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的应用

2019-07-09陈园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满意度

陈园

【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经验,推广借鉴。方法:将本院急诊收治的160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急诊接诊后到病房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因科室间沟通不清需电话询问、安排不到位需科主任协调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为急诊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提高科室间沟通效率及患者安排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科;无缝隙护理管理;服务效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41-02

急诊科收治患者多数病情危重且十分紧急,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伴随强烈的恐惧或焦虑感,在护理中稍有不慎即有引发医患纠纷的风险。急诊科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态度,改进护理质量,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而有效的护理服务。基于此,本院近年来引入了急诊科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160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396±52)岁;其中急诊内科患者42例,急诊外科患者38例。观察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1~72岁,平均(398±54)岁;其中急诊内科患者43例,急诊外科患者3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急诊护士根据急救护理原则提供服务,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检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病情评估并给予急救处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管理:①成立管理责任小组:按照护士的职称及工作能力,按照老中青搭配方法将护士分成3个小组,均由主管护师领导。为所有组员每月展开1次无缝隙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对小组成员明确护理及配合的职责。让每一小组重点学习一类疾病的救治护理措施,并将对应疾病患者优先安排到对应小组。②构建管理网络:结合科室护士情况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要求建立责任制度并构建管理网络,其中院前急救中心接诊时需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时向急诊科通知,讲明病情,急诊科值班护士立刻通知值班医师,若患者需多学科会诊则立刻告知所需医师,并对急救准备加以完善。③无缝隙排班:每小组任何时段均需有至少一人在岗,并在早中晚轮班基础上实施小组式轮班。在工作繁忙阶段加强人力安排,节假日考虑护理人员的能力差异合理排班。④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自急诊科到X线室、CT室、手术室及ICU均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完成各项检查,会诊于10min内展开。在患者接受辅助项目检查时,同步实施会诊,并和相应科室取得电话联系,检查完成后配备相应药品、简易设备,协助患者快速转入相应科室接受治疗。若患者需实施手术,由一名护士和手术室沟通,另一名护士完善术前准备,第三名护士为患者做心理疏导,与患者家属沟通等。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急诊接诊后到病房的时间。②统计两组患者因科室间沟通不清需电话询问、安排不到位需科主任协调的情况。③在患者出院前,以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展开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急诊接诊后到病房的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急診接诊后到病房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服务不到位情况比较。两组因科室间沟通不清需电话询问、安排不到位需科主任协调人数为:对照组1.1例(%)、8例(%),观察组2例(%)、1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869、5818,P=0009、0016)。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护理工作繁重而复杂,有较多突发情况,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应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患者病情危重,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多,护士必须有条不紊的完成患者的急诊接诊及辅助检查、送至病房等一系列工作。急诊科日常护理中易出现因衔接不当或沟通不到位造成的救治延迟事件,对患者救治效果有直接影响。为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近年来我科引入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对护理流程做了优化,使得护理环节环环相扣;同时对交接过程加以完善,对每一位护士的职责予以明确,可有效预防护理漏洞的出现,使得急诊护理工作更为连续、更有条理。在实施中,我们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并有重点的加强培训,使得每位患者急诊入院后均可获得妥善而连贯的护理;通过管理网络和绿色通道,大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通过无缝隙排班,可确保患者就诊时均可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转运交接时,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转运中漏交接次数也明显减少,得出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使得急诊转运交接过程更为顺畅,可有效减少差错发生的次数,节约临床抢救的时间。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急诊停留时间、科室间沟通及患者安排、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因时间所限,未对无缝隙护理是否有助于急诊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这有待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综上所述,为急诊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缩短在急诊科停留时间,提高科室间沟通效率及患者安排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557-559

[2] 李轶,李皓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8-40

[3] 魏兰.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0):18-20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