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林巴独奏曲《主题与变奏》的演奏技巧与乐曲赏析

2019-07-10

黄河之声 2019年9期
关键词:马林演奏者小节

马 榕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马林巴作为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在一代又一代的蜕变与传承中越来越凸显特色,古老的乐器在与近现代作品融合碰撞之中日益绽放光芒。打击乐艺术家内·罗萨洛运用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创作出马林巴独奏曲《主题与变奏》,此曲以主题及其变奏形式将马林巴的演奏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同乐章的速度与技法都有异彩之处,以一个主题和八个变奏及尾声的结构诠释出作曲者的内心波动与思想感情。

一、马林巴及其演奏法简介

(一)马林巴简介

马林巴,是一种键盘类打击乐器,属于木琴的一种,最早产生于非洲,上世纪17、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后变成为印第安人活动仪式中的重要乐器之一。经过时代演变及乐器革新家的不断改造,产生了横跨四组半八度的管式马林巴琴,马林巴配合其金属管制的共鸣器,其音色宽厚,音区低,余音较长。后经日本马林巴演奏家、革新家、教育家安倍圭子创造出五组八度的马林巴琴,对演奏者要求的演奏技法更有提升,曲目也更有难度,马林巴琴可独奏,也可乐队合奏、乐器伴奏。

(二)马林巴演奏法简介

马林巴演奏法有双槌演奏法、四槌演奏法及六槌演奏法,在近现代曲目双槌及四槌演奏法运用最广泛。四槌演奏法分为传统演奏法、巴顿演奏法、玛塞尔演奏法以及斯蒂芬斯演奏法,在这四种拿法里,各有千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其一,皆可演奏马林巴。但要想牢牢掌握其演奏技巧,就需要演奏者刻苦练习及严格训练,才能用演奏法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同时,马林巴演奏时的音色也是需要力度与琴槌的控制。前苏联钢琴家罗伯德亚尼克说:“练习时重要的不只有技巧,还有声音。好的声音是从内心、大脑,也是从手中发出来的。要重视触键的训练,使之圆润、均匀。”想要获得美妙的音色,就必须加强听觉的训练,用敏锐的听觉来调整、检查所发出的声音,同时还要注意触键、运槌、呼吸等技巧。琴槌的软硬也是演奏乐曲需要注意的因素,不同硬度的琴槌诠释乐曲的含义也不同。软槌敲击琴板发出的浑厚像是马林巴在诉说低沉的心事;硬槌敲击琴板发出的清脆像是马林巴在同大家表达喜悦之情。

二、作曲家及作品简介

(一)作曲家简介

内·罗萨洛(Ney Rosauro)是当今世界上公认最负盛名的打击乐手之一,且是著名作曲家及指挥家。内·罗萨洛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在1977年之前他曾是一名古典吉他演奏家,在他25岁时将兴趣转到了马林巴,并投入专业学习直到在迈阿密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罗萨洛喜爱接受新事物,且自身是吉他演奏家出身,再加上拉丁人天生的韵律感,罗萨洛的独特创作风格很受欢迎,他已出版100多首打击乐作品及教程,本本风靡。今年已65岁的他仍在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创作不同种类的新事物,使得内·罗萨洛成为打击乐史上标志性的人物,完全可以用一句中国古语来形容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作品简介

《主题与变奏》是一首难度较大的马林巴独奏曲,此曲对演奏者技巧要求较高,需演奏者有较强的马林巴演奏技巧。此曲共分为一个主题及八个变奏,其八个变奏曲都是由主题曲延伸而来,段与段之间的速度与琴槌要求都有不同,每乐章的感情诠释也各有特点。

三、作品赏析及演奏分析

作品共分为主题引子、八个变奏曲及尾声十个部分,现在我们进行逐个分析其乐曲内涵及演奏技巧。

(一)主题

全曲以C大调开始,主题部分(1-20小节)为三乐句主终止结束。演奏者需使用较柔软的琴槌四槌同时下落奏响明亮又富有教堂感且非常庄重的旋律,琴槌敲击琴板需慢速放松柔软,二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结合的和声以小柔版(Adagietto)的速度使整段旋律线条格外令人舒服。由此,乐曲展开一系列围绕主题的变奏。

(二)变奏曲

变奏I:变奏I(21-60小节)延续使用主题的C大调,整段转换为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线条,左手轻盈的低音伴奏融合主题材料变奏的旋律使整段变奏部分将舞曲性质演奏的淋漓尽致。

此部分要求演奏者控制好右手在高音区敲击的和声琴板,以及左右手节奏的对位。此部分变奏以属音半终止结束,为下一变奏的起始和弦做准备。

变奏II:变奏II(61-114)使用C大调的属音开始,转为急板(Presto),此段伴奏转为右手演奏,琴槌需敲击有力,左手演奏的主题旋律线条强弱对比明显,需要演奏时控制琴槌力度到位。

此部分要求演奏者左右手对位技巧的达标,急板快速下两只手共同配合到位才能将此段旋律演奏完美。在107小节开始速度逐渐递减,113小节开始两小节的八分音符C大调主和弦琶音为进入下一乐章做铺垫。

