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原料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2019-07-10肖娜龙伟冯文文冯彦娟周煌

科教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肖娜 龙伟 冯文文 冯彦娟 周煌

摘 要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的各个环节与各方面,以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育人目标。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知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意思都将达到新的高度。本文就“食品原料学”在课程中如何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 食品原料学 思政教育 思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73

Abstract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in all direction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learning, students in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aning will reach a new heigh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how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Food Raw Materials Science".

Keywords Food Raw Materials Sc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思政学习,更多的是要在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才能使思政知识深入学生的心理,并践行到生活中。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是食品原材料安全控制不到位,“食品原料学”的学习内容包括学习原料的运输储藏、食品原料的营养价值、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原料的安全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食品安全理念和学习国家的政策,因此在“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食品原料学”在课程中如何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阐述。

1 食品原料学课程简介

“食品原料学”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以及保鲜储藏方法、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食用调味品原料以及辅助食品原料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将原料进行分类,掌握原料成分在贮藏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持原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从而可为食品贮藏加工等方面提供优质的食品原料。“食品原料学”是五年制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大二年级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食品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

2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食品原料学”的学生授课对象为五年制大专生,即初中起点直接进入专科学校的大专学生,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在15-16岁左右,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年龄小,部分学生还在青春期,也存理想信念方面比较模糊、对国家大事关心度不够、自我约束能力弱以及学习意识较差等问题。[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方针加强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即“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强专业课思政课程教育。通过“双管齐下”,相信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的思政目标是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合适的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程的思政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通过各类食品原料特点弘扬井冈山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食品文化;通过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提高法律意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遵守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食品,同时关注并保障食品安全,树立食品安全观念。

4 课程思政教育途径

4.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保证思政教学的前提。在食品原料学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關心行业及国家大事,努力提高各方面教学素养,这样才能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

4.2 更新课程标准

将思政理论融入到课程标准中,通过完善课程标准,不断挖掘课堂教学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学课件等内容。通过对“食品原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整理了部分单元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案例内容,详见表1。使得“食品原料学”思政教育成为课堂讲授和传播的必要内容,达到全方位育人效果,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

4.3 完善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课前学生通过学习软件进行预习并做相关练习题,完成课前任务;课中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讲解解答学习内容,课下通过学习软件复习并练习所学知识,老师在教学软件上及时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反思学习情况,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4 完善考核标准

无考核的教学效果如无果之树,课程思政化改革须将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纳入成绩考核体系。将课程思政模块纳入“食品原料学”课程考核方案。因而课程应对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考核具体量化,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4.4.1 形成性考核

(1)思政素养考核(10%):政治素养(3%);职业道德(2%);求真务实、实践创新、工匠精神(5%)。

(2)学习素养(20%):考勤(5%)、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任务(15%)(注:①任务点的完成情况(3%);②课程学习总积分(课堂活动的综合,如投票、问卷、评分、测验、直播)排名(5%);③讨论次数排名(3%);④章节测验分数(4%))。

(3)学习能力(实训项目测评)(30%):四个实训项目(30%):咸蛋制作(5%);凝固型酸奶制作(5%);米酒发酵(10%);柚子皮果脯的制作(10%);

4.4.2 期末考试

学习效果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严格按照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评分。

5 小结

将思政内容融入“食品原料学”课程的教学当中,能使学生在掌握食品专业知识同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井冈山精神、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食品文化、食品安全法等知识。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结合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专业知识,还能提升思想政治理念,能为培养出“四有四信”优秀学生奠定良好基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项目】: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食品原料学》

参考文献

[1] 蒋碧梅.临床医学八年制《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2):48-49.

[2] 五年制大专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基于思政课教学视角[J].宁波教育学报,2017.19(06):45-5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