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航旅游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2019-07-10胡建华胡亚光祝红文
胡建华 胡亚光 祝红文
[提 要]文章立足于江西通航产业的发展实际,研究“通航+旅游”在江西新一轮发展中的优劣势和产业机会。在充分厘清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航旅游强省”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打造江西通航产业新动能、拓展全域旅游新空间、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通航旅游;高质量发展;低空飞行
[作者简介]胡建华(1956—),男,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胡亚光(1982—),男,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祝红文(1967—),女,四川省旅游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西南昌 330000)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复合系统视域下的江西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路径研究”(17YJ26)
一、背景与问题
2011年海南率先开放了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成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省份,这为海南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江西作为航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且生态资源禀赋较高的省份,奋力抢抓时代发展机遇,积极贯彻国家通航战略政策,并率先制定了《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这为江西省通航旅游产业的培育壮大以及全域旅游的空域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江西通航旅游产业还面临着运营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结构体系单一、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基础保障亟待提升、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空管审批程序复杂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江西通航产业的发展实际,研究“通航+旅游”在江西省新一轮发展中的优劣势和产业机会。在充分厘清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航旅游强省”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打造江西通航产业新动能、拓展全域旅游新空间、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
二、加快发展江西通航旅游的必要性
(一)通航旅游是推动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通航旅游是通用航空与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在通用航空产业基础上融入旅游服务链条,并予以纵横延伸、双向拓展,最终形成了包含以基础支撑服务(空管服务、运营服务、场地服务、会员俱乐部等)、延伸配套服务(金融保险、人才培训、机务维护)以及主题衍生服务(娱乐会展、主题地产、相关组织)为核心的组织网络,该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附加价值高等特点。通航旅游不仅在促进地区经济转型、拉动内需、保障民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同时也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通航旅游是打造江西通航产业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共绘江西新时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的创新举措。
(二)通航旅游是实现通航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高地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通航产业政策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如图1所示)。2017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部门共发布了60份与通航有关的政策文件。由此可见,我国对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江西省应紧紧抓住通航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我国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深化推进的基础上,将通航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经济为引领,充分激发通用航空的市场消费潜力,快速扩大通用航空的产业增长规模,着力推动江西通航领域由传统单一的事业型向现代多元的产业型转变,使之形成相互助力、相得益彰、共融发展的新格局。通航旅游的全面融合可有效实现通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该领域无疑是江西乃至全国通航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高地。因此,抢占全国通航旅游制高点、争创国家通航旅游核心区对于江西现阶段而言尤为关键。
(三)通航旅游将填补全域旅游空域化发展的新空白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经济发展应突破空间的区域、时间的时域、产品的疆域、产业的界域,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发展的高效融合。通航旅游正是契合了我国全域旅游发展方向以及当前旅游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自由化的市场趋势,以通航产品与旅游需求的跨界结合为支点,强化空域旅游的系统化开发,突出空中游览、娱乐飞行的价值体验,最终形成水、陆、空立体式的旅游产业体系。一方面,这对原有的旅游观光产品维度进行了丰富创新,打破了地域观景的局限,扭转了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提升了传统旅游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江西省旅游经济的IP效应;另一方面,通航旅游在运输、交通、生产、公务、商务、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多样化配套功能将进一步满足江西省旅游市场的需求,最大化地彰显出全域旅游的改革成效。因此,通航旅游也是推进传统旅游产业转型与全域旅游空域升级的新模式。
(四)通航旅游是激发通用航空大众化转型的新引擎
当前通航产业主要停留在飞行训练、农林作业、森林巡防、警务巡查、水务巡查、医疗救援等领域(如图2所示),始终归属于一个十分小众的圈层,通用航空与大众市场仍然相距甚远,社会公众对通用航空产业极为陌生。然而,通航旅游则是激发通用航空大众化转型的新引擎,通航旅游以其亲和力强、体验度高、受众面广、差异性大的特殊优势成为推动通航大众化转型的首要途径。此外,随着我国低空管制的逐步开放,以通航旅游为主导的载人飞行器的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的培训与管理、旅游机场的建设与运营、低空市场的开发与营销将会渗透至全省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而间接带动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保险金融、物流服务等延伸產业的快速发展,最终有效实现江西通用航空大众化以及产业链条完备化的华丽转型。
三、江西通航旅游发展现状
(一)江西通航旅游产业潜在发展优势
1.优越的生态资源为江西通航旅游创造了必要的支撑条件
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为飞行观光、空中游览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江西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拥有气势恢宏的名山大川、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奇异珍贵的花卉兽禽、独一无二的历史古迹、名扬中外的景德古镇、悠久璀璨的赣鄱文化,以及古朴醇厚的风土人情。这些优越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江西通航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进而有利于开发多类型、多交叉、多主题的低空旅游产品和通航旅游线路。目前,江西正开展“通用航空+旅游景点”的规划布局,到2020年,九江市区、上饶市区、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等地将新建10个直升机固定起降点;到2030年,直升机起降点达到193个,在省内形成多条空中游览转载线路,打造省内旅游景点“立体航空旅游圈”,借助通航旅游可飞得更高、行得更远[2]。