变奏III:变奏III(115-166)旋律为高音区的十六分音符旋律织体,由非常慢速(Molto Lento)逐步递增至行板(Andante)进入变奏III。此部分快速十六分音符使用4312槌序(详见图例1)的敲击要求演奏者四槌乱序琶音练习基本功的扎实,扎实的敲击才能将每个音的音色敲击平均。

4312的槌序有利于体现高音区的旋律线条,119小节开始十六分音符旋律织体构造出主题材料旋律,让听众在细碎片段中也能感受到主题的延伸。

变奏IV:变奏IV(167-252)仍沿用变奏III的十六分音符旋律织体,速度由非常慢速(Molto Lento)逐步增快至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o),音区转入中音区,快速十六分音符使用4213的槌序敲击,使用此槌序的变化敲击既能包含高音区也能敲击到低音区,使旋律线条显得更宽广,其中21槌的叠加敲击使听众的关注点更能集中在高低两音区的旋律中。

十六分音符的弱击铺垫使整体伴奏线条较浅显,但主题变奏部分的材料运用重音的敲击对比十六分音符的铺垫使乐曲空间感更为立体。207小节转为3/4拍,槌序变为4132。

同为主题材料的延伸变奏,与变奏IV大材料不同的为无叠加敲击音型,主题材料的分解和弦使整段旋律增添了几分浪漫情调,此乐段共持续14小节又回归变奏IV的大材料里。

变奏V:变奏V(253-288)调性变为c小调,演奏者需更换极软槌敲击,优雅缓慢的速度(Animato elegante)运用四槌琶音,使此段旋律格外的忧郁迷人。

小调特有的阴郁感笼罩住整段旋律,使听众听到这段旋律会不禁想起一些感人温情的画面。261小节起要求演奏者充满感情的用柔和的力度和密集的滚奏将乐曲的朦胧感做足,渐强渐弱的表情术语也需到位,越抒情的片段越是对演奏者的演奏技法要求更高更细腻。

变奏VI:此部分仍笼罩在c小调的阴郁感情下,走出持续的滚奏音型转为右手旋律左手伴奏,此段旋律的切分音型使旋律的爵士乐风格更为凸显。演奏技法值得注意的是,此段有持续单音滚奏,这就要求演奏者将横向拿槌改为纵向拿槌,琴头上下敲击琴板的正反两面(见图例2)演奏。

312小节起右手旋律的爵士乐味道需演奏者将韵律感做足,高音区的旋律片段需演奏者敲击灵活。328小节速度较前稍慢,又回归变奏VI大主题。

变奏VII:变奏VII(336-372)回归主调C大调,快板(Allegro)的速度加上跳跃性的音符使此部分充满舞蹈性,演奏者敲击时需融入舞蹈性音乐中甚至与之共舞。右手滚奏需演奏者始终保持强有力,此部分临时变化音较多,节奏型也较复杂,需演奏者两手对位技法过关。354小节开始旋律温婉,左手的大三连音下行琶音演奏者需注意节拍不可脱拍或抢拍。

变奏VIII:变奏VIII(373-455)为终曲(Final),速度为最急板,左右手为十六分音符急板快速双跳。极强与极弱的力度切换形成鲜明的表情对比,弱的铺垫与强的诠释使整段旋律空间感丰富立体。琴槌双跳要求演奏者有较高超的演奏水准,马林巴上的双跳与小军鼓上的双跳基本练习是一样的,需演奏者在练习时多加刻苦用功。

439小节的华彩部分为终曲锦上添花,整个乐段横跨5个八度,演奏者需把握此处技巧展示部分将华彩乐段演绎淋漓尽致。此部分需演奏者在练习时多做马林巴滚奏换音练习,这个练习是很重要的练习,打击乐的演奏需干净准确,高强度换音练习会使演奏者在快速换音时有很大水平的提高。

尾声:尾声(456-464)使用主题材料双乐句,全长共9小节,回归主题线条为整段乐曲画满最后的句号。456-460小节运用马林巴琴槌杆敲击琴板(详见图例3),发出竹竿碰撞木头的清脆响声,让听众在窸窣声中感受主题回归。

463-464小节的滑音技法要求演奏者在琴槌敲击完最后一音后不离开琴板顺滑至下两个八度的同音程敲击结束。滑音技法在马林巴中很常见,是属于填充音与音之间的空白感,不仅在马林巴中常见,定音鼓的敲击中也很多运用。

四、结语

由《主题与变奏》可看出,马林巴有着丰富的演奏技巧,且是尤为重要的,不仅体现在击槌、音色等方面,各种槌法顺序的琶音练习也需成为我们练习时的重点,好的音色需长期练习才能控制,音色的好坏需要从音乐感和技术来培养。要想成为优秀的马林巴演奏员,定要从基本练习做起,扎实的基础是一切成功的根源。这首曲子运用主题及延伸而来的变奏刻画出作者心理上的波动与感情,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平静时而欢快,马林巴复杂的演奏技法更为这首曲子增添了色彩,我们在练习与研究此曲时需将演奏技法掌握好的前提下再将自身感情融合进音乐才能使音乐富有灵魂。

猜你喜欢

马林演奏者小节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性感过头?
From cashier to world
马林《道德·礼乐》隶书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