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传统古民居建筑特征及改造分析
——以宁波前童古镇童宅改造为例

2019-07-10吕昕纯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庭院民居古镇

吕昕纯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逐渐被人们看到,乡村民居的民宿改造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一大潮流。浙江民居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表征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对平面形式和建筑装饰等方面的诸多理念。在民宿改造中,其内部的平面、功能、空间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原有民居形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宁波前童古镇童宅改造为例,分析探讨基于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方法。

2 传统浙江民居内涵解读

外国人考察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会发现一个不解的事实,几乎所有不同类型和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群体的配置形式都很相像,如宫殿,佛寺,官衙,民居等,它们有着相似的平面布局和立面形式,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传统建筑都遵循一定的通用式设计有关,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设计原理,例如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营造则例》,匠工只需要根据一定的比例尺度进行放样就行,当然各地民居采用的比例和尺度各有不同。浙江传统民居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建筑形式大都遵循既定的通用程式,而这种设计的原则是由师承或祖传口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因此谓之意匠。与现代设计原理有所不同。

浙江民居涵盖范围很广,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流派。从河姆渡干栏式原始建筑开始,大多数的浙江民居都是坐北朝南,讲究风水,强化血缘,聚族而居的。这种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粉墙黛瓦,马头林立,以长廊连接为通道,以石库台门天井院为空间布局,灵活运用木雕、砖雕、石雕“三雕”艺术。

2.1 传统浙江民居的平面形式

2.1.1 单体建筑平面形式

相比于西式建筑向高空发展的复杂立体空间,浙江民居建筑多为二层楼房或单层建筑,浙江民居的平面布局一般以3间房为平面基本构成单元,围绕中庭院落式布置,中间置最主要的厅堂,殿堂或主屋,殿由前堂后室组成,堂用于会客,前面为庭院,喜爱种植一些高大乔木,为营造宁静闲适的温馨环境,天井喜爱采用狭长形状,既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又可以产生穿堂风的效果,冬季也较为挡风。庭之两旁取左右均齐之状,以前廊连接作为过道。平面构成一般是由柱网或屋顶结构的布局方式来表示的,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可以表述成几间几架结构,以此来表示平面面积的大小。浙江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式也遵循普遍模数化和标准化的表达,这就不难理解传统建筑为什么具有大体相似的平面了。

2.1.2 建筑群平面形式

古代单座房屋以间为数量单位,而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整座建筑群以几院几间来描述。浙江传统民居建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由一组或多组单体建筑围绕着中心天井布置的合院式布局形式。整座建筑群的交通流线由大台门到门厅到天井到正厅到后库门到后天井到堂楼,东西两侧建筑以前廊为通道,路与路间也有前廊作为横向的连接通道,形成纵横交叉的路网,雨天不湿鞋就可走遍整座建筑群。

2.2 传统浙江民居的建筑装饰

传统建筑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功能,还有丰富的精神功能,而其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面。建筑装饰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华夏民族自古以龙凤作为图腾,建筑装饰图案发展过程大致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的几何纹饰到以反映一定的故事情节或特定吉祥寓意的图案。除了图腾外,宗教文化,文字,语言,绘画,戏曲,科学及各地传统民俗等也会在建筑装饰上反映出来,形成独特的地方建筑装饰文化。

2.2.1 建筑装饰图案的内容

以“福、禄、寿、喜、康”为内容的建筑装饰在浙江民居中最为常见,具体指长寿、多福、富贵、喜庆、康宁。无论是官府豪宅还是普通民居或是祠堂,寺观都广泛流行这五大文化主题,只是表达的形式有所区别而已。

2.2.2 建筑装饰图案的表达手法

在浙江民居中,最典型的表达建筑装饰图案的手法是通过东阳木雕、砖雕、石雕、壁画和楹联等加以表现,通过文字符号,象形符号,如早期的木雕彩画中常见的水藻、莲花等就是寓意用水中之物克火,以避火灾。或是利用汉字的谐音表达特定的象征含义,如蝙蝠谐音遍福,鹿与禄谐音,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喜鹊登梅表示喜上眉梢,金鱼水藻表示金玉满堂,青蛙白菜的组合表示家世清白,有些建筑中还用柏、梓、桐、椿四种木柱作厅堂明间金柱表示“百子同春皆朝中”的寓意。总之,浙江人喜欢福气,圆满,吉祥,喜气,长寿,因此建筑中遍布这些象征,沿袭至今。

3 前童古镇童宅改造分析

前童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海县西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街径卵石铺就,街巷异常狭小,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镇,前童还是未开发的古村落,村内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善,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邻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此次的改造主体建筑名为童宅,共两层,独立庭院布局,坐北朝南,改造目标是让建筑保留浙江民居氛围,成为能满足新时代居住功能的民宿建筑。

3.1 院落空间改造

传统浙江民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物质形态,在改造中应遵循原形态的保护与继承。在空间布局方面,保留庭院空间并加以改造,使之继续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童宅的入口位于观赏庭院南侧,庭院四周有一圈回廊,这是保留了浙江传统民居的特点,庭院内布置花草灌木,室外台阶直接通向二层,空间层次丰富。在院落空间营造上,保留原有的中央庭院,并在北边开辟一个小的庭院,如此中间大厅的采光通风得到增强,并且两个庭院一南一北,一大一小,既分割又渗透。中央庭院的外挂楼梯前设置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片墙元素,遮挡部分视线,既隔又透,趣意横生。

图1 童宅屋顶平面图

图2 民宿院落空间意向

图3 民宿室内空间意向

3.2 室内空间改造

室内空间对民宿来说是最重要的,童宅的大厅部分继续采用浙江民居的风格,让游客更好的体验其中的韵味,而把客房布置的稍微现代化以满足游客的行为心理需要。整个建筑主要采用自然的乡土材料,基座采用夯土结构,外墙铺设石块,内墙采用环保防火材料,大部分室内柱网和屋顶都采用当地木材,以还原古镇最本质的感觉,给人温馨感。室内装饰方面保留原布置状态,保留屋檐墙面等处的木雕刻图案,保留了原来的精神含义。家具陈列方面保留清代老家具,如八仙桌,太师椅,彰显传统人家雅致的生活格调。在经济实用原则上力求整体装饰风格和旧宅相协调同时又添加一些现代气息的元素,新老结合,不为做旧而做旧。

3.3 平面布局改造

童宅民宿在建筑平面布局方面进行了适当改造,老宅主体建筑维持原有格局,将厅堂空间置换成大厅茶座,可为天南地北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交流空间,将原来厢房的空间置换成客房,东西两侧的厢房改成包厢,二层均布置大小不一的住宿房间,这样便可满足各种游客类型。此外增加老宅原先没有的卫生间、厨房、储物空间,方便民宿的使用。

图4 童宅民宿首层平面图

图5 童宅民宿二层平面图

4 结语

浙江民居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特征,浙江民居改造的民宿也正得益于此而快速发展,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只有更好地理解传统民居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意义,保留传统建筑中的精华部分,才能设计出既满足民宿的基本使用功能,又兼顾传统建筑保护要求的优秀民宿。本文通过对宁波前童古镇童宅改造的分析与思考,为古民居改造提供更新方法,为更好地发展浙江乡村旅游提供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庭院民居古镇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回到庭院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