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差异研究
2019-07-10李小红严梦霞鞠世琳
李小红 严梦霞 鞠世琳
[提 要]高校知识创新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而备受关注。在个体微观层面,科研压力和动力、科研胜任力、预期收益、知识创新产出共同构成高校教師知识创新的动力循环圈。科研压力和动力、科研胜任力共同作用决定着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且它们被创新产出带来的预期收益所激励。科研压力和动力受到学校考核和薪酬晋升体系以及个体成就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高校办学层次来客观体现高校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和动力。科研胜任力受到学习和科研经历、掌握的领先技术和方法,充沛的精力等个体特质的影响,采用年龄、学历、职称来客观衡量高校教师的科研胜任力。通过481份高校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年龄对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产出的影响是先增后降;学习经历级别越高,知识创新产出水平越高;专业技术资格级别越高,越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知识创新成果;学校办学层次越高,其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越高。
[关键词]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产出;科研胜任力;高校办学层次;年龄
[作者简介]李小红(1981—),女,南昌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严梦霞(1996—),女,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鞠世琳(1995—),女,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江西南昌 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社会网络和创新氛围与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XJG-15-18-4)”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沉淀在中国文化里的创新观,体现了人们在主动认识和适应世界过程中的进取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1]。在新时期,创新尤为重要。创新驱动是我国新常态下实现由制造大国变制造强国和创造强国,推动国家经济向更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摆在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强调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布局。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不可缺少的四个要素是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①。这四大要素在发展科学和技术中互相联系、交往,进而形成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子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为其提供理论指导,而后者为知识创新提供媒介或工具,促进知识共享、传播与转化。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主要功能是增加整个创新系统的新知识存量[2]。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以探索学问为己任,其自由松散的组织结构,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信息和人才的聚集地等特征决定了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地位[3]。作为知识创新主体,高校在科学研究、知识创造和传播、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知识创新关系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校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研和创造,创新主体主要是身兼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科学家、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科学研究;创新产出主要为科学知识和高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及新产品等[4]。在组织层面上,国内外学者运用DEA、Malmquist指数、随机前沿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个国家高校、国内不同地区高校的知识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5]。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效率上存在着差异。在团队层面上,学者们研究了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团队异质性、社会网络、激励动机、组织环境等因素对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6-8]。在个体层面上,较多的学者研究了科研压力与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9]。这是由于近些年来很多高校相继制定了高标准的科研考核体系,执行了严格的岗位聘任制,且有加重的趋势,使得高校教师在学校制度和人才引进(尤其是海归博士)的双重挤压下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科研压力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教师的科研动力,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原创性成果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巨大的科研压力会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阻碍科研绩效的提高,甚至诱发学术不端行为[10]。王仙雅等[11]的研究认为挑战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张粦等[12]认为高校教师科研压力一方面通过科研投入对科研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薪酬满足对科研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另外,学者们还讨论了学术氛围、学位和科研经历、职称晋升等因素对个体层面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作用。王军辉等[13]认为博士学位和科研经历对科研绩效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刘睿等[14]认为学术氛围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王先柱等[15]认为职称晋升对高校教师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在职称晋升前后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表现出较大差异。
