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SCI期刊文献的文化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9-07-09刘祥恒余向洋张俊香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

刘祥恒 余向洋 张俊香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旅游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业开始由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向度假旅游、深度体验旅游方向转型,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市场上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畅销旅游产品。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将原来的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立旨在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其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源于政策层面和需求层面的影响,文化旅游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重点工作,并形成常态化;在需求层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需求已逐渐成为游客主要的出游动力,文化旅游无疑成为游客实现旅游诉求的一种重要方式。及时总结最新的文化旅游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高文化旅游学术研究的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实现我国文化自信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文章计划通过对2014—2018年近5年CSSCI期刊有关文化旅游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揭示研究规律,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示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动态,以期为今后提升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文化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除去新闻报道等研究重点不是文化旅游的文献外,近5年发表的论文题名中明确包含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为研究重点的CSSCI论文达到150篇。本文选择文献时根据分层抽样法,研究主题相近的论文选择1篇,所选择文献的发表时间以距离2018年12月最近的为准,总共选择50篇文献进行分析,以便总结文化旅游最新的研究进展。根据对所选论文内容的分析,发现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的影响、特征、发展模式、发展困境及其路径等方面。

1.1 文化旅游影响的研究

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术界近年来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即案例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宏观方面,如胡钰和王一凡基于产业层面,提出文化旅游对促进经济增长、升级经济结构和拉动消费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把多勋从产业层面提出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能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拓展国家外交渠道。[2]

大多数学者以案例形式从事微观研究,如张红梅、宋莉和沈杨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研究发现贺兰山东麓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徐丹指出赣南原中央苏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促进本地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杨晓霞、史珊和向旭运用A’WOT战略模型,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例,指出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秦兆祥从避免传统文化消亡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探讨了内蒙古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意义。[6]吴芳梅以龙潭古寨为例,认为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关注,但是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破坏。[7]程绍文等学者以武当山道教为例,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多重功能,尤其在影响和重塑游客的价值观、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8]张春香以河南省为例,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实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实现可持续开发。[9]从研究成果的特征来看,研究性质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大多针对个案进行研究。就其影响性质来看,文化旅游的影响以积极为主,以消极为辅,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由此反衬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文化旅游特征的研究

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征,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多以案例研究为主,如胡钰和王一凡基于产业层面,从低污染、高收益、高附加值、可持续性等多方面探讨文化旅游的主要特征。[1]此外,他们从产业发展、运营方式、合作机制等方面概括大厂影视小镇PPP模式的主要特点[1]。徐丹指出原中央苏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4];张春香以河南省为例,从历程、种类、数量等方面提出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特色鲜明的特征[9];邓思胜研究发现四川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特点:丰富性与神秘性、特色性、人文性与自然性的有机融合[10];张艺根据旅游区位论原理,按照内容划分,从岭南文化特色、革命资源和国际形象等三个方面总结广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三大特征[11];李涛等学者基于主题公园投资数据,提出中国省域文化旅游投资增长呈现由“规模小、增长慢、波动小”向“规模大、增长快、波动强”转变的特征[12]。从其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主要强调了文化旅游的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指出其经济效益性和环境效益性。

1.3 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由于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方式,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学术界为此进行了大量探讨。张红梅、宋莉和沈杨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研究中国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时,发现延伸型、重组型、渗透型这三种模式在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傅才武和钟晟基于文化认同体验的视角,以河西走廊为例,研究区域文化旅游主题构建,提出河西走廊地区为推动区域整体开发,应加强旅游产品与游线组织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创新、开展品牌营销模式创新等发展模式。[13]杨祎和梁修存综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旅游体验模式和原真性理论等多种理论,从遗址遗迹、景观遗产、历史建筑群、文化演艺和主题公园等角度提出文化旅游产品的五种开发模式。[14]侯兵和黄震方在探讨文化旅游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时,从博物馆型、技术创新型和融合发展型等三种类型提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模式。[15]袁晶和李播阳基于品牌融合的角度,在探讨客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时,构建了媒介、模式、供给激励和产业升级模式。[16]毕丽芳根据“一带一路”背景,以大理、丽江为例,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主要的开发模式。[17]从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理论,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发展模式,为旅游经营者决策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和指导价值。

1.4 文化旅游发展困境的研究

及时总结文化旅游在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突破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持续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学者们为此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如秦兆祥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古迹的破坏、旅游项目的特色等方面总结当前内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6]。任燕、黄燕、杨怡莎基于SWOT-PEST分析法,在分析关天经济区在发展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从各地发展差异、地区间合作、金融基础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四个方面总结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18]颜竹梅和田定湘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主要存在资金缺乏、旅游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19]徐微以婺源为例,从旅游产业结构、经营水平和发展资金等方面提出其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主要问题。[20]江昼基于文化融合理念,从产品质量及效益、游客消费水平、市场营销、行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总结庐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六个问题。[21]屠飞鹏和姚莉以黔东南州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性、利益分配、文化价值、传统文化遗失和政府资金投入情况总结黔东南州苗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主要的问题。[22]邓思胜从四川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产品特征、参与性、品牌形象、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指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0]谭志喜和孙根年基于武陵山区百福司镇的调查结果,从发展前提、发展现状、发展布局和发展效益等方面分析百福司旅游名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3]王钊认为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社会影响力弱和旅游体验性不足等问题。[24]王静和王玉霞在研究北京博物馆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时,运用旅游认知理论,从游客需求角度总结北京博物馆文化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偏低的游客游前资源认知度、较弱的解说服务、较差的游客游后信息传播自觉性等。[25]蒋玉华总结呼伦贝尔非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政府主导较多、整体规划缺乏、同质化严重、开发方式单一、产品开发成效不高等多方面问题。[26]邬江在探讨山西乡土艺术文化旅游创新开发时,发现山西乡土艺术旅游开发态势尚处于发展不成熟的萌芽阶段,面临思想观念落后、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资源开发广度深度不够、文化内涵承继性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和专业人才奇缺等困境。[27]冯亮、党红艳、金媛媛在研究晋中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时,发现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与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28]童广路和刘庆广根据全域旅游的背景,总结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困境,主要涉及旅游产业发展均衡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行业管理标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市场宣传力度、旅游产品类型和文化内涵挖掘深度等方面。[29]从研究特点来看,以案例研究为主。从其内容来看,文化旅游的发展困境涉及资金、技术、制度、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保护、讲解服务、思想观念、品牌形象和游客满意度等方面,体现出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多种困境。

