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行为对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以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为例

2019-07-10洪涛张飞李星星

安徽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铜矿遗址人类

洪涛,张飞,李星星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从20世纪开始,人类开始重视并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上Roszak提出的“生态潜意识”理论说明了人类亲近自然的行为是自发的本能。而中国古代典籍《老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类出现之时的环境知觉,是人类与自然的潜在联系,而人类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意识的结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人类在自我意志控制下的运动所导致的行为结果(人类通过自身制造、创造行为带来的结果)使得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历史文化遗址是古代人类在某一区域生活生产后所留下的痕迹。遗址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文明、人类的自我提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一处冶铸遗址,在其上千年的历史中,经过了开发、利用以及废弃的过程,由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行为的过度介入,潜在的环境问题明显,其目前保存状态不容乐观。通过对其现状调研,对其破坏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人类行为对遗址环境的影响,解决人类主观能动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使之能够对该青铜冶铸文化遗址的科学保护提供借鉴。

1 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概况

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境内与铜陵搭界,地处长江中下游(见图1),具有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3世纪西周至宋的铜矿遗址。1989年,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目前,在南陵县发现历代采挖遗扯四十余处,分布于县城西南乡镇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50m~300m,占地约400km2(见图2)。遗址发现了大量遗迹遗物,包括炼铜炉、采矿井、采矿工具等。冶炼场遗址较多,共有40余处,主要分为西周至汉和唐宋两个时期,明朝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产矿很少。早期遗址有江木冲、江村、木鱼山,小冲等,其中以江木冲时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的也最好(见图3)。遗址周边发现大量矿渣存在。

图1 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区位图

图2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开采遗址分布图[据[4]修改]

图3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冶炼遗址分布图

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的发现指引着寻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丹阳铜”的方向,有利于探索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为研究古代矿冶技术、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资料。冶炼场的发现,更证明铜陵、南陵地区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硫化铜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 人类行为对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环境的影响研究

在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中,人类一直都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促使环境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进步的越快越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剧烈。大工山铜矿遗址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产铜地之一,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人类行为的影响,下面将从历史社会时期、现代“人为”环境、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三个方面说明。

2.1 历史时期人类行为对遗址环境的影响

人类聚居生活的出现导致城市的兴起、物质资源流量需求激增,人类的采矿行为对古代环境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的自我调节机制。具体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受制于技术条件造成的大气、水土污染,人畜被有毒气体毒害。②采冶活动、砍伐森林、开挖泥土使得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③矿渣的堆积。大工山铜矿采冶遗址的矿渣到处可见,矿渣堆积出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及其普遍,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

30年代的日本人掠夺性采掘乃至解放后用现代设备大规模开采,铜陵的矿冶遗址在生产过程中多遭破坏[4]。大工山铜矿的开采造成了很多地质环境问题(见图4),其中很多无法通过现代技术进行修复,有的甚至还会带来次生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废气废水废渣。②采空区塌陷、溶岩塌陷。大工山铜矿遗址在1994~1995年的开采中就发生过两次崩塌灾害。③土地被占用。④采矿引发矿震。⑤破坏地下水系统。⑥矿坑突水。⑦水土流失。

2.2 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加上人类意志创造出的物质、精神、文化等的组合体称之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人为”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实在主体,“精神”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灵魂”。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改变了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文明有了质的飞越。但不能忽视的是技术行为的目的在满足人的生产生活、健康文化、精神需要的同时也会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为”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结果带来的影响具有以下特性。①整体性:对整个地区的各个环节造成的广泛影响。②深远性:在空间或时间上对超远距离对象的影响。③滞后性:影响的响应可能存在潜伏期。④模糊性:对于结果的难预测,控制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恶性循环。⑤共享性:“人为”环境被整个社会所共同使用。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遗址周边相对原始的环境变得现代化,遗址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居民房屋的建造、硬化道路的修建、大面积现代农田的耕作、人工水塘的开挖、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等等,这些现代人类的行为正在一步步的渗透到遗址内部,不利的因素越来越多。

“精神”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向导”,除了具有“人为”环境的特性外,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传播性。以及其快的速度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并产生深远影响。下面将列图表叙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人为”环境和“精神”环境带来的影响(见表1)。

表1

2.3 人类行为对遗址环境产生影响的不良后果

人类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环境的破坏。大规模的构筑物促使地表的原始形态发生改变,水土流失严重。废水废气的排放导致大气、水、土地资源遭到污染,工业、生产生活等垃圾的堆放带来的灾害及潜在隐患。另外遗址矿坑受到现在修筑等作业的影响变得愈发脆弱,存在坍塌的可能。

3 启示

树立正确的人类行为与环境关系理念,认识到现在所处的环境问题演化自人类漫长的历史活动和地质变化。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必然。凸显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主动承担破坏自然规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环境达成和解,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更好的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主观能动性和环境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对更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环境提供思路,对现有的环境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从人类意识、道德的高度上让人们发自内心的具有对环境的爱护与尊重。只有将生态理论、道德理论付诸实践才具有现实意义,才能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动力。

对于环境方面我们应该具有以下理念。

3.1 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无限制的对自然进行感知,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人类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了人类社会持续变革的动力,但是对于科技的两面性我们也要深刻的体会,环境危机的产生已经说明了科技的局限性。另外道德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让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

3.2 正确的消费、生产观念

解决自身的矛盾问题,缓解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摈弃人类铺张浪费,生产过剩的陋习。

3.3 人类的经济行为要遵守自然规律

将人的创造力与遵循自然规律有机的结合到现代经济生活中。人对自然法则的遵循与“背离”也是人与自然相互磨合的过程。人类具有改变天然自然的能力,但对自然规律的服从也应该有人类自己的方法。现代人类的经济活动要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前提进行,才能做到持续、正确的发挥人类的创造力。

3.4 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预与自然环境的反作用折射出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启示我们,人类与自然相处时,要充分的尊重自然,否则必然遭受自然环境的反噬,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就如《周易》中所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

猜你喜欢

铜矿遗址人类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辽上京遗址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人类第一杀手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