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本的经典故事教学策略
2019-07-10王焰
王焰
摘 要:经典故事因时代变迁,有些内容与时代不相符,逐渐淡化出青年教师群体,然而其关于人性的思考仍然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是熏陶幼兒的好素材。文章尝试从“幼儿为本”的理念出发,以幼儿视角来思考经典故事教学策略,意在唤醒幼儿内在需求,让幼儿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让传统经典故事重焕新彩。
关键词:幼儿为本;经典故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5-0117-02
经典故事是指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经受时间长河洗涮沉淀下来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故事。经典而优秀的幼儿故事用其生动的语言、丰满的人物、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无数幼儿,是童年时期最宝贵的陪伴。
当经典来到现代,虽然有些传统故事内容会与时代不相符,但其关于人性的思考却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经典故事的老套、过时,并不是价值观的过时,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幼儿在潜意识中与故事对话,充实了生活经验,获得了人生智慧,并对自我进行建构,因此,经典故事依然是熏陶幼儿的好素材。当我们重新思考经典故事的教学策略时,会发现“幼儿”是构成问题的真正关键,一切问题从幼儿而来,一切答案从幼儿自身去寻找。只有将幼儿作为考察关系、以幼儿的视角来审视,才能使经典故事教学活动熠熠生辉,“老树发新芽”。
一、故事表演中感受经典意境
表演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组织形式,能让幼儿广泛参与其中,活跃教学氛围。将表演运用到故事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尽情玩耍的同时还能体会故事的人物形象、心理特点、内心变化,非常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进行表演,在参与中产生新奇体验,从而深入作品,获得真切感受。
例如《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教学里,教师启发幼儿们大胆扮演猪八戒,体验吃西瓜的过程。从一个西瓜分成四块,到吃第一块、第二块、第三块直至最后一块,引导幼儿在表演中细细体会揣摩,感受猪八戒心理变化过程——自我的慢慢膨胀、自制力的一点点瓦解。猪八戒贪婪却又憨厚可爱的立体形象丰富多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故事角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也能得到联系,幼儿在故事表演中享受到乐趣,在角色体验中发现自己、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认为,童话故事情节中的主角或邪恶角色所引发出来的大罪,正是幼儿内心邪恶的自我,它们和幼儿心中另一半善良的自我相抗衡。在表演猪八戒吃西瓜的过程中,幼儿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得到合理、充分的抒发,在表演过程中慰藉和净化心灵,在知行合一上获得成长。幼儿就在经典故事的“心理剧场”中表演、模拟,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获得智慧与灵魂的超越。
二、角色体验中升华经典内涵
幼儿的世界非常奇妙,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具有灵性的,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情感,并经常把万物都同化在自己的活动之中,这就是“泛灵论”。正因为如此,幼儿有特别敏锐的感知能力,双眼所看到的世界有更多的色彩,对事物的认识有一百种语言。遵循幼儿“泛灵”的心理特征,将角色体验运用到经典故事教学中,就能立体、生动地为幼儿们构建一个生动绚烂、有灵性的游戏空间,给他们添加许多乐趣,使幼儿心理获得极大满足。
例如“掉进酒桶里的老鼠”活动中,教师是故事中的那只老鼠,幼儿是老鼠的朋友们。老鼠与“朋友们”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始终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在关键时刻抖包袱,如在两难情境“该不该向自己的天敌花猫求救?”“该不该答应花猫的要求?”询问“朋友们”要怎么办,引导朋友们设身处地帮老鼠分析。在花猫要吃老鼠的危急时刻,“朋友们”又开动脑筋为老鼠想出各种各样的逃生办法。最后,老鼠成功从花猫爪下逃脱。在反思时,又有意把“朋友们”拉入对“我没有兑现诺言,对吗?”的思考,引出一场辩论。在争辩中,幼儿们得出“生命与诚信都非常重要。生活中,我们要讲诚信,承诺的事情要做到;但当遇到危险、危及生命时,要先想办法自救。”经典故事教学中的角色体验,使幼儿“亲身参与”到故事中,加深了对故事的感受、理解,唤醒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升华了经典内涵,在小故事中获得了大智慧。
三、改编创作中焕发经典新意
经典故事由于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而在传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文学作品因时代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受到质疑。当经典来到现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现代社会的理念和价值观,取其精华,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与创作,让其焕发新意,符合时代特征。例如在故事教学后期,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大胆地对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相同的人物角色下,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角度都是创编的思考点。
