。乙肝患者常有的临床表现为乏力、轻度发热、失眠多梦、肝部区域疼痛等[2]。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肝脾大、肝纤维化等肝功能持续异常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本文就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3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无严重并发症者。排除标准:对胸腺肽α1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研究组。研究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35~80岁,平均(47.1±5.2)岁。对照A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32~84岁,平均(48.2±6.5)岁。对照B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4~75岁,平均(42.2±7.2)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进行治疗,对照A组应用叶下珠合剂进行治疗,对照B组应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叶下珠合剂(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批号:030112)口服,80 ml/次,2次/d,治疗6个月;胸腺肽α1(海南双城药业公司,批号:20030612)皮下注射,1.6 mg/次,2次/周,治疗6个月;胸腺肽α1联合叶下珠合剂:口服叶下珠合剂和注射胸腺肽α1,药量与对照A、B组相同,治疗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除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对比三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肝功能复常情况。复常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肝部无明显的疼痛,肝功能检查指标各项基本恢复正常[4];有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肝脾肿大有明显缩小,肝部无明显的按压疼痛,肝功能各项指标如ALT、AST、SB下降50%左右;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肝功能复常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且发病率高,死亡人数多,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廣,在全球60亿人口中大概有1/3的人曾经或者正在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乙型肝炎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如何预防及治疗成为全世界共同努力解决的难题[5]。乙肝主要是因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的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可通过母婴、血液、皮肤黏膜及性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感染后也会由于感染的宿主、环境等因素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传播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播、婴儿时期感染、缺乏防疫意识的人、误诊的人及免疫力底下的人等[6]。家族性传播是我国乙肝高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如果母亲是乙肝E抗原阳性,若其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则其子女很有可能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极易传播,这也是造成我国乙肝家庭集聚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年龄也和乙肝感染有着重要的关联,在婴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绝大多数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携带者[7]。而成人感染后,仅有一小部分会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乙肝病毒,注射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传播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每个人的防疫意识不同,家庭条件及医疗方面有着地区差异,导致乙肝的预防不能够全面彻底地进行。医生的误诊也是患者由无黄疸型肝炎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原因。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在感染初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免疫抵制治疗,可破坏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为慢性。同时患者的不良习惯如酗酒等,也极易引起急性肝炎,进而引发慢性乙型肝炎[8]。

猜你喜欢

胸腺肽合剂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孟鲁司特和亲旨胸腺肽水解蛋白联合亲旨敷料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胸腺肽不能随便打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影响
果树使用石硫合剂须“四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