1.5 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

如前文所述,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在实践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才是当前旅游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的。为此,学术界从一般性和具体性等两种方式提出发展路径。一般性的路径是指公式型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颜竹梅、田定湘在探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时,提出要重视前期旅游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旅游营销、凸显产品特色和有效整合旅游资源[19]。童广路、刘庆广根据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在探索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时,提出要推进“旅游+”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旅游行业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创新旅游活动项目。[29]

更多的学者针对特定的地域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如秦兆祥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产品的差异性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内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6]。邓思胜从产品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参与情况、服务质量、品牌建设和地区合作等方面探讨四川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路径。[10]任燕、黄燕和杨怡莎从区域合作、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品牌打造和新技术等方面总结关天经济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路径。[18]徐微在探讨婺源智慧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的结合时,基于智慧旅游的背景,提出生态文化旅游内涵提升的三条路径。[20]江昼根据文化融合理念,从线路设计、产品特色及其体验性等方面提出庐山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路径。[21]屠飞鹏和姚莉以黔东南州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提出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包括突出产品特色、保持原真性、资源优化配置、产品开发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22]谭志喜和孙根年基于武陵山区百福司镇的调查结果,为土家族地区百福司旅游名镇发展提出协调各方认识差异、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合作平台和延伸旅游产业链等可行性对策。[23]王钊从加强政府扶持、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凸显旅游项目体验性、实施市场细分和促进社区参与等方面提出吉林省开发萨满文化旅游的主要路径。[24]王静和王玉霞根据旅游认知理论,从游客需求角度为北京博物馆文化旅游提出发展路径,涉及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新媒体的应用、旅游产品体验性的设计、社会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25]蒋玉华基于非遗视角,从市场主动性、政府引导性、产品定位、线路设计和传承人的培养等方面提出呼伦贝尔非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路径。[26]邬江指出山西省乡土艺术文化旅游开发路径涉及政府支持、群众参与、资源整合和产品创新等方面。[27]冯亮、党红艳和金媛媛在评价与优化晋中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从红色文化价值的挖掘、资源整合与保护、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建议。[28]可见,学术界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的研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 文化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学术界在开展文化旅游研究时,运用了很多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近5年文化旅游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文化旅游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对象明确,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及定价、游客忠诚度、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路线等。

3 研究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从以上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学术界近5年开展的研究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体现出较大的数据容量,运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文化旅游的影响、特征、模式、困境和路径等方面,就其内涵来看,主要包括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开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文化旅游竞争力、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路线的规划、文化旅游环境的保护中、游客忠诚度、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文化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文化旅游作为推进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实证研究占据绝对优势,多以描述性概念性分析为主,也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但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致使文化旅游理论体系研究缺失。对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旅游消费效用理论、区域协作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供求关系理论等运用较少。

第二,文化旅游研究内容结构不健全。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化旅游客体上,对红色、宗教、民俗等专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模式等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对文化旅游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学术界虽对文化旅游开发路径的研究不断深化,但研究的侧重点大多基于文化旅游的开发角度,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有待加强,对文化旅游的特征、文化旅游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也较少。文化旅游虽有显著的综合效益,但文化旅游资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改进研究方法基础上,不断丰富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优化其研究结构。

3.2 启示

作为推进文化繁荣和旅游强国的实现路径,文化旅游今后将继续成为我国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对象,要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以下五方面的研究:

第一,尝试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全面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引入到文化旅游的研究中,建立规范的文化旅游研究框架,不断健全文化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结合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发展策略。

第二,加强对各类文化旅游的保护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除了人造旅游资源外,大多数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可再生性,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始终是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如何建立健全包括政府、社区、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在内的旅游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与到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其资源环境的保护中,将成为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三,将文化旅游研究与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有机联系。通过发挥文化旅游的功能,借鉴文化旅游的发展经验,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以实现乡村振兴,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四,加强文化旅游与旅游扶贫关系的研究。当前精准扶贫正在我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地方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大多丰富,需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各个贫困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已有的发展基础,制定出操作性强的乡村文化旅游扶贫方案,将文化旅游的发展与旅游扶贫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

第五,加强多学科理论综合运用与定性定量研究的结合。文化旅游研究涉及面较大,单学科理论通常难以诠释文化旅游的复杂性,也就难以充分发挥其多功能性,要善于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统计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相融合,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