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层面讨论了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上的差异,但是微观个体视角的全局研究还显得不足。并且,近年来我国高校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在时代变迁中进步快、变化大。因此,探究当前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绩效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驱动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的关键力量是科研压力和科研动力。科研压力主要来源于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强制性因素;而科研动力主要来源于晋升的需要、报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激励性因素。有些因素,如组织氛围,既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压力。考虑到实际数据采集的条件,我们采用高校办学层次这一客观指标来衡量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来自组织层面的科研压力和科研动力,这一客观指标能够有效地反应高校的考核、薪酬和晋升体系,以及组织氛围。科研胜任力是教师知识创新的能力条件,与科研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决定着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绩效。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最显著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16]。高校教师的科研胜任力可以理解为导致高校教师卓越科研成果的内在特质和潜在因素。科研胜任力受到学习和科研经历、所掌握的领先技术和方法、参加的各种交流和研讨、充沛的精力以及其他个体特质等的影响,可以用高校教师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和年龄这三个客观指标来测度高校教师的科研胜任力。同样条件下,科研胜任力越强,知识创新绩效越高,科研胜任力会影响科研压力的感知和科研动力的激发。科研产出带来科研收益。科研收益对科研胜任力和科研动力具有激励作用,对于不同特征的教师,其激励作用不同。科研收益主要包括职称晋升、薪酬奖励、科研经费、科研资源、名誉和社会地位,以及其他预期收益。因此,我们构建了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的动力循环圈。
在该动力循环圈中,我们认为处于不同年龄、职称、学习经历、学校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师,由于其面临的科研压力、动力不同,科研胜任力也不同,因此其科研產出即知识创新绩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厘清这种差异,我们对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481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探寻不同特征与高校教师知识创新差异的关系,从而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问卷数据采集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访者的年龄、性别、最高学习经历、任职高校的办学层次、所属学科门类、专业技术级别、工作所在城市等特征信息,以及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拥有专利、主持科研课题和成果获奖等知识创新产出信息。调研对象为在全国各所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调查时间为2019年3月10日至13日,共收回有效问卷481份。问卷采取了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调查问卷发布在问卷星(https://www.wjx.cn)网络平台上;然后我们将问卷链接地址通过微信和QQ发送给符合调研条件的目标被访者个人或目标被访者群体,被访者点开链接地址填写问卷,并被鼓励将问卷链接地址推荐给符合条件的下一个被访者或被访者群;之后,下载收回的问卷数据;最后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筛查,剔除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卷。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性别和年龄分布
在有效问卷中,受访者为男性的有256人,占总人数的53.22%;受访者为女性的有225人,占总人数的46.78%。被访者的平均年龄为40.24周岁。年龄处于30-39周岁的被访者有220人,占总被访者人数的45.74%;年龄处于40-49周岁的被访者有187人,占总被访者人数的38.88%,年龄处于50-59周岁的被访者有57人,占总被访者人数的11.85%。这三个年龄段的被访者占总被访者人数的96.47%,占绝大多数,这正是高校教师的主力军。年龄为30周岁以下的被访者仅占总被访者人数的3.32%,这与大学教师学历要求高导致入职年龄大有很大的关系。
(二)职称和学习经历分布
被访者中,专业技术资格为高级(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4.03%,其中教授81人,占总被访者的16.84%;副教授有227人,占总被访者的47.19%。专业技术资格为中级(讲师)的人数有153人,占总被访者的31.81%。女性的专业技术资格为高级的比例(60.89%)低于男性(66.80%)。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平均年龄依次是47.95周岁、40.76周岁、36.48周岁和31.95周岁。
被访者的最高学习经历为硕士(含在读)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5.43%;为博士(含在读)及以上的被访者占总数的69.65%。女性最高学习经历为博士(含在读)及以上的被访者人数为139人,占女性总被访者人数的61.78%。男性最高学习经历为博士(含在读)及以上的被访者人数为196人,占男性总被访者人数的76.56%。男性被访者的学习经历平均高于女性被访者。如表1所示,被访者主要是副教授群体和博士群体,其次是硕士群体和讲师群体。
(三)学校办学层次分布
关于高校办学层次,我们采用了人们习惯的分类,即分为985工程学校、211工程学校、一本招生学校(非211和985)、二本招生学校、三本招生学校和专科学校。任职于985高校的被访者有57人,占总人数的11.85%;任职于211高校的被访者有105人,占总人数的21.83%;任职于一本高校的被访者有149人,占总人数的30.98%;任职于二本高校的被访者有135人,占总人数的28.07%;任职于三本高校的被访者有16人,占总人数的3.33%;任职于专科学校的被访者有19人,占总人数的3.95%。被访者主要任职于办学层次为二本及以上办学层次的高校,占总人数的92.72%。
四、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产出差异
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水平使用近五年以来的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拥有专利和主持课题的情况进行衡量。并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差异进行比较。
(一)年龄与知识创新产出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近五年以来,不同年龄的被访者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拥有专利和主持科研课题情况如表2、表3、表4所示。
在出版专著方面,50-59周岁的被访者出版专著的比例(66.67%)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被访者,出版高质量专著(认定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B,C)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被访者。被访者年龄越大,出版专著尤其是高质量专著的比例越高。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49周岁及以下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高于50周岁及以上的被访者。尤其是在SCI及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方面,39周岁及以下年龄的被访者比例最高,高于50%。50周岁及以上的被访者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的比例要明显低于49周岁及以下年龄的被访者。
