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7-09卢慧孙玮高冠起

山东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钙血症血钙骨细胞

卢慧,孙玮,高冠起

(1青岛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0;2滨州医学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病因很多,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即Graves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研究显示,部分甲亢患者可合并高钙血症,无症状高钙血症发生率高达20%,其中Graves病患者占73%[1,2]。Graves病导致高钙血症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最主要的机制是由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骨代谢,加速骨转换,增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其中破骨细胞骨吸收超过成骨细胞骨形成,导致骨质丢失,最终引起血钙水平升高[3~5]。早期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高钙血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这种线性相关性在>60岁患者中更为明显[6]。目前关于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68例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高钙血症的早期预测与及时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的468例Graves病患者,男98例、女370例,年龄(43.75±14.47)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引起甲状腺毒症的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高功能甲状腺瘤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其他引起高钙血症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维生素D中毒、结节病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方法 ①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②甲状腺功能检查: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③生化指标:采用偶氮砷Ⅲ法检测血钙,磷钼酸盐法检测血磷(P),二甲苯胺蓝法检测血镁(Mg),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TP),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NPP底物-AMP缓冲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④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1.3 高钙血症的诊断标准 以40 g/L为标准ALB值,当ALB<40 g/L时对血钙进行校正,校正血钙(mmol/L)=校正前血钙(mmol/L)-0.025×ALB(g/L)+1.0(mmol/L)。校正后的血钙按照临沂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检测的正常血钙参考区间2.03~2.54 mmol/L判定,>2.54 mmol/L为高钙血症,≤2.54 mmo/L为正常。

2 结果

2.1 高钙血症的发生情况 血钙校正后确诊高钙血症83例,高钙血症发生率为17.74%。根据血钙水平将患者分为高钙组83例和正常组385例,两组血钙水平分别为(2.64±0.10)、(2.40±0.08)mmol/L。

2.2 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钙组男17例、女66例,年龄(43.70±14.22)岁;正常组男81例、女304例,年龄(44.00±15.6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钙组血清FT3、FT4、P水平高于正常组,iPTH、Mg水平低于正常组(P均<0.05)。见表1。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T3、iPTH、P、Mg是发生高钙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由于iPTH、P、Mg这3个指标和血钙水平能够相互协调,血钙水平升高可引起上述3个指标的改变,因此排除iPTH、P、Mg,FT3是Graves病发生高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高钙组与正常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 FT3对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预测价值 应用ROC曲线计算FT3的AUC为0.688(95%CI为0.632~0.745,P<0.01),最佳界值为24.345 pmol/L,FT3诊断高钙血症的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51.4%。见图1。

图1 FT3预测高钙血症的ROC曲线

3 讨论

由于Graves病患者肠蠕动亢进、容易腹泻,肠道钙吸收减少,导致血钙丢失增多;此外血钙升高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并通过与髓袢上的钙敏感受体相互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钙的排泄;同时由于PTH分泌减少,以及过量甲状腺激素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抑制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合成,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因此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血钙水平多表现为轻中度升高,很少超过3.0 mmol/L,通常无症状[7]。

高钙血症实际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异常升高,但临床测定的是总钙,包括离子钙和结合钙,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钙的生理活性。血液循环中最主要的钙结合蛋白是ALB,它可明显影响血钙浓度,因此当ALB水平异常时需校正血钙。对血钙进行校正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高钙血症患者,以便早期采取措施防治高钙血症的危害。本研究结果显示,Graves病患者校正血钙后,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7.74%,血钙水平为(2.64±0.10)mmol/L。

PTH、1,25-(OH)2D、降钙素是调节血钙的主要激素。1,25-(OH)2D通过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强PTH对骨的作用,增加骨细胞活性,其中以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为主,促进骨对钙的重吸收等作用引起血钙升高[8]。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Graves病的发病有关,Graves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8~10]。本研究468例患者中405例25(OH)D水平低于正常值,占总体86.54%,但高钙组25(OH)D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血清25(OH)D受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环境、季节、日照时间等因素影响有关。PTH可通过活化维生素D3间接促进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促进骨溶解和远端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和磷酸盐的排泄,引起血钙增加和血P下降。所以当血钙浓度升高时,PTH分泌受抑制,进而导致血P升高,另外血钙浓度升高还会导致肾脏对Mg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尿Mg排泄增加,血Mg降低[11]。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钙组血清iPTH、Mg低于正常组,P高于正常组,提示iPTH、P、Mg与高钙血症具有相关性。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其中T4是由甲状腺分泌,而大多数T3是由外周组织T4脱碘转变而成。尽管血液循环中FT4浓度是FT3的4倍,但是T3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因此在外周组织中T4需要转化为T3才能发挥其生物效应[12]。T3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细胞,刺激骨形成和骨吸收,其作用是由T3核受体(TRs)介导[12]。T3与受体结合后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增加骨钙素(OC)、Ⅰ型胶原、AL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9]。研究显示,破骨细胞可表达甲状腺激素核受体,但T3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是源于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还是源于T3通过增加成骨细胞膜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如IL-6的表达,进而增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mRNA在成骨细胞上的表达,通过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相互作用,促进单核细胞前体细胞谱系向破骨细胞谱系分化,促进骨原细胞发育成熟,诱导形成破骨细胞,进而间接增加破骨细胞活性,目前仍不清楚。此外,T3与PTH以协同作用的方式起作用,T3通过调节PTH/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受体的表达来增强成骨细胞对PTH的反应。有研究发现,血清FT3、FT4水平与血钙呈正相关[13]。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钙组血清FT3、FT4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Graves病甲亢并发高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表明高钙血症的严重程度与FT3水平相关,FT3水平越高,越容易导致血钙升高。ROC曲线分析显示,FT3预测高钙血症的最佳界值为24.345 pmol/L。本研究未发现FT4是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一是可能由于FT4并非直接作用于骨细胞,而是需转化为FT3发挥作用;二是本研究虽然采取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但未检测T3、T4水平,且由于是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源局限,存在选择偏倚,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Graves病患者的破骨细胞骨吸收和成骨细胞骨形成在高位运行,是高转换型骨代谢紊乱,反映成骨细胞骨吸收和破骨细胞骨形成活性的指标如OC、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尿钙/肌酐等较正常人是增高的[14,15]。但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未常规检测上述指标,未能验证上述指标和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以上结果。

综上所述,Graves病并发高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T3,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血清FT3水平较高的患者特别是FT3>24.345 pmol/L时,应注意监测血钙,并积极治疗甲亢,预防高钙血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高钙血症血钙骨细胞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肺癌伴骨转移致高钙血症典型心电图演变一例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高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状旁腺切除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血钙变化分析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高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