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1例儿童消化道异物分析及干预

2019-07-11李美连陈毛毛黄新萍骆庆明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东莞53700广东省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科东莞市儿科研究所广东东莞533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窥镜东莞市异物

李美连,陈毛毛,黄新萍,骆庆明,3*(. 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东莞 53700;. 广东省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科;3. 东莞市儿科研究所,广东东莞 5330)

消化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发病率较高,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1]。消化道异物一旦确诊,应及时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性质、数量等制定治疗方案。目前,内镜下取异物是其首选治疗方案,因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虽然消化道异物多数预后良好,但部分因异物损伤了消化道黏膜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为进一步加深对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了解及认识,本文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及东莞市儿童医院有关消化道异物儿童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地区儿童消化道异物的特点,为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以及东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5例因消化道异物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通过X线或内窥镜确诊。

1.2 资料采集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资料,采用EXCEL2013建立数据库,数据由双人录入,专人复核,统计指标如下。(1)年龄分段:~1岁,~3岁,~6岁,~14岁;(2)异物性质分类:硬币、金属、食物、塑料、纽扣电池及其他;(3)滞留部位:根据X线片(提供从口到肛门的完整消化道的信息)及内窥镜检查结果判断异物滞留部位,分为咽部、食道、胃、肠道、直肠及肛门;(4)将临床症状归纳为:吞咽困难、流涎、疼痛、哭闹、咳嗽、呼吸困难;(5)治疗方案:自行排出、内窥镜和外科手术;(6)并发症:呼吸道梗阻、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黏膜损伤等;(7)预后:自行排出、干预取出、死亡。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171例消化道异物儿童的年龄为6个月~14岁,中位年龄为17个月。其中,男102例,女69例,男女比例为1.48:1;好发于1~3岁(67.25%),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住院时间最短为1 d,最长14 d,平均住院时间为(2.16±0.64) d;出现临床症状 37例(21.64%),无明确临床症状和体征134例(78.36%),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流涎、疼痛、哭闹、咳嗽等,临床体征有呼吸困难、腹部压痛等。6例(3.51%)出现肠穿孔等较严重并发症,165例(96.49%)无并发症,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2 不同年龄组中消化道异物的分布

在~1岁组中,常见消化道异物依次为金属、硬币、食物或塑料;~3岁组中,依次为硬币、金属、塑料、食物或纽扣电池;~6岁患儿中,常见异物为硬币和食物;~14岁中,最常见的异物为食物和金属。不同年龄组异物类型分布详见表1。

2.3 城乡分布

171例消化道异物的儿童中,流动人口111例,占64.91%;农村人口33例,占19.30%;城镇居民27例,占15.79%。

2.4 异物滞留位置及治疗情况

171例患儿中,异物常见滞留位置依次为食道95例、胃46例、肠道21例、咽部6例、直肠肛门3例。其中大多可通过内窥镜治疗或自行排出。6例患儿行外科手术取出异物,其中3例因在食管中形成嵌顿,内窥镜下难以取出,最终行颈部切开食管取出;另外3例为胃部磁铁,行开放性剖腹探查取出。异物滞留位置及治疗情况详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组消化道异物类型 例(%)

表2 异物滞留位置及治疗情况 例(%)

3 讨论

3.1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特点及防范

消化道异物是儿童常见的危急症,国外学者研究显示消化道异物以6个月至6岁多见[3]。在我国,任路等[4]研究显示消化道异物92.3%发生在6岁以内,男性高于女性。本研究统计分析中,消化道异物1~3岁发生率最高,占67.25%,男女比例为1.48:1,与上述研究一致。

本研究中消化道异物最常见为硬币,其次为金属、食物、塑料、纽扣电池等。因1~3岁儿童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尤其是幼儿喜欢把物品放在嘴里,缺乏安全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幼儿咽喉部的发射性保护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牙齿还没有完全萌出,咀嚼功能较差,容易咽下消化道异物。因此,家长要有安全意识,避免让孩子接触硬币、纽扣电池及玩具的零件等小件物品。此外,儿童玩具的生产也应符合国家及国际有关安全标准,保障孩子在安全的生活环境中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硬币等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食物所导致的消化道异物有所增加,应引起注意。家长及老师应该教育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在进食时应保持安静,避免追逐嬉戏,防止误吞骨头等,从而损伤或嵌顿食道内壁,甚至误吸入气道;同时也应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用嘴含着笔盖等小物件追逐打闹,避免误吞异物。

本研究中流动人口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比例最高。东莞市流动人口众多,其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及家庭教育水平等总体不如城镇居民,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比例较高。因此,流动人口家庭更应该重视儿童安全问题。

3.2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治疗

消化道异物种类多样,因其在消化道停留的位置不同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各不相同。本组消化道异物多滞留在食道及胃部,56.14%采用内窥镜治疗,包括食管镜、胃镜等。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内窥镜下取消化道异物因具有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非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6-7]。内窥镜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儿多在术后1~2 d出院,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但是,由于纽扣电池可对黏膜造成化学性损伤,容易腐蚀消化道,本文6例误吞纽扣电池的患儿因及早采用内窥镜取出异物,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在医务人员的严密观察和帮助下,本组40.35%的消化道异物通过自行排出体外,对于一些表面光滑、直径不大的金属、塑料,经过促进胃肠蠕动等治疗后,亦可排出体外。如果异物表面锐利或呈条索状,或异物在体内滞留时间长仍未排出,或已出现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则应及早施行外科手术。本研究中由外科手术取出异物的病例仅占3.51%。唐鲁静等[7]认为,消化道异物黏膜损伤较重者均应予以抑酸、抗感染,并加强营养治疗,在满足患儿营养需求的同时,可减少对受损黏膜的刺激,有利于修复损伤的黏膜。

3.3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个性化干预

儿童消化道异物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此过程涉及多个科室,包括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急诊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如果院内的诊疗流程不顺畅,医护配合不默契,将延误诊治,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应以患儿安全为最终目标,针对消化道异物的特征,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干预:(1)详细了解患儿病史,包括误吞异物的时间、种类、数量等;(2)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包括体征、心理状况及既往史等,做好心理护理;(3)核查辅助检查资料,包括X线片或CT结果等,明确异物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4)准备有关医疗器械、急救物资及药品;(5)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的方法和目的;(6)如果需要手术,向家长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7)制订手术治疗或内窥镜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认真做好术前核对,遵医嘱术前用药;(8)术后密切观察,指导饮食,避免摄入生冷和辛辣食品,避免并发症发生。

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患儿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不配合各种的诊疗操作。护理人员应该鼓励、诱哄,使患儿尽量消除恐惧心理,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达到缩短诊疗时间,提高诊疗效果的目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安抚,避免消化道异物的意外伤害给患儿留下心理阴影,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此外,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儿童安全的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预防意外伤害的具体措施,避免再次发生误吞异物事件;同时告知家长,孩子一旦发生误吞异物,不应采用强行吞咽等不当的处理方法,而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取出异物,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猜你喜欢

内窥镜东莞市异物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