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应用模式

2019-07-10辛琳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模式写作教学小学生

辛琳

摘    要: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语文成绩,还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文化素养。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教能力的不断进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已经得到了提升。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小学作文课堂模式,掌握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创作意识,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成绩。本文从作文教学角度出发,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法和课堂指导模式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教学    应用模式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不断探究和更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发挥写作的个性化和自由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为学生牵引正确明亮的创作道路,给学生构造“丰富多彩”“切实可行”“印象深刻”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堂。

1.注重写作的教学方向,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现今农村教学水平不够高,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不够充分。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太传统,没有真正释放学生的创作天性,写作训练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教学问题的关键所在,鼓励学生在创作时尽可能发挥个性化和自由性。在小学生看来,语文学习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意识、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感官世界中,语文写作占有很大比重。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会在创作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掌握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和富满情感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小学生处于情感丰富的年龄阶段,好奇心和创作欲望都非常强烈,当他们听到一个童话故事、看到一个动画片时,就会在脑中联想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教师要支持他们“随即创作”,在生活中随时捕捉自己的创作灵感,记录下真实和有趣的事件,通过有效的训练促进表达技巧的提升。相较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生更容易亲近大自然,接受田园文化教育,同时丰富的田园生活可以为他们写作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记录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通过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写作素材,为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完毕后,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直接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的一些练习题,这样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课下作业留置方式,为学生留置一些贴合他们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自己爸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面貌,用文字自主描述,或者要求学生在课下观察自己家里面的一种花草树木,用文字进行自主描述等,又或者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某次参与小麦收割、玉米种植等的实际感受与体会等,通过为学生留置这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任务,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边玩边记录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强化写作能力。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会记录下自己某次种小麦的场景,之后如果写作中涉及种植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调用这部分自己积累的素材。与此同时,使学生切实体会种小麦的辛苦,无形中使他们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艰辛,进而促使他们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加强写作的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创作效率。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传统写作教学往往具有应试性,一些学生按照考试的模板创作和构思,使作文失去原本该有的灵魂,教师以应试为根本指引学生学习。以往的教学模式容易阻碍学生的想象空间,虽然短期内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但不是长久之计。小学阶段本就是打好基础的过程,对学生布置仅限制于考试模板的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以长远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构思、鼓励学生创作,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手法抒发自己的内心独白,记录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打好语文基础,从小养成自主构思的良好习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为将来更高级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以往的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作文教学失去灵魂。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久而久之以一种“被动、消极”的态度对待写作,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年龄阶段,写作不是为了考试,一味地逃避、敷衍了事,教师应该支持他们内心的表达,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在作文创作中抒发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小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比较活跃,常常能够想出一些成年人难以想到的想法。同理,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写出一些非常离奇或不符合常规的事情,此时教师不可制止学生的这种行为,更不可直接指责学生不应该这样写,而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在现有思路上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和《司马光》等有关人物描写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相应地为学生引入有关人物描写的写作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上面的现成案例,将整篇文章划分成若干章节,之后分章节地为学生讲解该如何描写人物,如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对人物的整体外形进行描述,之后对其脸部等细节部位的一些特征进行描述等。然后教师可以繼续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面的人物描写方式,以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等为对象,尝试对爸妈进行描述,借此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和方法等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考虑到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与认知能力不足,所以可能不喜欢阅读大篇文字,此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此外,小学作文重在表达。只要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就能创作出优秀作文。我们应该适当“鼓励、支持、引导”学生的写作思路,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创作灵感,既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又要保证他们情感的正确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和学习态度,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与年龄相适应的写作能力。

3.引入写作的教学实例,丰富学生的创作思维。

当学生有了实际的创作思路,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创作出优美的作文。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让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元素中找感觉、找资源。“布置周记”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增强信心,从平日的周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灵魂,养成严密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提高创作水平。有的学生对待周记的态度不认真,教师必须给予批评和教育,让其认识到训练周记的重要性和价值,积极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自我提升。因此,为了丰富小学作文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及写作教学目标等,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写作教学实例,提供给学生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作文创作思路,尤其布置作文题目时不应仅局限于考试范围,而应该始终立足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情况和兴趣爱好等,着重选择一些贴合他们生活实际的写作主题,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终达到提升他们写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师让学生以“梦想”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时,大部分学生会写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教师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将这个作文题目放大看,适当扩展和升华。梦想不仅可以指自己的理想,还可以上升到大家庭、国家乃至世界。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当提供给他们一个放松愉悦的创作空间时,他们一定能释放自我、表达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世界。此外,语文教师引入写作教学实例时,要尽可能应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写作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如可以充分运用农村的丰富田园文化资源,这些是城市小学开展写作教学中不具备的,是农村小学写作教学中的特有资源,借此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促使学生写出更真实的作文内容,而不再仅仅按照常规写作模板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深刻意义上说,学生写作能力能反映其语文素质水平。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切实可行的课堂方案,注重写作教学方向,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只有循序渐进地加大写作教学力度,引入写作教学实例,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效率,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保证其健康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勤.浅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07):133-134.

[2]閆薇,李冬冬.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4(04):92-9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8年度《农村小学“自然作文”教学的探究》课题(课题批准号:LN【2018】21)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模式写作教学小学生
连翘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试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