在专利方面,49周岁及以下的被访者的专利拥有比例和发明专利比例均高于50周岁及以上年龄的被访者。在科研课题方面,30-39周岁的被访者主持有国家级课题的比例最高,超过了40%,其次是40-49周岁的被访者,比例为37.43%。50周岁及以上的被访者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为省级课题的比例最高。30周岁以下的被访者没有主持课题的比例最高。
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30周岁以下的高校教师在科研上处于起步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和产出非常高,但由于积累不足,主持有课题的比例最低。30周岁至49周岁的高校教师处于科研的高峰期和冲刺期,其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和主持国家级课题方面的科研产出比例最高,科研产出多,速度快,是高校科研的中坚力量。50周岁及以上的高校教师处于科研的积淀期,主持有国家级课题的比例下降,省级课题比例上升,撰写专著的比例上升,发表论文的比例下降,表明该年龄段的高校教师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精力的下降,更倾向于积淀出一些有分量的成果,如高水平的专著,逐步退出争夺最激烈的论文和课题战场。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二)职称与知识创新产出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近五年以来,不同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的被访者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拥有专利和主持科研课题情况如表5、表6、表7所示。
在出版专著方面,教授职称的被访者出版专著的比例(73.33%)高于其他被访者。教授和副教授出版高质量专著(认定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B,C)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被访者。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教授职称的被访者近五年以来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的比例高于90%,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超过了80%,在SCI以及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占44%,远远超出了其他职称的被访者。
在专利方面,职称为教授和副教授的被访者拥有发明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讲师和助教,助教无专利的比例最高。在科研课题方面,教授职称的被访者主持国家级课题的比例超过了50%,远远高于讲师和助教;讲师职称的被访者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主要是省级课题。
调研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高校教师,其科研产出的比例,包括出版高质量专著,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级课题和拥有发明专利,都大幅度高于讲师和助教职称的高校教师。教授出版高质量论著的比例最高,副教授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比例最高。总体上,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越高,越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知识创新成果。
(三)学习经历与知识创新产出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近五年以来,不同学习经历的被访者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拥有专利和主持科研课题情况如表8、表9、表10所示。
在出版专著方面,被访者出版专著的比例为49.06%,博士后(含在读)的被访者出版专著的比例(59.76%)高于其他被访者。博士和博士后出版高质量专著(认定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B,C)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被访者。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具有博士和博士后学习经历的被访者近五年以来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的比例高于90%,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超过了85%,在SCI以及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高于50%,远远超出了学习经历为硕士和学士的被访者。
在专利方面,最高学习经历是博士和博士后的被访者拥有发明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硕士和本科,而最高学习经历为硕士和本科的被访者的无专利的比例遠远高于博士和博士后。在科研课题方面,具有博士和博士后学习经历的被访者中,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是国家级的比例超过了40%,远远高于硕士和本科的比例,而硕士和本科的被访者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主要是省级课题,主持国家级课题的比例低于10%。
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学习经历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博士和博士后学习经历的高校教师,其科研产出的比例,包括出版高质量专著,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级课题和拥有发明专利,都大幅度高于最高学历为硕士和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尤其是博士后,各项科研产出均遥遥领先,表明高校教师的学习经历(或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知识创新成果。
(四)学校办学层次与知识创新产出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近五年以来,任职于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被访者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和主持科研课题情况如表11、表12、表13所示。
在出版专著方面,任职于985高校、211高校和一本高校的被访者,出版高质量专著(认定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B,C)的比例高于其他办学层次高校的被访者。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任职于985高校、211高校和一本学校的被访者近五年以来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的比例高于90%;其中985、211高校的被访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超过了80%,在SCI以及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高于60%,远远超出了其他办学层次高校的被访者。
在专利方面,任职于985和211高校的被访者拥有发明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办学层次的学校,而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的被访者无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985和211高校的被访者。在科研课题方面,任职于985高校的被访者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是国家级的比例超过了68%,远远高于其他办学层次的比例,而三本和专科的被访者主持的最高级别课题主要是省级课题,主持国家级课题的比例低于10%。
