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粪尿零外排与生物有机肥加工配套技术研究
2019-07-10朱莲英胡彦燕范广建申学林
朱莲英 姚 曼 余 琼 胡彦燕 范广建 申学林*
1.贵州省凯里市农业农村局,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省麻江县温氏龙山种猪场,贵州麻江557600
猪场污水仍然是当今规模养殖场造成环境污染的最突出问题,养猪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猪粪渣、尿水等污染物,主要体现在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氨氮等污染指标,属高浓度有机废水[1]。谷硐种猪场养殖长×大二元母猪6 706头,每天排污量为560 m3,猪粪收集采取干清粪方式,猪尿和清洗圈舍污水经排污沟流入集污池中,用水泵抽取喷洒在异位发酵床中。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时间:2017年5月-2018年6月。
试验地点:谷硐种猪场。
1.2 猪场生猪粪尿的收集
1)猪场粪尿。猪粪收集采取干清粪方式,猪场采用高床漏粪板,生猪排粪在漏缝板上,人工清扫落入漏缝板下收粪槽中,刮粪板将猪粪刮出运送到猪粪发酵大棚或沼气原料棚。
2)尿和污水的收集。尿水与清洗圈舍污水采取异位发酵床进行收集,在猪舍外设立异位发酵床,在猪舍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猪尿和清洗圈舍污水经排污沟流入集污池中,用水泵抽取喷洒在异位发酵床中。
3)异位发酵床的制作。在猪舍外下风处设立异位发酵床,发酵床体积为每头猪0.3 m3,床宽3.65 m、深0.7 m(根据翻耙机的跨度和翻耕深度确定)。发酵床上设置遮雨大棚,防止雨水进入。发酵床内铺垫吸水材料,吸水材料由30%锯末+70%秸秆、稻壳、蘑菇渣粉末,铺垫高度为45 cm[2]。
4)发酵床发酵菌种及发酵方法。菌种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菌种用量为10 g/m2,用清水按菌种∶清水1∶10 的比例稀释混匀,在容器内静置3 h,使菌种活化,将活化后的菌种水均匀地喷洒至垫料上,开启翻耙机翻2~3 次,然后喷入尿水和污水,再翻耙4~5 次,以后每天喷入尿水和污水后均翻耙4~5 次,不喷尿水时,每天翻耙2 次。每30 d补充发酵菌种1 次,每次菌种补充量为10 g/m2[3]。
1.3 猪粪生物菌肥的制作
1)原料。猪粪(干清粪)、异位发酵床垫料、沼浆、死猪、胎盘、锯末与秸秆粉、生物肥料菌种。
2)设施设备。肥料发酵大棚和发酵槽,翻抛机、输送机、死猪和胎衣打浆机等。
3)加工工艺流程。猪粪(干清粪)+沼浆+异位发酵床垫料+死猪和胎衣(打浆)→喷洒菌种水→翻耙混匀→覆盖塑料薄膜→密封发酵5 d→每天翻耙2 次→腐熟(14 d 左右)→生物有机肥→农田施肥。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及工艺流程生产出生物有机肥产品,通过检测部门测定:产品感官表现为褐色粉状,无机含杂质,均匀无恶臭;有效活菌数为0.3 亿/g;以烘干基础计:有机质含量75%、水分(游离水)含量29%、酸碱度(pH 值)7.2、总砷(As)2.2 mg/kg、总镉(Cd)2.1 mg/kg、总铅(Pb)18.0 mg/kg、总铬(Cr)9.0 mg/kg、总汞(Hg)0.2 mg/kg、蛔虫卵死亡率100%、粪大肠菌群数21 个/g、有效期为6 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生物有机肥技术标准(NY 884-2012)要求,详见表1~表3。
表1 谷硐猪场生物有机肥质量测定结果
表2 生物有机肥含量与国内外标准比较
3 讨 论
3.1 异位发酵床解决了污水零排放问题
从上述试验结果得出:本研究改变了传统舍内发酵床养猪,解决了发酵床上养猪皮肤长期湿润、疾病交叉感染严重的共性技术难题,舍外设置异位发酵床可全部吸收猪场尿水和污水,解决了猪场尿水和污水零排放的难题。
3.2 通过系统工程技术处理得到了优质生物有机肥
从上述结果与国内外有机肥对比得出:本试验生产出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达75%,超出中国标准(45%)30 个百分点、超出欧美国家有机肥产品标准(35%)40 个百分点;水分含量和pH 值均达到中国和国际标准要求;生物有机肥料中镉、铅、铬、汞等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内外有机肥允许含量标准。
表3 本产品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生物有机肥产品重金属含量限值标准对照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