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素养导向的高中政治课堂自主探究的策略
2019-07-10陈碧雯
陈碧雯
摘 要:核心素养时代下,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时代的要求。文章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基于建构素养导向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四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4-0068-02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 “我能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自主学习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政治课堂,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我能学”的自主学习意识,推动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表达,勇敢质疑,理性反思,体验自主学习的价值与魅力;并使“教师角色逐渐由实践型的一线组织管理者,向智囊型的二线观察指导调控者过渡,学生则从被动执行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方向不断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进“我想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我想学”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体验、主动感悟,在活动中,让学生自然接受情感的熏陶和道德的教化,并内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
如必修1经济生活中“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这一节,以学生生活中的“互联网+”为背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网购、网课、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实际情况展开讨论,让学生有话说、主动说;在“为我国发展生产力献计献策”中,培育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意识。
(2)穿越历史,巧设教学情境。“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古今相联的发展本质和客观规律,赋予了历史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在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巧设教学情境,可让学生“穿越历史”,促使其学习兴趣由内心迸发。如必修4哲学与生活的“社会发展规律”一节中,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素材,能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并让其进一步设想:“如果穿越到当时的鲁国,成为一名奴隶主,你会怎样做从而谋取自己的利益?”“当鲁国颁布初税亩的政策后,作为奴隶主,你该如何招徕劳动人手,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基于史实的“穿越”,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记忆深刻,学会使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培养科学精神。
(3)追踪社会热点,善设教学情境。“时空上贴近学生的时政素材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欲。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比如,在必修1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这节课,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与学生一起回顾2018年7月“毒疫苗”事件。“毒疫苗”事件因为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立刻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从规范市场秩序和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做到了学以致用,树立了法治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借助影视栏目,妙设教学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影视作品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深刻的内容直观化。”如必修2政治生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节,利用热映的《战狼2》影视资源设置情境。当影片出现这样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学生们都沸腾了,深刻地感受到,在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增强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采用游戏设计,趣设教学情境。政治课堂还可以借鉴一些综艺节目中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在必修4哲学与生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借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赛制流程,课堂上设计了“诗词识别”(从以下的九个字中识别一句诗句)、“哲思连连看”(把诗句与对应的发展观观点相连)、“诗句消消乐”(把与未体现发展观相关观点的诗句删除)等环节,从学生抢答或者出题给对手限时答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跃课堂形式,催生学生不断掀起思维灵动的高潮。
(6)直面社会冲突,精设教学情境。随着社会转型、多元文化激荡,使社会冲突与争议日渐显著,这也对学生价值观念等产生深刻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直面社会冲突,精设教学情境。如在必修2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这一节中,围绕“网络舆论是洪水猛兽还是有效监督手段”这一争论性议题,开展思辨探究式活动教学,推动学生在情境分析中辨析观点,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培养其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让其树立法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7)参与社会实践,构建情境。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社会活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历经社会活动设计、参与、记录、反思、总结、提升、交流、分享、沉淀、习得等环节,在社会活动参与中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习得素养”。如在必修4哲学与生活“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一节,以“设计一座有温度的立交桥”为主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首先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走访设计院和路人、发放问卷等形式为设计做准备。接着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方案、绘制图纸。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从立交桥的安全性能、成本控制、便民装置(如为残障人士考虑的相关配套、共享雨伞等)、交互趣味(如设置音樂台阶)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构思,实现“有温度”的整体目标,完成从具体活动到抽象知识的升华,并且向有关部门提交设计方案,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政治学科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堂。
三、指导自主学习的策略,实现“我会学”
学生在学校除了要学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前者是无限的,而且会忘,只有后者才能让一个人长期保持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实现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1)课前预习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制作相关重难点的微课,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法、提纲预习法、表格比较法、画知识树法、标记预习法等策略,初步了解教材的知识框架和要点,发现并标注相关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带着问题听课,这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和探究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网站检索、问卷调查、走访相关人员等途径,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2)课堂学习环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让学生充分展示、交流、探讨的机会,以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自我发问、互相提问、头脑风暴、求同存异、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以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
(3)课外探究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图书文献、调查走访获得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各种资源和信息。教师应发挥“脚手架”的作用,点拨指导学生掌握对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认识方法;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学会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学会联想发散和归类聚合的方法……。
四、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我乐学”“坚持学”
完善的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应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自评和互评。学生参与到自评和互评中,有利于重现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自主学习的成果,肯定自主学习的努力付出,强化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感受学习的快乐,实现“乐学”;也利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行反思,形成内驱动力,找出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全面发展,实现“坚持学”。
五、结语
核心素养时代下,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探索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共同参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晓华,何巧艳.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高茂军,王英兰.新时代教师能力丛书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革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3]陈式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吴明艳.浅谈时事政治在政治课堂中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10):56.
[5]陈式华.社会活动教学提升学科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6):18-23.
[6]周天航.建构活动型课堂,培養政治核心素养 ——以“经济生活”教学设计为例[J].华夏教师,2018(3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