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下广州城中村的再生设计研究
2019-07-09陈薇薇钟声河
陈薇薇 钟声河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东塱村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应调研,归纳出东塱村居民生活现状和建筑布局形态,从而得出在城中村设计改造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和“旧”与“新”和谐共生的原则。
【关键词】 城市化;改造;再生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nglong Village in Guangzhou, this paper sums up the living situation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residents of Donglong Village, and thus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village in the city,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and "old" and "new" harmonious symbiosis.
[Keywords]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regeneration
广州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城中村遗留,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意义。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城中村的滞后性逐渐凸显,村落居民的生活状态较为落后。广州城中村在居住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村中的建筑密度高;卫生环境差;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广州城中村处于一个非宜居的环境,根本不可能建立村民的居住幸福感,与“幸福广州”的建设目标大相违背。
1 广州城中村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城中村在城市中也得以升级改造,但在此过程中因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够完善,其发展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因此城中村存在许多的城市建设问题和管理问题,影响村落发展。
广州城中村数量多,分布密集,且具有特殊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目前,广州市内11个行政区中均有城中村分布,仅天河区内,就有大大小小的城中村约60个,以五山路为中心,直径约20km2范围内,就有岑村、冼村、石牌、上社、棠下等五个大型城中村。城中村的外来人口多,人口构成复杂,且疏于管理,治安问题严重。根据对天河岑村初步调研发现,村里布局紧凑严密,排列密密匝匝,建筑横七竖八,规划杂乱无章,街道崎岖不平。城中村最经典的现象就是小广告俯拾皆是,楼底贴满各种广告,五颜六色,由于村内人员流动性极大,搬家公司、网络宽带的广告占据了主流。
根据调查发现:广州市的城中村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存在大量的违章建筑,村内村民自行加盖房屋,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存在非法建设部分;第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所占比例高;第三,广州城中村的数量多,规模大,广州市内分布了大约150个城中村,其规模是北京,武汉,佛山等大中城市的 3 到 5 倍;第四,城中村内的建筑密度极高,部分城中村的建筑密度甚至达到 90%以上。
2 东塱村现状及改造可行性
2.1 东塱村居民生活现状
东塱村位于荔湾区芳村东南部,东近广船板块、珠江,南邻南漖村、沙洛村,西临西塱村,北至广钢居住区,江景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村距离地铁站较远,离在建的11号线鹤洞东站约1公里。平时村民出门,主要依靠的是村口的东塱公交站的9条公交线路。(图1)
通過实地调研发现,东塱村内的楼房多以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为主,它与西塱村、鹤洞村、广钢旧厂,合称为“三村一厂”。如今,人口容量的不足和城市化进程对东塱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住宅新旧混杂,布局零乱,“握手楼”随处可见,与周边的广钢新项目形成强烈对比(图2);厂房方面,大部分为低层结构,较为破旧,质量较差;配套公共设施不完善,幼托、小学、中学、等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图3);东塱村居民的经济来源多以房屋出租为主,各色小店分布在东塱村的各路街道,商业只集中在在东塱农贸市场一带,村内首层商铺多是“关门大吉”,虽是非常安静,但对村民收入影响不小;当地具有宝贵特色的传统文化龙船也因现代经济的需求逐渐消失殆尽。
2.2 东塱村再生设计改造的可行性
本文缘起于在2016年6月底,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正式发布了《广州市2016年城市更新项目和资金计划》14个“三旧”改造项目中,广钢、广纸、广船是广州“旧改”的明星地块,东塱村是启动项目的其中之一。
笔者对东塱村进行了近十次的深入调查,力图归纳东塱村建筑的风貌特质,寻求从再生的设计策略,拟解决东塱村所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出现,希望东塱村的建筑文化特色得以留存与发展,为广州城市发展带来具有现实性意义的价值。
