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09刘芳
刘芳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点总结的对策,目的在于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hrough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guiding students to observe actively,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summarizing students' knowledge points after class, it aims at improving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hands-on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初中化学一般是在九年级才开始向学生传授,受到习题短缺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学生只能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在面对较难知识点没有稳定的学习思路。通过改进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较差
初中化学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借助实验进行直观展现[1]。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中学实验仪器配备不够齐全,加上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原理的理解。另外,部分中学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时,会进行干预,使学生丧失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流程进行化学实验,但是没有告诉学生其中的利害关系,导致部分学生刻意违背教师要求,进行违规操作,导致化学实验事故发生,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1.2 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较少
初中是学生各方面发育的重要阶段,因为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较少,所以容易挫败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初中化学知识点容易混淆,如果学生不仔细观察,容易将知识点弄混,如在进行氧气制取时,可以选择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三种物质作为制取氧气的材料。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反应装置一样,区别在于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导管口放置棉花进行过滤,如果学生观察不仔细,在进行化学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
1.3 忽视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与数学类似,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部分中学化学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尤其在解答化学问题时,为了节省时间,教师直接将问题解答流程、解决思路明确告知学生,而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会忘记部分解决思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下降,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
1.4 課后缺乏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是学生进行后续化学学习的基础。初中化学的概念知识点较多,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后,缺少对知识点的集中梳理,造成学生进行课程复习时,只能根据自己的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使学生很难快速找到复习重点,导致复习质量下降。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知识点总结,但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不能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降低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 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对策
2.1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的部分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设置问题,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化学规律,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提供支持。例如,《走进化学科学》课程中有涉及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的实验。某中学化学教师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讲述完操作流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利用CaCO3 和HCl制取 CO2,在气体稳定释放后将导管通入Ca(OH)2溶液当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在通入气体之后开始出现浑浊,随着气体输入量的增加,溶液越来越浑浊;在某时间点溶液中的浑浊物开始减少,使溶液透明度逐渐增加,但始终不能恢复到澄清状态。该中学教师提出此实验涉及几个化学反应的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共涉及三个化学反应,教师依次写下CaCO3 + 2HCl=CaCl2 + CO2↑+ H2O、CO2+Ca(OH)2=CaCO3↓+H2O与2CO2+Ca(OH)2=Ca(HCO3)2三个化学方程式,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加深了该知识点的学习印象。化学实验是学生直观掌握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利用联想记忆进行解答,提升化学问题的解决效率。
2.2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
初中化学属于比较基础的课程,但同类知识点拥有较多的出题模式[2]。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点讲解时,可以根据知识点设置不同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题目观察,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知识点不同变化模式下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某中学教师在讲述完《中和反应》课程后,在黑板上写下恒温条件下,4mol/LHCL溶液与4mol/LNaOH溶液,按照5:6比例进行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的例题,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解答。学生结合中和反应原理,抵消同体积的两种溶液,以剩余溶液呈现的酸碱性表示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在学生得到正确答案之后,教师再次在黑板上写下在常温条件6mol/LHCL溶液和4mol/LNaOH溶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溶液pH值为7,则两溶液之间体积比例为多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两种题型都在考察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化学课程有很多都是概念性知识。教师可以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分层,由浅至深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探究,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例如,某中学化学教师在进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程教学中,在黑板上写下例题:某千克煤炭中含有硫杂质20g,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充分燃烧,可以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该例题中共涉及到两个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O2=SO2和C+O2=CO2。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硫为40g,同理可得二氧化碳的生成量为3593g。因为题目计量单位为千克,所以计算结果需要进行换算,即生成二氧化硫0.04kg、二氧化碳为3.593kg。学生在独立计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化学题目的计算思路,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
2.4 学生进行课后知识总结
在完成初中化學章节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总结,借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某中学化学教师完成《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学习后,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课程知识点梳理。与教师授课一致,学生将所有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小组委派代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内容。同时,该教师扮演学生角色进行提问,如果台上学生无法解答该问题,则由能其他同学上台进行解答,继续其他知识点的总结;若所有人都无法解决该问题,那么该教师在学生完成总结后,统一讲解此类知识点,加深学生学习印象。除此之外,该教师积极做好知识点拓展工作,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延伸。如在石灰水实验中,始终无法得到澄清溶液,教师可以将该问题作为课下作业,由学生自主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享受探究乐趣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能够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点总结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子博.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54-155.
[2] 韩海金.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学周刊,2018(3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