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议论文说理深刻之思辨性表达
2019-07-10许金石
许金石
缺乏思维的深度是目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短板。议论文写作时,他们只满足于堆砌事例,凑足字数。议论文写作固然离不开事例,但事例的堆砌不能替代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而不是事例的叠加。只有量的覆盖,少了质的升华,议论的深度就达不到。还有些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辩证地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往往只满足于浅层的推断,或是贸然下定结论,缺少事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因果联系;或是只在表面泛泛而谈,不能切中肯綮。
一般来说,思辨性强的表达会为文意带来多元的、丰富的效果,作品中浓缩的生活细节以及作者独有的生活感悟、情感倾向,会引发人们对生活场景、人生情态的联想。当我们无法为生活的常态提供一个符合情景、符合逻辑的定义,必然无法达到逻辑上的高度,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感性泛滥的困境。其实,在议论文的行文过程中,如果論点和论证过程具有思辨性,那么,整篇文章就会显示出写作者高超的思维品质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辨性表达呢?
一、拓展思维的广度
思维局限性的藩篱需要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来打破。而思维的广度要么是向内深入事物的内部细挖,要么向外进行同类事物的类比延伸。如矛盾法、内因—外因法、可能—现实法、纵向—横向比较法、内容—形式法等。如下面这一片段论述。
中国文字作为一种形象文字无从提供一个抽象而绝对的上帝,它把“佛”这种心性概念变成了偶像崇拜,结果与印度泛神论接轨了。泛神论在中国人信仰中表现成“什么都信”和“什么都不真正信”并存,加上汉字文明的模糊性和模棱两可性,中国人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因果关系这种逻辑思维,造成了各类“阴阳循环”理论,表面上什么都说通了,其实分析起来什么都限于循环论,自相矛盾,所谓的唯物主义成了虚伪主义。
这是逻辑思维中典型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法,内容是指中国文字的抽象性导致的语义模糊,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成了“什么都信”和“什么都不信”的泛神论。认识到事物的联系性,思维才不会狭隘。同时,能够认识到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和变化,那么思维的广度才能最大化。
二、挖掘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度是指我们需要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情感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潜入事物更为深刻或抽象的层次,寻求更为理性的表达方式。如普遍—特殊法、偶然—必然法、数量—质量法、因果法、现象—本质法等。如下面的例子。
“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得10条做人道理”等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2014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
在这个论断中,现象是指网络中常见的“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得10条做人道理”等提法,而本质则是“刻奇”,即媚俗或自媚。《文化诊断学纲要》上说:任何存在实体都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不管他的结构具有无限可分性还是表现为何种具体的形态。挖掘思维的深度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实就是对事物内在的结构性有清晰的认识——既有事物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也有该对象是属于什么事物的组成部分及关系,即事物的系统属性的完整认知。
三、警惕片面化思维的干扰
与其说人们的思维具有局限性,不如说思维的思辨性程度与自己的知识见解、情感倾向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警惕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思维误区
如今,微博、微信、微视频火爆,而在这火爆现象的背后往往是断裂化、片段化的信息,不能形成完整的因果链条。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某些人的别有用心之外,也与当今社会围观者的心态有关。人们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很少能慢下来完整地思考一件事,对于比较严肃的事件也是采用快餐式围观消费,去表达评论。在这人人都可以在自媒体进行微表达的氛围推手下,人们更热衷于就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来参与评论,而非等到事情的真相被完全揭露,又或者是他们拒绝完全的真相,正如张丰在《心疼老虎,短视频时代的诡异审美》一文中写道: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足够精彩、足够刺激,不需要铺垫,也不需要后续。这是一种新的叙事,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潮。这种表达,满足了观众的围观心态,也让他们迅速找到立场,给自己戴上思维的枷锁。
2.警惕情绪化带来的思维误区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很多时候理性思维很容易被情绪左右。网络中所出现的“污名化”“圣母化”倾向都是对客观公正思维的桎梏和伤害。如魏则西事件中,“当舆论场开始过度‘消费这个已逝的生命之时,风向就开始转了,且与尊重生命毫无瓜葛:对一家医院的责任人痛骂或鞭挞也就罢了,毕竟事情发端于此,即使骂得有些激烈、偏颇,也基本都属于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由骂一家医院而起底医院的合作方,乃至整个莆田系、整个民营医院产业,甚至骂到和骂人者并无不同的莆田人甚至福建人,就不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宣泄了,而是一种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生拉硬扯找联系的污名化举动。”在这种“奋臂一呼人尽墨”的非理性舆论狂欢背后,模糊的是事件本身,损害的只能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形象和发展基础,最终毒化的是整个社会氛围,包括正在努力修复的医患关系——而这,同样关系到包括义愤填膺痛骂者自己的切身利益。”
在碎片化阅读和眼球经济的刺激下,情绪化的表达常常压过理性的声音,包含了强烈的情绪与态度常常代替了对复杂个案的理性分析。
3.警惕标签化带来的思维误区
对事物进行标签化归类,是我们对事物初级认识的一种简单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喜欢给人和事贴“标签”,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然而,这些标签是客观的、没有偏见的,才能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客观地认知事物,一旦对事物“标签化”后,我们可能就失去了进一步探索事物的兴趣和立场,只被动接受标签化带来的认知信息和判断。“而对于习惯了标签化思维的人来说,忽视个体差异,把少数对象的特征推广到全部,按照标签把人和事物简单地对号入座、划线站队,往往容易导致极端化、绝对化的情绪,引发非理性的行为。”其实,这种简单的泛标签化思维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道德伤害,也更加深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和裂痕,容易造成社会情绪对立。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