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研究

2019-07-10王关群类淑桐

学理论·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

王关群 类淑桐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其中隔代教养问题又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特别是隔代教养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农村隔代教养中祖辈和孙辈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从家庭、学校、政府等层面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期望能够为今后完善农村隔代教养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074-02

隔代教养是指不由孩子的亲生父母抚养和教育孩子,而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地前往工资更高、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城市务工,由于政策、制度及经济成本的限制,大量的农村儿童被留在农村交由祖父母(或外祖辈父母)教养。这就“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不可否认,隔代教养虽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的意义,隔代教养在减轻年轻父母的压力、培养祖孙感情、减少留守老人孤寂感、促进家庭和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祖辈们由于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忙于农事精力有限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孩子的照料主要停留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等很表面的层次上,而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人生观价值观等更重要的因素却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隔代教育的这些不足和缺陷,使得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情况严重。很多孩子心理上失衡,存在自卑焦虑、孤独无助等不良性格,甚至有一些价值观偏移以及亲子关系淡漠等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S县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县作为调研地,通过对该地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初步了解,该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比较高,因此选取了3所小学中的隔代教育家庭中的隔代抚养人及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留守儿童年龄在7-13岁左右。

(一)祖辈监护人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家长因为受年龄、思想观念及文化程度的影响,不自觉地会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影响到孙辈,为具体了解隔代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和隔代家长进行了调查。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了150份问卷,由留守儿童带回家协助完成,回收了148份,有效问卷148份,回收有效率为98.67%。

1.隔代抚养人年龄普遍偏大

从表1-1的统计来看,隔代祖辈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6%,在70岁以上的有21人,占样本数的14.2%,而50-70岁之间的有118人,占总样本数的79.8%,可以看出年龄在50-70岁的人数最多,整体年龄还是略偏高。年龄较大再加上很多人还要忙于农事,这使得老人在对孩子的照顾管教方面比较粗放,并且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人们无论是在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上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有些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这使得隔代教育有一定的封建性與传统性。

2.隔代抚养人的文化层次整体较低

从表1-2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隔代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以下的有64人,占样本数的43.2%,小学文化的有71人,占总样本数的48%。初中学历的有11人,占总数的7.4%,上过高中的仅有两人,占样本数量的1.4%,隔代抚养人的文化层次大多数是小学及以下,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能力监督指导孩子的学习,很多对学习知识的概念也仅停留在识字会算数的阶段,能够对孩子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有效指导的更是寥寥无几。

3.隔代抚养人的生活培育理念单一落后

生活培育理念指的是祖辈在照顾孙辈生活方面的观念。从表1-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90%以上的隔代家长把照顾日常生活和负责人身安全作为自己最主要的职责,在孙辈的学习、心理感受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大多重视不够。在对监护人进行访谈时问到他们都是如何照料孙儿生活时,他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方面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在孩子人身安全方面,为了防止孩子跌倒摔伤,他们往往让孩子乖乖待在家里,或通过限制孩子来回玩耍奔跑以避免出现意外,这种过度保护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碍孩子个性、社交能力的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拓展。

(二)农村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1.学习兴趣冷淡,成绩不理想

从表2-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的成绩的综合水平要明显落后于父母抚养的孩子,这与祖辈年迈体弱、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监督辅导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另外,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留守儿童心理上会产生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明显要落后很多。

为了对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分别对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显示,只有8.1%的留守儿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或学不学无所谓的状态,另外有36.3%的留守儿童表示厌恶学习或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调查到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有51%的非留守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数只占11%。可以看出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明显要低于非隔代教养的孩子。

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得知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课间遵守纪律情况较差,很多在课堂上会无意识地走神,无法跟上老师的思维,交头接耳以及做小动作的情况较多。也有一些在座位上坐着一动不动,看似在认真听课,其实思绪早已跑到了课堂外,想着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甚至老师在点名让回答问题时,很多留守儿童还完全没有觉察到。另外大部分留守儿童在课堂上表现都不积极,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也经常吞吞吐吐,表现得很不自信。

2.性格孤僻,自卑胆小

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互动和精神交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父母平时跟他们的电话联系也不是很多,而祖辈由于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孩子心里的所思所想和感情交流关注非常有限,这使得孩子在遇到委屈和挫折时常常会无人倾诉,就会产生焦虑、胆小自卑等心理障碍。这些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在和留守儿童交流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敢和人对视,在问问题时好多保持沉默或说话连不成语句,有一些会出现打哆嗦和声音发颤的现象。由于缺少倾诉的对象及父母的引导,留守儿童很容易对外界的认识产生偏差,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性格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很多留守儿童大多会感觉孤独无助,37.5%的留守儿童时常不愿跟人交流,3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有孤独感。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脾气不好”、“无法控制情绪”的占63%,跟老师、同学及监护人发生过争执的占了一半以上。

3.价值观扭曲,行为失范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他们往往倾向给孩子更多的零用钱来作为补偿。再加上祖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较溺爱,看管不严,很多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很多乐于攀比,贪图享受。在问及长大了想干什么时,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的选择是“当官、当老板”,原因是赚钱多,能够吃香的喝辣的。而选择当老师或者当军人的却寥寥无几,这反映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享乐主义之风蔓延。

另外,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也很让人堪忧。在与老师进行访谈时了解到,班上的留守儿童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留守儿童会频频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这样慢慢发展下去的话,会使得孩子的自制力越来越薄弱,严重的甚至会慢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隔代教养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家庭方面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孩子童年时期的教育父母是不能缺席的。出去打工的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把孩子留在家里有时是无奈之举,但是若因此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使赚到了钱也得不偿失。留守儿童父母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有条件的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条件不允许的要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联络方式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与思想状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另外留守儿童父母还要多多与祖辈监护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品行和身心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父母在肯定老人的辛勤付出的同时,对于他们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应进行合理疏导,以尽量减少隔代教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的主要场所,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完善教育理念,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随时记录跟踪他们的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地干预和疏导。其次,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励志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外,学校要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与孩子的监护人开展座谈会,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和帮扶。

(三)政府和社会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问题不但需要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还需要联合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政府要从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上保障留守儿童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要取消城乡二元户籍限制,减免城市学校的择校费,平等地接纳农村留守儿童来父母打工地上学;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和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乡镇企业,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乡村教育队伍中来;要办好寄宿制小学,让无人看管、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孩子寄宿到学校,从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社會层面,要建立多渠道的帮扶机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让大家广泛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实时地报道留守儿童的一些生活和学习状态,鼓励社会大众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熊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湖北省Z市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