2.雄厚的航空制造为江西通航旅游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江西航空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现拥有航空企事业单位65家,其中包括洪都集团、昌飞公司、江西德利直升机公司、北京通航江西直升机公司等整机制造企业和洪都商飞公司、景航锻铸公司等34家配套企业,航空运营及服务单位21家,航空科研及教育单位5家,现已成为全国教练机、直升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也是全国民用飞机大部件制造和转包生产的重要基地[3]。同时,江西还是中国民用航空5家适航审定中心之一。南昌、景德镇的航空制造业实力日益增强,均已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这为江西通航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技术人才集聚、通航器材维护以及延伸产业服务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产业成长基础。
3.完善的机场网络为江西通航旅游的快速崛起提供了保障
目前,江西已形成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中心,赣州黄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九江庐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为支線,覆盖全省的“一干六支”民用机场体系(如图3所示)。“十三五”期间,江西将陆续新增瑞金、抚州、鹰潭等支线机场,形成“一干九支”的整体机场布局[4]。此外,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方面,《江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江西将建成20个以上具备多种功能定位的通用机场,覆盖地级城市尤其是5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的通用机场体系。到2030年,通用机场将增加至50个,建成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通用航空机场体系,机场网络的完善将为江西通航旅游的快速崛起提供重要的保障[5]。
4.消费实力的增强为江西通航旅游的市场推广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随着全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商品和服务均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并逐渐向大众化消费过渡,以通航旅游、体验飞行等为代表的消费类航空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并进一步促进了江西旅游交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6]。此外,凭借着江西毗邻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的区位优势,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中三角、海峡西岸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将有助于江西通航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发挥江西的航空研发制造、低空空域资源等优势,促进部分通航旅游产业向江西转移。这为江西通航旅游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
5.运营主体的涌现为江西通航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生机
目前,江西已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的单位有6家,即长江通航公司、上海和利通航景德镇分公司、天祥通航公司、吉安航空运动学校、江西赣翔通航公司和华夏九州通航公司。其中,华夏九州通航公司已于2016年实现首飞,并成功组织了中航直升机万里行游览活动。此外,正在筹建的通航公司还有建豪通航、江西通航、高安瀚星通航、江西乔海等,建豪通航驻地武功山旅游区被列为国家通航旅游示范工程。这些企业的大量涌现为江西通航旅游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动力。
(二)江西通航旅游产业现存短板
当前江西通航旅游产业现存短板,具体表现为:运营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结构体系单一;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基础保障亟待提升;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空管审批程序复杂等主要问题。
1.运营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结构体系单一
江西通航旅游正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常态化运营的低空旅游以及大众化的通航消费项目偏少,该领域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具体而言,全省已获许可的6家通航运营单位中,只有上海和利通航景德镇分公司以通航旅游和航空培训为主,吉安航空运动学校以航空运动为主,且经济效益不佳,其他通航公司则以农林作业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航旅游项目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运营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而且低空旅游对时间和季节有特殊的要求,又加上大众通航消费领域还未形成规模效应,若仅仅依靠低空游览的单一化经营,通航旅游企业的生存难度极大[7]。因此,规模实力偏弱、产品体系单一、盈利前景不清、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强是当前通航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基础保障亟待提升
通航旅游横跨民航业、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层面,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链条体系庞大,其开发运营的顺利进行需要各项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资源的全面整合和通力协作。当前通航旅游收益占比较低,应用消费领域较少,通航旅游作为消费类大众产品服务于第三产业的水平较低。由于配套服务设施、产业专项资金、优质资源要素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不足,现有配套体系难以满足江西通航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又从某种程度上推高了通航旅游企业的运营成本。景区通航机场的不足也是制约江西向通航旅游强省转型的掣肘短板,具体表现为:通用机场对江西核心景区的覆盖率偏低、景区通航机场缺少整体规划、通航旅游网络商圈尚未构建、机场配套功能(航空情报、气象服务、告警服务等)有待完善[8]。同时,江西部分通航旅游机场仍延续运输机场的建设模式和标准,从而导致审批环节多、进入门槛高、难度系数大、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通航旅游机场建设项目进展缓慢。
3.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储备不足
当前江西对通航旅游领域各类相关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员、通用航空驾驶员极为匮乏。同时,在机务专业维修、航务签派管理、地勤配套保障等领域也同样遇到专业人才紧缺的窘境。此外,通航制造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虽然近年来江西通用航空产业在生产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大部分原材料和高端数控加工设备仍需要进口,尤其在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方面,难以达到民用设备的市场取证要求[9]。因此,还需加强通航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依托洪都、昌飞等航空制造企业的雄厚实力,力争将江西打造成国内通航旅游装备制造业中心。
4.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空管审批程序复杂
