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与习惯研究
2019-07-11耿越
耿 越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一、“粉丝”与社交媒体
“粉丝”最早起源于英文单词Fans,指对某件事或者某些人着迷的人。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达,如今的粉丝却代表着“追星族”,而且特指“流量明星”的拥护者。“流量”一词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本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水断面的水体体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流量”也逐步与手机、网络相结合,引申出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含义。网络数据也可以说是数据流,是一种抽象的流体。“流量”一词应用于信息领域,在手机端指网页所消耗的字节数, 在电脑端指网络访问量。如今“流量”指的是手机网页、网站的访问量。
所谓“流量艺人”就是指拥有无数粉丝和极高的商业价值,言行举止能引起巨大流量的艺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会引起其粉丝的追捧、效仿等。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有一定的媒体曝光度,才能保持自身的知名度和热度。媒体曝光度相对较少的二、三线明星,为了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流量,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软件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与粉丝交流互动,不停“刷存在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很多明星就是通过上微博热搜的方式不断增加粉丝数量,跻身一线明星行列。而明星带来“流量”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其粉丝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行为。
二、数据调查与分析
为深入了解这些明星粉丝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笔者在张艺兴粉丝群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共有 17个问题,涉及粉丝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使用哪些社交媒体追星、使用社交媒体获取什么信息、是否加入粉丝群组、如何评价粉丝的打卡和转评微博的行为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分析粉丝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使用频率等,还原当下粉丝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与习惯。
由于粉丝群体庞大,比较分散,无法通过线下的方式获取足够的样本,因此本问卷为线上发放,集中在张艺兴的微博粉丝群、豆瓣小组和百度贴吧等,共收到有效样本125个。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当下的粉丝群体以年轻女性居多,而粉丝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交媒体使用者,其追星行为严重依赖社交媒体。结合具体的问题,作者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其中的单选题做了相应的卡方检验,并在其中选择第2题和第8题,第2题与第9题,第4题和第10题,以及第4题和15题进行交叉分析,具体数据如下。
表1 Q2*$Q8 交叉表
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被访者,其平时在社交媒体主要观看与张艺兴相关的影视片段、高清图集和新闻通告。选择其他信息的被访者占比不多。可见粉丝群体的年龄并不影响他们在追星时所关注的内容,年纪不同所关注的内容也并没有明显区别。
从表2可以看到,被访者的教育程度与其在Q10上的选择并无明显的交叉关系。无论被访者的教育程度如何,在B和C选项的被选率均相当。可见在粉丝群体中,学历不同对社交媒体的需求并无明显差异。与作者原先预想中的结果不同,原先以为学历层次不同会影响追星时的内容关注不同,但经过分析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
表2 Q4*$Q10 交叉表
从表3可以看到,被访者的教育程度与其在Q15上的选择并无明显的交叉关系。无论被访者的教育程度如何,在微博或贴吧的粉丝群里最常做的市区是参与话题讨论和签到打卡,其次是只看帖,不说话。粉丝群体的行为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比如打卡这种为明星带来流量的行为,是各个学历背景不同的粉丝都会去做的事情。
从表4可以看到,被访者的年龄与其在Q9上的选择并无明显的交叉关系。年龄在27岁以下的被访者均更喜欢在睡前和起床后、工作学习间隙浏览与张艺兴有关的信息。而27岁以上的被访者数量虽然少,但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睡觉前和起床后,工作学习间隙浏览以上的内容。
表3 Q4*$Q15 交叉表
表4 Q2*$Q9 交叉表
表5 Q16*$Q17 交叉表
表6 卡方检验
分析:当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时,由于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等于0.086,大于α,因此应该接受原假设。由于其P值接近0.05,因此会不会因为社交媒体上的广告购买张艺兴的相关产品与其花费之间有临界显著关系。选择只要喜欢的明星,相关产品都要支持的被访者,花费500以上金钱的比例较高。大部分受访者也都会选择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相关产品。
随着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越来越强,社交媒体粉丝的影响越来越大,粉丝追星的行为也不再是单纯的迷恋,粉丝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内涵。社交媒体的发展为“粉丝”提供了多种渠道,粉丝的行为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媒体或者企业通过引导“粉丝”的消费带动经济的增长。只有精确把握住社交媒体时期“粉丝”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粉丝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