2.3 东塱村现有建筑布局形态及特点
2.3.1 居住建筑布局形态 城中村内保留了少量的岭南建筑但非规整格式,新旧住宅随着珠江水网延伸。村内较杂乱,房屋质量不高。目前,东塱村内自建房多为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住宅新旧混杂,布局零乱,“握手楼”随处可见,与周边的广钢新项目形成强烈对比。 但基本按照整体的脉络保留了完好的道路,道路完整畅通。村内广场有基础设施但使用率低,公共区域内虽未建造尺度较大的建构筑物,但是违章加建使建筑密度增大。(图4)
2.3.2 公共建筑形态 东塱村的公共建筑大多临水布置,位于东塱村内较佳的位置。在中部区域建有老人社区,西南新建有公共活动社区等。虽然体量较小但其特点也不尽相同,对村落的整体布局影响不大。
3 东塱村再生设计的原则
3.1 再生设计的目标
再生设计规划应当结合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向,使不同生物的运作方式和社会机能够协同合作,创造一个人类和所有的生物都共同繁荣的未来。通过对东塱村现状的研究,提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中村再生设计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东塱村为例”,以促进城市内部的城中村进行保护和再生性的设计,继而实现城中村的再生,使城市活力增强,空间品质提高,通过再生性设计将城中村改造为现代化的文明新城。
自然界的进程是固有的尺度连接的原则。东塱村再生设计策略要遵循现有规划要求,个体、群体、生态系统和地球的健康要进行相互的关联。不仅限于绿色、可持续、恢复性的途径,也要注重本土的保护以及村落整体风貌的改善,包括街区风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在发展的角度下,要注重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串联村落中的景观节点和民俗活动节点等,规划组织旅游路线。要确保在东塱村的整体形象提升的同时,整体再生改造在个体、群体、生态系统上互相关联。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与当地居民沟通,了解本土文化特色。与村民一起,通过挖掘东塱村文化内涵,发掘了象征的土沟精神,唤起村民对自己生活价值与土地的认同。而后东塱村村民可以成立文化营造协会,发挥每个村民的特长,改造修缮东塱村中的中央公园。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长处,各尽所能,负责建设凉亭、铺设草皮、种植树木等工作,保护村落整体风貌,坚持村落原有特色,保持其原真性。很多杂乱的空地、废物堆,通过居民的巧手变成了休息厅、游戏区、艺术品。
3.3 “旧”与“新”和谐共生的原则。
东塱村的再生设计策略不仅能为村民交流和服务提供场所,还能成为村民寻求精神归宿的重要空间。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大刀阔斧的强势主导,社区营造是由社区草根自发组织的社区建设,强调社区和民众自主参与,自主挖掘在地特色,参与社区建设规划,重塑社区认同感,重建新故乡。
4 再生设计方式
4.1 融合文化藝术的再创新设计
通过对城中村的调查研究,更深层次地了解城市建设中城中村的文化、建筑艺术以及民风民俗,能更好地汲取村落中所蕴藏的文化与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与现代是城中村更新中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城市边缘区内的城中村落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敲行为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而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运动,融入本地文化艺术进行改革设计,挖掘社区文化内涵,以旧厂房改造美术馆作为媒合艺术与东塱文化的平台,发展出城中村新美学,重塑最美的幸福城市。
4.2 建筑空间再利用
再生性设计的目的是使城中村保持活力,重获新生,简·雅各布斯认为,街区活力的根源在于街区内居民的活力。因此,通过建筑让旧物新生,不仅是对空间几何的勾画与创作,更是对于原生文化的理解与发散。将文化产业、城市居住、艺术休闲、博物馆等城市功能有机体在其中进行了组合,在为城中村梳理出新的城市活力的同时,留住传统的文化特色与生活精神。
4.3 建造多功能社区服务,打造多元的消费社区
现代都市建设在满足消费社区的同时也正往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上发展,在再生设计建筑空间基础上,对城中村的功能分区与消费进行突破性探索。
5 结语
由于时代的高速变化发展,广州市城中村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所面临的土地、行政的因素以及其空间特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城中村类型,对应的改造方式、改造模式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性。笔者通过对东塱村进行资料收集、实地勘察和设计推敲等方式,了解到城市化进程和拆旧建新使东塱村的建筑风貌岌岌可危,从而提出再生设计策略,对广州市荔湾区东塱村实行再生性改造,从其居住环境、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三方面出发,拟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出现,对广州城市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性意义,其更大的应用价值则是在于通过再生性设计改造为现代化的文明新城区。
参考文献:
[1] 刘卫国.广州城中村问题及改造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7.
[2] 吕钦.广州市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