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2019-07-09王铁山张青
文 / 王铁山 张青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70%,我国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1%,而陕西服务业占比仅为42.8%,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使其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因此,陕西应着重借助“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以提升经营效率、促进技术进步、节约资金投入。
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发展较慢。从投资力度看,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仍集中在传统生产性服务行业,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有待增加。从发展速度看,2018年规上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比规上服务业低0.6%,比生活性服务业低6.9%。
二是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原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设计部门,普遍延续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开发、设计等技术性服务为主,生产性信息、生产性咨询、生产性贸易等专业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陕西各地区支柱产业差异化不明显,不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链条。
三是专业化技术水平较低。陕西制造业发展需要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支持,但目前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低,在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四是专业化经营模式缺乏。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依赖度较低,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涉及到的所有服务环节基本由企业内部自主完成,企业普遍自行购建设施、配置专门人员解决生产性服务需求,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影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而且由于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承包运营、综合服务、委托治理、参与式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模式。
西安地铁刷码进站
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一,北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放发展。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是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开始。例如,在金融和商务服务领域发展的中央商务区、西城区金融街等集聚区;在软件研发和外包领域发展的中关村海淀园、软件园等集聚区;并且北京还是国内第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在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金融和商务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安,一市民使用手机扫码、人脸识别走进京东X无人超市
第二,天津高质量发展金融租赁业。2018年天津金融租赁业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7.1%,注册资金占全国总资金的26.5%,业务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3.1%;在推动融物、资金、管理体系专业化发展,实现金融租赁公司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
第三,上海打造生产性服务品牌。上海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了新布局,提出通过打造品牌服务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升级。主要包括打造支持创新创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打造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以及打造细分领域专业化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
第四,深圳设立生产性服务平台。深圳通过建立服务平台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时尚创意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及制造业释放服务需求。
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利用“互联网+”建立生产性服务专业市场。一是利用陕西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生产性服务专业市场,为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交易场所。通过打造以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体系、跨境贸易平台为核心内容的基础设施,为全省生产性服务提供信息交换和服务共享平台。二是发挥“互联网+”专业市场对市场的监管作用,做到信息发布真实、及时和充分,阻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增加交易成功率,降低交易费用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京东西北分拣中心
第二,利用“互联网+”培育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经营主体。一是加快原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后的进一步改革,想方设法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资金压力。比如,积极引入私人投资者,推行多样化的政府和私人合作模式,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等。二是引导重点部门和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加快贯彻落实陕西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着力抓好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技术和会展服务七大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将陕西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
第三,利用“互联网+”鼓励制造业分工协作,释放服务需求。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利用“互联网+”可以为制造业提供高水平的制造环节外包服务。包括陕汽、法士特、比亚迪在内的陕西制造业应带头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成立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创新工作室基础上更多进行服务环节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推动陕西军工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军民融合,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转包生产及航空配套服务等领域。
第四,利用“互联网+”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进步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政府实施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利用“互联网+”推动陕西各类科研机构加强生产性服务技术的研发优势,以及和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海航现代物流集团等企业合作优势,促进相关企业加快自动驾驶、无人仓的技术研发,加快融入业态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实体经济供应链环节提升,改变陕西生产性服务企业“散、小、弱”的现状。
第五,利用“互联网+”加快对外开放。陕西借鉴北京等地软件研发、金融租赁业等领域产业集聚区经验、政策借鉴,利用“互联网+”推动陕西制定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差异化政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步伐。在此基础上,依托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运用利用“互联网+”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全球范围加快实现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改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