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上部掘进巷道的支护研究
2019-07-11戴晨
戴 晨
采空区上部掘进巷道的支护研究
戴 晨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 淮南市 232001)
为了探究采空区上部煤层稳定性及支护参数选取,以孙疃矿82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拟从数值模拟角度出发,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8221工作面回采巷道进行开挖模拟计算,分析距1023停采线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变化规律,回采巷道掘进过程围岩应力场特征,提出不同区域的支护方案,即以架棚支护为主,局部地质条件较好区域采用锚带网支护;结果表明:优化支护后的8221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巷道支护效果明显,架棚为主、局部锚带网的支护方案可以满足孙疃矿巷道支护的要求。
上行开采;数值模拟;掘进巷道;分区段支护
巷道掘进期间,下部煤层的开采会导致上下煤层层间破断,形成砌体梁结构[1],由此产生上覆岩层的下沉移动变形以及应力的重新分布[2],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区域形成应力增高区和应力降低区[1]。对于布置在应力增高区中的巷道,其围岩破碎必然导致支护困难[3]。目前针对采空区上方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综合技术研究颇为丰富[4−6],在巷道支护过程中,锚杆仍然是目前控制围岩变形的重要手段[7]。但矿井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煤矿技术人员对巷道支护设计依靠以往的工程经验,导致设计缺乏针对性。本文利用FLAC5.0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8221掘进巷道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不同区段的支护方案,并进行监测。
1 8221回采巷道支护研究
1.1 工程概况
8221工作面所在煤层为82煤层,巷道埋深320 m,工作面为82煤层首采面,82煤层属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工作面为一走向近于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0°~20°,平均17°;煤层厚度1.06~3.43 m,平均2.25 m,属简单结构煤层;根据10煤层开采的情况,预计该面受构造及原始沉积的影响,局部煤层有增厚或变薄现象;煤层厚度变异性系数为52.7%,可采指数为1,属不稳定煤层,顶底板岩性情况见图1。
8221工作面位于1023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平均间距为60 m,巷道断面及支护如图2所示,顶板锚杆选用5套Φ18 mm×2000 mm高强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900 mm。锚索选用Φ17.8 mm×6300 mm,间排距为1600 mm×1800 mm。下帮部采用2套Φ18 mm×2000 mm的高强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900 mm。上帮使用3套Φ18 mm×2000 mm的高强锚杆。初始支护方式在巷道掘进期间两帮移近量最大为110 mm,顶底板为87 mm,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图1 巷道岩层分布特征
图2 8221巷道初始支护断面
1.2 8221工作面回采巷道数值模拟研究
拟从数值模拟角度出发,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8221工作面回采巷道进行开挖模拟计算,分析距1023停采线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变化规律,从而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
1.2.1 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孙疃煤矿82#煤层首采工作面8221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巷道围岩变形、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分布情况。为更好的研究8221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受下部上山保护煤柱的影响,在模拟过程中,根据8221回采巷道掘进迎头距离1023停采线水平距离15 m,0 m,−15 m设置3处监测巷道断面,见图3。
1.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结合图4各监测断面垂直应力分布分析可得:
图3 8221掘进巷道监测断面
(a) 8221回采巷道距1023停采线水平距离15 m;(b) 8221回采巷道距1023停采线水平距离0 m;(c) 8221回采巷道距1023停采线水平距离−15 m
(1) 8221回采巷道掘进初期,巷道位于1023上山保护煤柱范围内,受下部采空区和留设煤柱影响较小,而且由于内错布置方式,掘进巷道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巷道靠近保护煤柱侧。随着下部上山保护煤柱的影响不断显现,巷道两帮围岩首先破坏,两帮下部围岩应力较高,推进至距采空区边界15 m位置时,巷道位于下部采空区边界支承压力升高区范围内,监测断面应力集中值达到最大,围岩支承压力为11.9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2.21,此时巷道两帮帮角高应力明显,而且顶底板位置应力集中增大,对巷道底板的影响要大于对巷道帮部。底板高应力区范围扩大,峰值升高,易发生底鼓。
(2) 随着8221回采巷道不断推进,巷道逐渐掘进至上山保护煤柱与1023采空区交界区域,巷道围岩支承压力峰值降低为9.5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77,顶底板位置应力集中较小。