2010年8月,我国启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涉及全国33%的低空空域,这给通航旅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然而,就江西现状而言,低空空域少、跨区飞行难、私人飞行难、低空航路无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江西通航旅游业的发展,构建统一高效管理、军民深度融合、运行安全平稳、资源配置合理的空域管理机制是整个通航旅游业能够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空域管制方面,虽然低空领域正逐步开放,但是低空空管保障仍遵循“一飞一报、一事一议”的审批机制,而且审批流程繁琐、耗时周期较长,综合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通航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江西通航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立足航空制造基础优势,拓展通航旅游多元经营
应充分发挥江西优厚的航空制造业优势,率先发展通航制造业,再带动通航旅游运营服务的发展。重点扶持中航工业洪都公司、中航工业昌飞公司、中航工业直升机研究所等单位,主攻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教练机、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以及大飞机等五大飞机项目。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通航飞机,积极抢占国内通航飞行器市场的先机。扶持培养一批通航旅游龙头企业,加快通航旅游產品的研发和推广,支持旅游企业拓展飞行服务项目,推动江西通航旅游产业向生产规模化、运营范围化方向转变。根据市场需求,组建通航旅游公司、固定运营基地(FBO)、通航旅游俱乐部、飞行运动培训机构、通用航空器销售维修等运营服务主体,支持具备条件的通航旅游企业开展通用飞机停放托管、维修养护、航材和油料供应等服务,通过围绕通航培训、礼仪服务、中介服务、会展服务等开展多元化的产业运营模式。
(二)强化配套产业联动合作,加快通航旅游设施建设
江西通航旅游发展应强化配套产业联动合作,如果仅着眼于低空飞行项目,其发展空间必将受限。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建立通用航空旅游合作联盟,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并联合推向市场。例如:以通航为核心,以旅游为抓手,以地域资源为特色,创建通航旅游综合体,除了在紧邻通用机场附近布置机坪、机库等通航运营保障功能之外,可以沿机场道路轴线集聚酒店业、旅游集散、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同时将业务延伸至航空教学、航空体育、航空物流、机场建设与管理等板块,促进通航旅游的整体发展。也可统筹考虑将通航旅游用于农业、会展、医疗、教育、商务等创新消费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发展通航旅游应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通用机场、空管系统、固定运营基地、飞行服务站(FSS)等。同时,通用机场的建设应注意与土地、民航、旅游等上位规划统筹协调。交通运输部应在通航旅游项目的审批、用地、修建、融资、开发建设等方面给予特定的政策支持,以加快通航旅游项目建设的速度。主管部门应做好宏观调控,注重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引导,合理确定各机场建设等级和规模,并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参考民航支线和干线的布局,尤其在景区密集分布地区考虑各景区间的机场共享、协同联动,加快完成江西通航旅游机场5A景区全覆盖的总体目标[9]。在推动通用机场建设的同时,应加大相关配套设备的投入,推动通信、导航、空管、航油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在技术研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强化对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打造。由政府搭台、出资、引资,整合江西现有的科研院所、航空院校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资源,以政府为驱动、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发展为己任、共享为原则、共赢为目标,着力推动通航旅游企业与科研院所、涉航院校共同创建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教学基地等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建立支持江西通航旅游产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以实现江西通航技术领域的创新提升。加强行业协作,参与通用航空研制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积极组建通航旅游协会或产业联盟,打造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推动通航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洪都集团、昌飞公司、江西德利直升机公司等航空企业联合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吉安航校等教育资源,共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适时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快构建集飞行驾驶、航务管理、机务维护、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主体对江西飞行学院的筹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在江西通航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管理能力培训等方面的社会职能。
(四)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争取旅游空域适度开放
通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策层面的规范引导,当前江西不仅缺乏专项的通航旅游规划方案,而且在鼓励通航旅游发展的相关文件中也欠缺具体的顶层设计。因此,建议尽快编制出台适应江西实际需要的《通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航旅游专项管理规定》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通航旅游龙头企业联合政府、金融机构等共同设立通航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由政府提供减免企业所得税、给予土地资源补贴、采购公共飞行小时、联合建立通航旅游优秀项目库,并以股权形式投资通航旅游产业项目。
2011年,海南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省份,率先开放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这为海南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而江西也应积极抢抓机遇,建议形成以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协调机制,组建江西省通航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以此作为江西与军方或中国民航局合作的落实机制,努力争取国家给江西旅游空域更多的开放政策,加大力度争取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精简空管审批程序,为江西旅游强省的“换道超车”插上飞行的翅膀,同时也为江西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创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孙喜保.通用航空产业如何破解起落两难[N].工人日报,2018-04-04(007).
[2]郑荣林.江西提出2030年“县县通飞机”目标[N].江西日报,2017-12-27(A02).
[3]赖永峰.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N].经济日报,2018-07-06(011).
[4]马士茹.江西机场一干六支跻身千万级[N].中国交通报,2017-06-22(004).
[5]杨章跃.《江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近日发布[N].中国工业报,2017-08-01(006).
[6]罗莹.基于差异化竞争的江西省通用航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7]毕素梅,盖玉洁.海南低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18,(21).
[8]钟文.通用航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空间巨大[N].中国企业报,2017-04-18(006).
[9]戴雨汐,闫绪.我国低空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