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研究

2019-07-09路路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全性

路路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与静脉药物应用相关医嘱共计1.1426份。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0例作為观察组,与静脉药物应用相关医嘱共计1.2843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脉用药管理。观察组给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中出现不合理医嘱的情况。结果:观察组1.2843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205例,占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6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484例, 42.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能够明显减少不合理医嘱的出现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29-02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用药的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疗效,同时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因此如何促进静脉药物的安全应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就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1]。近年来我院对静脉用药给予了集中调配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内科、妇科、外科、儿科各随机250例,男性共计542例,女性458例,年龄2岁-84岁,平均年龄(4736±1.229)岁,与静脉药物应用相关医嘱共计1.1426份。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内科、妇科、外科、儿科各随机250例,男性共计588例,女性共计41.2例,年龄15岁-89岁,平均年龄(4633±1527)岁,与静脉药物应用相关医嘱共计1.2843份。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脉用药管理。患者所输注的成品输液在病区治疗室进行加药配置,医生开完用药医嘱后,由护理人员审核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核查无误后予以静脉用药。

观察组:给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对静脉用药进行集中调配的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分配,分为洁净区、辅助工作区、生活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洁净级别和控制要求。(2)静脉用药调配区域设置安全无菌的配置环境,配备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以及通风换气设备。(3)处方在护士核对医嘱基础上,增加专业药剂师再次审核环节,以保证药品的合理应用,对于不合理医嘱与医生沟通后予以纠正。(4)对药物应用路径制定优化搞笑的标准。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专业药师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防治药物调配的差错出现。

1.2.2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中出现不合理医嘱的情况。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2843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205例,占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6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484例, 42.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是一种先进的静脉用药调配模式,在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就下发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文件中强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先进性[2]。

传统的静脉输液是医生开具处方后,药房对药物进行发送,护士在治疗室直接配药,这种配药模式一方面不能保证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无菌性操作,另一方面虽然护士对药物进行了核对,但是由于专业所限,没有专业药师对药物的特性掌握全面,因此仍有一定的疏漏出现[3]。而集中调配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调配中心的无菌话和高清洁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药物的污染可能,同时由专业的药剂师对处方进行审核,专门的护士对药物进行调配,这样降低了药物应用的不规范和差错的发生率[4]。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1.2843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205例,占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6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484例, 42.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能够明显减少不合理医嘱的出现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 璇,朱光辉,卢 敏.我院外科系统静脉药物输液溶媒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192-194

[2] 龙丽琼.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2,40(1):1.2.1-1.2.4

[3] 唐华兰,朱春梅,林 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控措施[J].中南药学,201.3,1.1(1.2):941-943

[4] Poon EG,Keohane CA,Yoon CS,et al.Effect of barcode technology on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J].NEng J Med,2010,362(18):1698-1707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