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教学策略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2019-07-10黄洁玲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音节拼音儿歌

□ 黄洁玲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石,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可以说,拼音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起到奠基性的作用。统编教材在借鉴人教版教材编排方式的基础上,对拼音板块进行了继承、拓展、整合。作为低段语文教师,在拼音教学上,其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要有一定的改进、创新。为此,笔者结合拼音教学的实际,联系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教训,针对统编教材,提出了“1+X”教学策略。

所谓“1”,就是保留以往拼音教学中精华的部分,具体指“五个多”,即:多观察,编儿歌;多思考,归归类;多动手,玩游戏;多鼓励,少批评;多拼读,重运用。而“X”就是配合新教材、新编排、新理念,增加一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保留传统教学中的精华“1”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易分散注意力。为此,教师应该在备课上下功夫,挖掘文本的趣味性和相关性,利用教材的特点和一些教学设备,搞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是以往的人教版教材,还是现在的统编教材,拼音教学都有以下特点:有形象逼真的插图,有活泼欢快的歌谣,有拼读结合的练习。教师要充分开发、整合以上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总之,贯穿拼音教学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快乐学习。

(一)多观察,编儿歌

很多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状有相似之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辨识能力。为了进行有效区分,教师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再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来记住它们,如:像个2字zzz,半个8字sss,右上半圆ppp,等等。在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联系生活。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尝试自编口诀,如:“m”像麦当劳的标记,“l”像老师的教鞭,“q”像放飞的气球。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自编儿歌进行形象记忆,要比教师讲解记忆来得深刻。

(二)多思考,归归类

等汉语拼音全部教学完毕,学生要对所学拼音进行归类。哪些是韵母,哪些是声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怎么分类,学生都要十分清楚,要能把它们放置到属于它们的“小屋子”里,如韵母屋、声母屋等。对于发音,学生也要能自主感受,如读韵母时,开口大,声音响,读声母时则要读得轻而短。

(三)多动手,玩游戏

拼音教学中,学生除了动嘴,还少不了动手,有时更需要手脑并用。一年级学生最喜欢做游戏,有了游戏的介入,课堂就会“活”起来。

1.捉迷藏。刚学拼音时,学生对于字母的印象不深。无论在课始,还是课尾,让学生找找字母,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让学生找找那些字母藏在何处,比比谁找得快,找得多。

2.找朋友。找朋友游戏的玩法多种多样。有些字母字形相似,或读音相似。对于这类字母,教师就可以采用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加强辨析。

3.猜谜语。猜谜语游戏一向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背口诀,猜字母;做手势,猜字母。在玩猜谜语游戏时,教师可以穿插“开小火车”,组织男女生比赛、小组竞赛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

4.讲故事。听教师讲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喜闻乐见。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知识性强的教学难点融入故事里。比如,ü与j、q、x相拼时要去掉两点,纯粹的说教很难让学生记住。教师可以随机编个小故事:一天,小熊憨憨外出游玩,见到了好朋友j、q、x,他高兴极了,连忙伸出手来要和他们握手。可是转念一想,戴着帽子握手不礼貌呀!于是,小熊憨憨急忙摘下帽子。紧接着,教师出示一首儿歌:小ü见到j、q、x,摘下帽子握握手。这样一来,难点就化解成了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儿歌。

(四)多鼓励,少批评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喜欢学拼音。笔者经常在班上采用“当小老师”的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拼读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胆量。每次新课结束,“小老师”就会领着大家反复练读。他们模仿教师,引领全班复习旧知。对此,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积极性很高,表现欲望十分强烈。当然,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表扬,真诚鼓励不可或缺。

(五)多拼读,重运用

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学完拼音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忆。一是让学生用拼音拼出自己的名字,平时利用发放作业本的机会,识记同学的名字。二是在教室的讲台、黑板、门窗等处贴上拼音词卡,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识记。三是让学生给家里的家具、电器等贴上纸条,反复拼读它们的名称。这样,学生就能在日常活动中不断运用、内化、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拼读能力。

二、配合编排尝试新策略“X”

(一)运用整合插图,培养多种能力

人教版教材中,每节课的情境图有多幅,每个字母一幅图,旨在配合相应的拼音教学,或提示读音,或提示字形。但在统编教材中,一节课只出现一幅情境图,这幅图整合了以往四幅图的内容。如此编排,目的只有一个:在学习拼音字母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选择能力、串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请看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bpmf》的教学设计。

1.出示课件:这节课学习四个声母b、p、m、f。

2.学习提示:这四个字母都藏在一幅图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它们吗?