(3) 当8221回采巷道掘进至1023采空区上方15 m时,巷道围岩支承压力峰值为6.3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18,巷道两帮高应力和顶底板位置应力集中有所降低,上山煤柱影响逐渐减少,巷道稳定性主要受下部1023采空区的影响,此后随着掘进的进行,应力集中系数逐渐趋于稳定。
1.3 巷道支护方案优化
由数值模拟分析可知,8221工作面处于1023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回采巷道未掘进前,8#煤层已受1023工作面采动影响,煤岩体出现损伤。在1023工作面停采线上部,应力较为集中,岩层破坏较为明显。在保护煤柱区域、交界区域及采空区上方区域,应力分布状态及塑性区分布状态各异。因此,8221回采巷道的支护方案在不同区域将有所不同。提出8221回采巷道在交界区域即 8221回采巷道距1023停采线水平距离15 m至−15 m范围内以U型棚支护方案为主,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锚带网支护。
1.3.1 架棚支护方案
8221回采巷道U29型棚规格:宽×高=4606 mm×3230 mm,U型钢棚棚距700 mm,顶梁使用半径2330 mm,弧长4170 mm的U型钢;两棚腿使用弧长3342 mm的U型钢。
1.3.2 锚带网支护方案
8221工作面回采巷道局部地质条件较好,区域采用锚带网支护方案。由于巷道两帮围岩的普氏系数<2,根据普式冒落拱理论[8]。
式中:0为压力拱高度;为巷道宽度;为巷道高度;f为两帮岩层的内摩擦角;为顶板岩层的普氏系数。由巷道支护设计参数:=4.2 m,=2.6 m,f为24°,为1.7,得出冒落拱高度0=2.2 m,考虑将锚杆穿过冒落拱,所以将原有锚杆长度确定为2.5 m。
锚杆直径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锚杆设计锚固力,80 kN/根;T为锚杆屈服强度,400 MPa。锚杆的最佳匹配直径取20 mm。
间排距由下式计算:
式中:2为巷道顶板岩层破碎带高度;为安全系数,此处取=1.5;为岩体容重,取26 kN/m3;根据上式得出=0.93 m,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将间排距确定为800 mm×900 mm。
煤巷两帮受到下部采空区影响,围岩发生挤压和张拉,松散破碎,造成两帮相对移近剧烈,加剧顶板下沉,因此,加固两帮可提高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9]。根据巷帮的破坏公式,帮部破坏深度为:
锚杆锚入稳定岩体内0.5 m,加上外露段长度0.2~0.3 m,最终确定帮部锚杆为2.5 m。从数值模拟可以看出,巷道两帮帮角高应力明显,而且顶底板位置应力集中增大,由此在两帮帮角增加与水平面呈15°的锚杆,间距改为900 mm。具体支护方案如图5所示。
2 巷道支护效果现场观测
在掘进巷道帮部施工1个帮部钻孔,在顶板施工2个钻孔,测站帮部孔6 m深,安装1.5 m、2.4 m、3.6 m、5 m、6 m共5个不同深度观测基点,如图6所示。表面位移观测采用十字布点法,其测量内容包括巷道两帮收敛、顶板下沉及底臌等,如图7所示。
在整个观测期间,深部位移测站不同深度测点相对孔口的位移量变化范围如下:1.5 m范围内最大围岩位移量为6 mm,1.5~5 m内的围岩最大位移量为10 mm,5~6 m范围内最大围岩位移量为14 mm。距巷道表面1~6 m范围内的岩层位移量基本保持一致,岩层间没有出现离层现象。在整个观测期间,两帮表面最大移近量为16 mm,在观测前4 d左右变形量较大,在观测8 d左右两帮位移渐趋于稳定。顶底板的最大变化量为12 mm,在观测前6 d左右变形量较大,7 d左右顶底板位移量逐渐趋于稳定。
图6 深部位移站观测曲线
图7 测站两帮及顶底位移曲线
从8221工作面机、风巷掘进期间表面位移观测数据可以看出,观测期间内,巷道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明显。
3 结 论
(1)当8221回采巷道掘进至距离下部1023停采线15 m范围时,各监测断面应力集中值达到最大值,为11.9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2.21,随着巷道的掘进,峰值水平会有所下降。
(2) 8221工作面采用分区段支护,观测期内,回采巷道风巷围岩变形量小,离层控制较好,巷道支护效果明显,支护质量可靠。
(3) 8221巷道掘进至采空区交界区域时,受下部采空区作用影响,帮角应力集中明显,对巷道底板影响大于巷道帮部,并存在底鼓趋势。
[1] 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2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苏亚峰,袁国辉,高 岩,等.上行开采上部煤层合理巷道位置选择研究[J].煤炭工程,2016,48(4):5−8.
[3] 涂 敏,张向阳,张华磊.下保护层开采对上覆煤巷的动态影响及控制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4):426−429.
[4] 杨双锁.煤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探讨[J].煤炭学报,2010, 35(11):1842−1853.
[5] 杨双锁.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及锚固结构支护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6] 姜耀东,王宏伟,赵毅鑫,等.极软岩回采巷道互补控制支护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2):2383−2390.
[7] 侯朝炯团队.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3:1−3.
[8] 赵光明.矿山岩石力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
[9] 王 成,杜泽生,张念超,等.上行开采顶板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29(2):220−225.
(2018−08−26)
戴 晨(1993—),男,安徽宿州人,硕士,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煤与瓦斯共采方面的研究,Email:4705017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