调研结果表明,任职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985高校、211高校和一本高校的教师的各项科研产出的比例,包括出版高质量专著,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国家级课题和拥有发明专利,都明显高于二本高校、三本高校和专科学校。在高水平论文方面,985高校和211高校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表明任职于更高办学层次高校的教师,越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科研创新成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年龄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是先增后降
年龄越小,学习和科研经历不足,但精力充沛,预期收益的激励作用大,科研动力强,科研创新绩效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科研和学习经历得到提升,科研胜任力增强,知识创新绩效保持在高水平状态。但到达一定年龄后,研究精力下降,资历和财富的积累降低了预期收益的激励作用以及教师对于科研压力的感知,科研动力下滑,使得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绩效下降。
(二)学习经历与高校教师的知识创新产出正相关
高校教师的学习经历(受教育水平)越高,其知识创新产出水平越高。调研结果与现实状况相吻合。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受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能力和价值观念。更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更强的认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以及更易于接受改变和更乐于创新[17]。大量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亦表明拥有更高受教育水平的企业高管或科研团队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二是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强校的战略目标下,高校教师的科研考核力度逐年提高[18],在巨大的科研压力下,许多高校教师不得不通过进修博士、博士后,以及学习领先技术和方法等方式来提升科研胜任力,从而提高科研产出质量和数量。科研胜任力的提高可以使原先的阻碍性科研压力降为挑战性科研压力,促进科研绩效。这客观上导致了高校教师高学历和高科研绩效并存的局面。
(三)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存在差异
专业技术资格为教授和副教授的高校教师,其知识创新产出水平明显高于讲师和助教。总体上,专业技术资格(即职称)越高,越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知识创新成果。但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后,其知识创新绩效不一定会提高。这与知识创新的预期收益给教授带来的激励作用更低有较大的关系,还与教授平均年龄大于副教授,研究精力不足有较大的关系。
(四)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存在差异
任职于更高级别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师,其科研产出质量和数量更高,这与学校的考核体系、教师平均科研胜任力、科研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等因素均有较大的关系。
研究结论证实了科研压力和动力、科研胜任力能够解释高校教师在知识创新产出上的差异。这表明,当前很多高校大力引进青年博士、博士后和高端人才,提高考核要求,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等的做法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科研绩效。但负面效果是,很多高校教师不得不在科研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导致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尤其是在高层次办学的高校;另外,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例如,近年来,相比于医生过劳猝死的案例,高校教师过劳猝死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平衡科研绩效、教学质量和员工责任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高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
[参考文献]
[1]李小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其时代内涵演变[J].老区建设,2018,(18).
[2]劉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3]王钱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4]胡曙虹,杜德斌,游小琣,等.中国“成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时空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4,(10).
[5]沈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测度与空间收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5).
[6]赵丽梅,张庆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
[7]陈搏.高校教师学术共同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2014,(3).
[8]曾明彬,游玎怡,李玲娟.社会网络在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中作用的研究现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17,(3).
[9]刘新民,俞会新.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评价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18,(10).
[10]徐灵,魏彤春,侯光辉.科研压力下的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11]王仙雅,林盛,陈立芸.挑战—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科研焦虑与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
[12]张粦,徐彪,彭纪生,翟纯.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4).
[13]王军辉,傅十和,洪永淼.科研人才招聘需要“查三代”吗?——基于16所经济学院教师教育背景和科研绩效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4,(3).
[14]刘睿,郭云贵,张丽华.学术氛围、科研投入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
[15]王先柱,李向前,武优勐.职称晋升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影响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16]汤舒俊,刘亚,郭永玉.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
[17]文芳.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与R&D投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8).
[18]张永军,廖建桥,赵君.科研压力对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3,(4).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