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序贯疗法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

2019-07-0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膝骨性髌骨血瘀

刘 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外科门诊,辽宁 沈阳 110004)

膝骨性关节炎即增生膝关节炎,易发于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呈现升高趋势[1],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有报道,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肥胖以及骨质密度等因素有关[2]。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主要开展综合治疗,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联合应用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此根据膝骨性关节炎的特点,采用合理高效的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三联序贯疗法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 68.1岁;病程 1~10年,平均 (5.3±1.2)年;包括15例气滞血瘀型,10例肝肾亏虚型及15例风寒湿痹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岁;病程1~9年,平均(5.1±1.0)年;包括16例气滞血瘀型,9例肝肾亏虚型及15例风寒湿痹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与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标准相符;入组前1个月内膝关节反复疼痛,X线片检查显示膝关节间隙减小;关节液黏度加大,亮度提高,活动时存在摩擦音;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造血功能异常者;药物过敏者。

1.4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三联序贯疗法,应用“通痹酊”对病变部位擦洗,方药组成:生川乌、生南星、乳香、蜈蚣、雷公藤、生草乌、生半夏、没药、乌梢蛇等,各10 g,研制为粉末,加入到5000 mL 75%酒精中浸泡4周,用纱布过滤残渣,留取药液,每隔0.5 h用药1次;用“海桐皮汤”塌渍治疗,药物组成包括:海桐皮6 g,乳香 6 g,当归 4.5 g,川芎 3 g,威灵仙2.4 g,甘草2.4 g,透骨草6 g,没药6 g,川椒9 g,红花3 g,白芷2.4 g,防风2.4 g。研制成粉末,放入敷料缸中,对凡士林加热为液体后倒入药粉中,混合泥状备用;用“五藤散”中药膏热贴敷治疗,方药组成:大血藤、青风藤、黑骨藤、川芎、桃仁、僵蚕、鸡血藤、雷公藤、麻黄、桂枝、乳香,各20 g。研磨成粉末,用凡士林调制成膏状,每天1次,4周为1个周期。

1.5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屈曲及伸直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次30 min;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做好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1)按摩护理:①按压痛点:若膝关节周围存在压痛点,用食指和拇指对压痛点按揉,比如膝关节内侧外、膝后腘窝和髌骨下等部位,在按揉时,初始力量不可过重,逐渐增加力度,再由重减轻,按揉1 min;②点按穴位:穴位包括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梁丘、阳陵泉等,每个穴位按摩1 min,力度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③掌揉髌骨:髌骨上方,用掌心按摩,控制好压力,由内向上轻微运动,将髌骨带动开展环转运动3 min。强度以感觉酸胀温热为宜,按压力度不可过大,避免髌骨和髌骨下软组织摩擦;④拿捏股四头肌:护理人员对股四头肌用拇指及其与四指开展拿捏3 min左右,感到轻微酸胀为宜。同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2)服药护理:在治疗时,服用药物主要为调理气血,滋补肝肾,因此护理人员需观察汤药的颜色及质量,同时掌握药物和食物的升降浮沉、四气五味。(3)饮食护理:多食用蔬菜、新鲜水果、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饮水。参照患者的体质,开展针对性中医饮食辨证施膳。若为气虚血瘀型,需以益气健脾、活血养心为原则,食用益气活血的食物,如牛肉、薏苡仁、鸡肉、山药等;若为寒凝血瘀型,需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为原则,食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食物,如韭菜、桃仁、羊肉、山楂、大蒜等,减少生冷寒凉食物,如苦瓜、菊叶等;若为气阴两虚型,需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原则,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食物,如鸭肉、莲子、甲鱼、木耳等;若为痰阻血瘀型,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原则,食用通阳泄浊、活血化瘀的食物,如薏苡仁、桃仁、海蜇、萝卜等。若肢体沉重、肥胖以及水肿,则密切观察尿液以及体重变化;若为气滞血瘀型,需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食用行气活血的食物,如山楂、木耳、山药、桃仁等;若为热毒血瘀型,需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食用苦瓜、莲心、菊叶、绿豆等,不可食用荔枝、羊肉、桂圆等温燥食物。

1.6 观察指标 观察2组(1)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画一长度为10 cm的直线,最左端为0分,表示无痛,最右端为10分,表示疼痛最剧烈,患者根据自身的疼痛度确定分值;(2)膝关节功能,应用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价,包括8个项目,分别为跛行、关节交锁、疼痛、爬楼梯、支撑、不稳定、肿胀和下蹲,患者参照自身症状轻重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膝关节功能越好[3]。(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共0~100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行 х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表1 2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8.15±2.14 6.32±1.41观察组 40 8.04±2.00 4.17±1.05 t值 0.238 7.735 P值 >0.05 <0.05

2.2 膝关节Lysholm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干预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45.69±10.25 62.62±14.84观察组 40 45.91±10.33 75.16±20.36 t值 0.096 3.148 P值 >0.05 <0.05

2.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西医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止痛、消炎药物或物理康复,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若病情发展到晚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开展手术治疗。口服用药难以有效进入到膝关节,无法阻断膝关节软骨退变及破坏,且可能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及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尤其老年患者副作用更为明显。而物理康复治疗会导致患处严重的疼痛感,从而患者容易中断治疗[4]。

从中医角度来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三联序贯疗法中海桐皮汤中所应用的通痹酊,方中生草乌、生半夏、生川乌、生南星、细辛等可发挥化瘀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海桐皮中所应用的海桐皮、威灵仙、透骨草可发挥舒经活络、通痹止痛的功效;没药、红花、乳香、当归可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川芎、川椒可发挥温经通络、祛寒通痹的功效;白芷、防风可发挥祛风止痛的功效;甘草可使诸药得到调和;五藤散可发挥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使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度减轻,改善膝关节功能,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中医膳食干预、按摩干预和用药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通过调和患者机体平衡,减轻其机体疼痛度有关。

综上所述,三联序贯疗法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度,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膝骨性髌骨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血瘀体质知多少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