例如《三只小猪》的故事,教师请幼儿思考:“三只小猪离开森林、来到城市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三只小猪接到要独立生存的指令,而狼也接到要独立生存的指令,这样的情境之下,假如他们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有趣或是惊险的故事?”又如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之后,请幼儿想想“失败的兔子它还敢再次邀请乌龟进行第二次比赛吗?第二次比赛,你们觉得谁是冠军呢?”听过《狐狸与乌鸦》的故事之后,教师提问:“如果有一天乌鸦又遇见狐狸,它们之间又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或者有一天,狐狸再次遇到叼着一块肉的乌鸦,狐狸还会骗乌鸦吗?会用什么办法?上了一次当的乌鸦还会上当吗?”教师在引导幼儿改编与创作故事时,要鼓励幼儿大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思考,启发他们进行各种奇思妙想,畅所欲言。改编与创作经典故事,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经典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引导幼儿多角度、辩证地思考问题,让经典故事重燃生命力。
四、辩论交流中碰撞经典寓意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通常从“是什么”等问题开始,但到了四五岁时,幼儿开始大量出现“是真的吗”“为什么”等疑问。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独立探究及对他人观点的质疑奠定了幼儿学习辩论经验的认知基础。
许多经典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包含了爱心、报恩、守信、貪婪、虚荣等人性特点。这里所蕴含的哲理不是幼儿简单听完故事后就能获得,因此教师可善用大班幼儿好奇、爱质疑的特点,寻找一个关键点开展一场辩论会。如引导幼儿围绕“小金鱼要答应老太婆做海上女霸王的要求吗?”,分成答应与不答应两边开展辩论。正方幼儿认为:“小金鱼的生命是渔夫救的,就要报恩!”当中还有幼儿举《农夫与蛇》的故事来说明要知恩图报。反方的幼儿认为:“老太婆太贪婪,愿望一个比一个大,不能再答应她。”同时,也有幼儿提出:“老太婆太虚荣了,原本小金鱼已给她幸福生活了,但她还想当霸王,得寸进尺!太贪心!”“老太婆想当女霸王,小金鱼没有这个法力,所以不能帮她实现。”还有个别幼儿觉得:“老爷爷太怕老太婆了,什么都听她的,他应该跟老太婆讲道理,觉得不对的事情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整场活动下来,幼儿们的思维令人感到惊讶,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在我预料之外,在辩论中涉及的观点远远超过了预想。又如在经典故事《三只蝴蝶》中,教师抛出问题:“你们赞同在大雨来临时,三只蝴蝶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的想法吗?”“赞同红花、白花、黄花只请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蝴蝶进来避雨的做法吗?为什么?”通过寻找故事的焦点,运用同理心,让幼儿分别从花与蝴蝶的不同角度分析与思考问题,从而打开思维方式。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人,在组织经典故事活动中,教师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放手,让幼儿多说说、多辩辩,有时更能收获始料不及的成功体验,更容易触摸、碰撞经典故事里的寓意。
五、戏剧创作中流淌经典魅力
经典故事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与美术、音乐相通,都有共同的审美要素。经典故事与美术、音乐可以在审美、情感方面互相渗透与迁移。经典故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同样适合此理念与策略——紧密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结合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鼓励幼儿多感官的体验参与,利用各种角度、手法引发他们对经典故事的深入理解与感受体会。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开展幼儿经典故事创作戏剧活动,是以幼儿直接经验为基础,打破传统,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由表达、自我挑战。
如“月亮船”的故事创作戏剧活动中,教师将生活中的游戏和艺术整合在一起,鼓励幼儿用身体去表达思想,用富有幻想的头脑去行动,围绕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个层面深入开展,幼儿们在感受、体验、滋养、合作、创造、表演的生态中学习。在这儿,教师不是编剧、导演和后勤,而是导师,始终引导、激励和支持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努力做好编剧、导演和后勤的工作等。在游戏中扮演角色是幼儿的天性之一,戏剧是最接近幼儿自身游戏潜质的。在创作戏剧中,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扮演角色,会对故事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因此,在经典故事的传承与发展中,要使经典在新的时代中仍能流淌魅力,采用经典故事为媒介的创作戏剧活动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尝试。它能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手段,引起幼儿多方感官参与并与多种心理功能协调。在创作戏剧中,幼儿充分调动听觉、触觉、视觉相互交融,在心灵中形成的一种联觉经验,会被幼儿接纳、吸收,他们将更加喜欢经典,经典故事的文学之美、幼儿的审美教育等则得到充分的落实。
六、结语
教育过程关注的是幼儿的需要,思考的是幼儿如何学习。因而,幼儿经典故事教学策略不管是故事表演、角色体验、辩论交流、改编创作还是创作戏剧都应以立足幼儿需求、回归幼儿本位,唤醒幼儿内心已有的经历,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让经典故事在时代的浪潮中永远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谢尔登·卡什丹.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M].李淑珺,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H.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 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4]余珍有.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5]藤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与联通[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1):6-8.
[6]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