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挑战、机遇和创新

2019-07-09杨静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机遇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信息内容传播途径比较广泛,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会因时间、空间等问题受到制约。这给电视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融媒体影响也给电视新闻发展带来新机遇,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转变新闻采访方式,提高新闻的采访技巧,以适应融媒时代,做一个优秀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挑战;机遇;创新

一、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

1.新闻时效性较弱,信息更新慢

全媒体时代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模式,例如,网站传播、手机APP传播、手机电台传播等,这些平台都能够做到新闻信息内容的实时上传和传播,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更新与传播速度更快。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第一,卫星;第二,地面有线;第三,无线发射,信息的传播与接收的过程时间太长,接收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需要做调查、摸底、采访、拍摄等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较长的一个准备周期,面对当下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特别是深度报道)在时效性和更新速度方面确实优势不明显。

2.传播方式单一,观众的参与度比较差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在既定的时间段、既定的频道进行新闻内容的线性传播。更多的时候属于单向传播,观众只能在观看过程中接受信息,相对来说参与度较差。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观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发声,只有提升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观众参与度的提升。

3.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急需改革创新

以目前的现状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表现出一个误区,在报道过程中多数以“批评”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的舆论类型内容参杂在其中。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就会出现“用力过度”的现象,一味的追求吸引观众眼球,想要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爆炸性的新闻效果,但是对新闻信息蔓延后的效果却没有进行妥善的思量,且不能确定新闻事件的真相得到百分百还原,在报道过程中出现过多模棱两可的观点,这样的新闻报道会使新闻内容的价值被降低,新闻报道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二、融媒时代带给电视新闻发展的新机遇

1.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多样

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大大降低,电视新闻的传播面就显得十分狭窄。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融媒体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打破了单一电视传播的途径,实现了多个终端多种形式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在融媒体时代,早就突破了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型媒体结合的技术,大大的拓展了人们获取电视新闻的途径,电视、电脑、手机可以同时 传播电视新闻。在網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电视新闻信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新闻要抓住这一机遇,做好多终端的宣传,让人们能够更加便利收看电视新闻,从而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2.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选题内容更加宽泛

传统的电视新闻给人的感觉比较严肃,报道的事情也基本都是从政府的视角报道改革、发展成就,对于出现于人们周边的民生小事报道较少,这就使得很多青少年群体对电视新闻的关注较少。融媒体给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新鲜的资源,很多平民视角的生活新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随着融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宽泛,信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给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在内容选择方面更加多姿多彩,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需求,这就扩大了电视新闻行业的顾客人群,促进了电视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实效性和交互性更强

融媒体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滞后性就显得突出了。因此电视新闻必须要和融媒体进行结合,打造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的传播信息,从而满足人们对电视新闻实效性的追求,让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高效。另外,传统的电视新闻要巧用融媒体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评论、弹幕来参与新闻的互动,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包括对某一新闻的后续追踪等。所以结合了融媒体的电视新闻行业会更加高效,会增加更多的互动,这种新型的技术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电视新闻行 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

作为电视新闻深度从业人员,最为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新闻观察力、判断力和科学的采编策划意识。特别是处在融媒发展的新时代,这也是每个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都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1.新闻题材选择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想要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首先就要让新闻题材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新闻编辑记者不断提升自身良好的策划意识,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就要将策划意识的作用发挥出来。具体来讲:题材选择的是否合理科学与观众喜好是密切相关的,为此,电视新闻编辑者在新闻素材选择上必须具备策划意识;编辑记者也要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选择新闻素材时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新闻行业的规范要求等进行工作,让策划意识为新闻素材 选择提供科学引导。

2.材料收集和应用

融媒高速发展时代,社会信息量的增加,加大了编辑记者的工作力度。为了应对这一现象,编辑记者要加强在新闻材料收集方面的策划意识。想要提高节目收视率,就要充实新闻内容,确保在新闻材料和应用等方面具备策划意识。同时,更具新闻主题要求,保障选材、应用和主题之间的一致性,提高自身策划工作水平。

3.内容编排

新闻主题和素材选择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编排工作,该工作作为新闻最后一项环节,是很重要的,编辑记者要更加重视这一环节。由于此新闻时间和版面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使得新闻内容不能包罗万象,不能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这时编辑记者就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将主次明确,例如在报道国家重大事件时,对于那些被观众习以为常的事件就简略报道。另外,由于新闻中一些新闻内容比较枯燥、沉重,观众观看时会觉 得无趣,这时就可以在新闻中添加些娱乐元素,丰富新闻内容。加上人们需求上的差异化,编辑记者就要对新闻进行划分,不同时间段播放不同的新闻,如晚上七点半到八点之间的社会新闻,九点为体育新闻,为观众合理安排观看时间,并且可以对新闻进行后续报道,让观众自己掌握事件进度,避免烂尾新闻的产生。

四、媒体融合时代记者采访方式也要适当转变和创新

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融合发展,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访技巧也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1.“快跑”——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速度要加快

行业俗话“新闻是记者跑出来的”。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新闻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任何新闻事件在几分钟内可以登上各大网络新闻的头条,这给新闻的调查和采访者造成了巨大的时效性压力,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不得不提升自身的调查和采访速度,才能够适应新闻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如今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中心和焦点,而他们可以通过自 身的媒体渠道发言,接受采访的动机和机会相对减少。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快跑”,提升自身的采访速度,提高传播速度,以适应当今媒体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2.“多面手”——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和方式多元化

新时代的新闻记者必须是“多面手”。随着融媒体的发展,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变得愈发多元。例如可以邀请大量的被采访人进行问题的探讨或者辩论,通过卫星直播对一些评论员或者专家等人物进行直播连线等,通过多元的采访形式,使电视新闻节目有了更多的发展余地和空间。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采访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可以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留言回复,可以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和观众或者被采访人进行互动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采访的方式也在逐漸的多元化发展。

3.“碎片化”——适应观众观看新闻的新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观看新闻的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和上班方式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人们很难有较长的时间去观看电视新闻;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崛起,也导致了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忠诚度和 偏好程度下降。种种原因都导致了电视新闻媒体必须做出探索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加速不同媒体渠道之间的融合,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4.“正人”——秉承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优秀的记者自采访过程中应该表现出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还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

作者简介:

杨静(1967--)女,天津人,西安广播电视台,编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专题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机遇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基于校园媒体整合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融媒时代军事评论创新思考
融媒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