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07-09陈静韵

课外语文·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到人文素养、应用能力、思想内涵等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在分析小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以核心素养内涵为指导在学生课外阅读、应用写作、地域文化融入等方面探索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和主干学科,不仅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的关键还是在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对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是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解析

根据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必备的核心能力。并且2018年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文作为中国汉字文化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汉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建构。通过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语言文字逐渐积累、理解和运用,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语言培养、交流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语文作为中国汉语言的知识特征和课程性质,决定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理解、掌握并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价值所在。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敏感特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养成。一是语文作为语言知识结构本身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促使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逐渐过渡发展,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比如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作文写作中由于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通过学习和题目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语言组织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散文、诗歌、小说、诗词等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美佳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阅读与鉴赏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品读其优美华丽的辞藻,感受文章的文学魅力,体会文中的爱恨情仇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感受,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形成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四)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语文课程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等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一方面语文知识学习本身就是对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知识精髓的传承和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比如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江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姑苏城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再是对于学生文化理论知识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有个好成绩而开展教学,而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学内容以语文教材内容为主,但并不拘泥于教材,将地域文化、民俗傳统、时事政治以及其他科学知识都可以适时融入课程教学当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确定,要围绕目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理解教材防止教学内容偏离,立足起点防止教学内容的虚化。

再次,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要提倡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学习,实现同学之间的互补效果,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让学生掌握问题提问的技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转变师生角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个性特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知识互动,点燃小学生的互动激情,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再一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情境不知不觉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重视体验积累,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写作内容。

(二)注重阅读积累,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对精选的教材文章和诗词等进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深刻理解精品文章的文字魅力和字里行间作者所寄予的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精读习惯,培训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创新和提炼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各方面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是现代的散文、诗歌和小说,还是唐诗宋词、《诗经》《论语》《千字文》《百家姓》或是外国的经典文学名著等,虽然有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即使一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增长和思维理解能力的成熟,这些阅读经历和知识会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并内化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形象气质、思维方式当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草原的早晨》,其文字优美、内容新颖,通过对草原早晨美景和牧民生活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草原繁荣兴盛的新气象。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通过问题提问、情境创设、活动参与等教学活动开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思维的科学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高要求,而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家庭作业任务重、学校和家长对于分数的过于重视等原因,课外阅读一直未受重视。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有限的教材内容,很难实现对于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一方面根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和课内语文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要防止不健康的课外读物对学生价值观念、思想健康的毒害。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和课外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比如课下通过读书会、辩论赛、阅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沟通交流、心得分享以及辩论争执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仅是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个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在动态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雅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7(24).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3]尹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4] 黄传琦.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静韵,1991年生,女,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