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创能力”培育的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小议

2019-07-10李飞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李飞

摘    要: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是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客体狭窄化和评价指标模糊化等问题。在推进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方向性原则,在体现“能力培育”的指向性原则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两个考核平台的交融,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维度综合考核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评价体系

近年来,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和学生德育的主渠道,高职思政课建设不断加强。高职思政课要成为一门学生“真心喜愛、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考试与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十分重要。高职思政课在以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要素,是“双创”形态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基于“双创能力”培育的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思政课程重视“能力”培养

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然强调“能力本位”的育人理念,高职思政课除承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主渠道功能外,课程的教学改革渗入“双创能力”培育既是理性使然,更是培育“双创”社会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呼唤。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自然强调基于“双创”能力培育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2.新时代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对思政课的评价体系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为高职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要求“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改进完善考核方式,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

3.以往高职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以往的高职思政课在评价体系上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客体狭窄化和评价指标的模糊化。评价主体单一化主要表现为主体选择面过于狭窄,评价主体主要是师生,忽略真正的未来受众“企业主体”或者“社会主体”的参与,而这可以在实践环节加以落实;评价客体狭窄化,表现为思政课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育人目标的偏差[1];评价指标的模糊化,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现有的指标设计还是指向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在能力考核方面体现出的考核要素不多。这些缺陷,限制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双创能力”培育的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三大原则

(1)从教学类型的角度,兼顾理论教学考核与实践教学考核的全面性原则。以往思政课的学业评价基本体现为理论考试“一统天下”,强调评价模式的创新仅仅将以知识记忆为主的“闭卷”考试改为以开放性试题为主的“开卷”,对学生能力考核要求有限。课程评价体系强调“能力”培育要通过积极推行理论和实践两个考核平台的交融实现[2]。

(2)从管理过程的角度,体现重过程性考核的方向性原则。高职院校生源的多元化和学情特点的复杂化往往让学业评价通过期末的一张考卷体现,单一的结果性考核代替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最后的考卷甚至成为教师“合理控制”学生的法宝,这样的课程评价就失去本来的意义,与人本精神背道而驰。

(3)从考核指标的角度,体现“能力培育”的指向性原则。不管是从课程的整体顶层设计还是具体的教学实施,都应贯穿“能力培育”思维,而且能力的培育可以说涵盖高职思政课程的全部领域。如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的两门核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通过理论环节的主题研讨和实践环节的合作体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力。

2.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维度多元化综合考核体系

积极构建适应“双创”时代的高职思政课综合考核体系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高职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应以“能力培育”为重点,基本理论考核和能力素质培育相结合,以“知行合一”为主旨进行“讲、研、测、行”(讲解、研讨、考试、实践)综合化考核。

(1)理论教学环节的评价考核。学生只需做好最后一张试卷的考核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3],高职思政课要改变“水课”特质,必须在考核方式上解决教学过程与考核的分离问题,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式参与,体现考核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促动价值,坚持“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理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中与课外相结合,重视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真正将考核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并注重“双创能力”的培育。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中渗入的“双创能力”具体可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两大能力。这两大能力作为一级能力,可以分解为七个二级能力,根据若干观测要素通过不同考核方式进行评价考核。

教师可以结合整个学期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研讨形式,组建学习小组,用团队智慧进一步拓展理论的广度、挖掘理论的深度,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2)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为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部分的评价遵循一般和具体相结合、班级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项目计划的制订和任务的实施、项目完成效果及交流等环节的观察,主要对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和实践认知等方面进行考查,以达到通过行动强化认知、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思政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选题、活动过程的管理及实践报告的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实践报告认真批改、评定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总分。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的“双创能力”具体可以表现为组织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以高职新生第一学期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这些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形式展开并进行评价。

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建立最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邢玲.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6):64.

[2]骆郁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之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

[3]许莉.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6(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双创”形态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适综合研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探索》(项目编号:2017SJBFDY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