3.语言训练:用带有“像”的句式练习说话,如“爷爷的手杖像f”“两个门洞像m”。

4.学习字母:可以通过“找朋友”“编口诀”等方式,反复练读,直至熟练掌握。

5.编讲故事:星期天,小明跟着爷爷去爬坡。青青的山坡上,广播里正播放着美妙的音乐。小明的衣服后背上有个“p”字。爷爷年纪大了,手里拄着拐杖,拐杖就像一个“f”。山脚下有两个门洞,像个“m”,两个小朋友正在门洞里玩摸瞎游戏。

整个故事就是这幅情境图的图意,故事的内容围绕本课要学习的四个声母展开。

(二)围绕高频音节,积累丰富词汇

人教版教材中的拼音音节都是不带声调的,而统编教材上的拼音音节是直接标有声调的,并且这些音节是平时语言表达和阅读文本时出现次数较多的高频音节,具有代表性。以往的教学十分注重音节的拼读,声母韵母依次相拼,反复练读。统编教材则指引教师开辟另一条教学路径,那就是围绕高频音节,积累丰富词汇。拼读固然重要,但是结合汉字、积累词汇、运用语言更重要。

如:教学“hui”这个音节后,教师和学生开展互动游戏。

师:h-uī→huī,什么huī?

生:光辉的辉、银灰的灰、挥手的挥……

师 :h-uí→huí,什么huí?

生:回来的回、茴香的茴、蛔虫的蛔……

师:h-uǐ→huǐ,什么huǐ?

生:后悔的悔、毁坏的毁……

师:h-uì→huì,什么huì?

生:开会的会、智慧的慧、花卉的卉……

相同的音节,不一样的汉字,引申出大量的词汇,学生由此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三)结合拼音阅读,拓展延伸课外

汉语拼音的学习离不开音节的拼读,而音节的熟练拼读最终服务于阅读。所以每节课上,教师都可以安排谜语、儿歌、童谣等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内容都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且通俗易懂。比如,在学完ɑi、ei、ui这三个复韵母后,教材编排了一首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张一合总在笑。”其中,白(bái)、尾(wěi)、嘴(zuǐ)、在(zài)四个字的音节都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反复练习拼读之后,教师及时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自由拼读儿歌《开学了》:“开学了,开学了,背书包,上学校。见老师,行个礼,对同学,问声好。”其中,开(kāi)、背(bēi)的拼读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又如,在学习ɑn、en、in、un、ün五个前鼻韵母时,除了学习书上的歌谣《家》,还链接了相对应的课外读物《做早操》:“早上空气真叫好,白云朵朵飘呀飘,我们都来做早操。伸出手,弯下腰,踢起腿,来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其中,天(tiān)、真(zhēn)、伸(shēn)、身(shēn)、云(yún)五个字的韵母都是该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重视语文园地,针对难点训练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拼音部分共安排了两次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十分重视对重点、难点的梳理和强化,解决读音易错、字形易混的字母和音节,特别强调在语境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园地呈现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将学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教师通过练习,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提高与个体成长。比如,统编教材的语文园地新增了一个全新的栏目《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拼音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分别安排了阅读材料《剪窗花》和《小鸟念书》。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学生虽然还不认识课文中的所有汉字,但完全可以借助拼音顺利阅读。在大人(更多的是父母)的指引下,学生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汉语拼音这把金钥匙。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基于拼音教学的目标要求,在统编教材的拼音教学中,笔者采用“1+X”教学策略,力求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拼音学习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使拼音不离汉字,汉字不离词语,词语不离文章,让学生及早品尝到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猜你喜欢

音节拼音儿歌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看音节说句子
睡觉儿歌
快乐拼音
儿歌绝唱
快乐拼音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