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眼保健知识医教结合模式下提高儿童视觉发育效果
2019-07-09胡钟桦曹燕英
胡钟桦 曹燕英
【摘要】目的:调查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对儿童视觉发育的促进效果。方法:于我市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大班儿童共262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14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儿童开展幼儿园常规眼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及眼保健操,研究组儿童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1年后分别调查2组儿童的视力低常发生率、散光发生率、生理性远视不足发生率、屈光偏离发生率及等效球镜度数指标值。结果:研究组儿童视力低常、散光、生理性远视不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屈光偏离发生率及等效球镜度数指标值上,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园儿童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能有效预防视力低常、散光及生理性远视不足,对促进儿童视觉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视觉发育;眼保健知识;医教结合;普及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47-01
良好的视觉发育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要素,据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道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儿童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1]。本文以3所幼儿园大班儿童为调查对象,探讨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对儿童視觉发育的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于我市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大班儿童共262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先天性眼病者、合并对视觉发育有影响的疾病者及参与研究中途转学者。根据儿童眼保健知识普及方式的不同,将262例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42例,男70例,女72例;年龄5~7岁,平均(572±048)岁;对照组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5~7岁,平均(580±046)岁。2组儿童在性别构成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予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20例儿童开展幼儿园常规眼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及眼保健操。研究组1.20例儿童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具体干预步骤如下:(1)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对儿童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记录并归档,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儿童家属对眼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影响眼保健知识普及的相关因素。(2)视觉发育基础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法对儿童视力进行检查,并采用Welch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筛查屈光度,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柱镜度数和眼球镜度数。各项检查操作均由专职人员进行,各检查3次,取平均值。(3)医教结合模式措施。根据儿童视觉发育档案信息,由教师和医生共同参入,编制适宜的《视力保健知识教学及活动》教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教师培训,促进其建立完善的眼保健知识体系和眼保健知识普及操作基础技能。再由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包括儿童眼保健知识教育重点,儿童视觉发育特点,预防儿童视觉发育不良的干预措施,日常眼保健活动及眼部伤害的防范措施等,在制定合理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开展教学[2]。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儿童开展为期1年的眼保健知识普及活动,1年后分别调查2组儿童的视力低常发生率、散光发生率、生理性远视不足发生率、屈光偏离发生率及等效球镜度数指标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版本号为SPSS200,计数检测数据的表现形式为(n/%),数据之间的比较检验方法采用X2;计量数据用标准差的形式予以表示,用t予以数据间比较的检验。P<005提示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照组开展幼儿园常规眼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及眼保健操,研究组通过医教结合模式普及眼保健知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视力低常、散光、生理性远视不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即研究组儿童视觉发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医学结合模式下医师从医学康复角度的制定眼保健知识普及目标、实施过程及普及效果,学校教师则从教育角度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实施方法与过程、教育效果,将二者充分结合能有效提高眼保健知识的普及效果,有效预防视力低常、散光及生理性远视不足,对促进儿童视觉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 管丽杰,潘进芬,薛东.医教结合模式下普及眼保健知识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6(03):17-18
[2] 王晶,魏宁,吴广强,吴兴香,王禹瞳,薛子颖,项思嘉,王勤,池霞,姚成,童梅玲.医教结合模式眼保健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0):1.116-1.118
[3] 魏宁,童梅玲,王晶,吴广强,吴兴香,王禹曈,薛子颖.医教结合模式下普及眼保健知识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8):1531-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