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当心误入歧途
2019-07-08黄亮
黄亮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哮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疾病,因其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所以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即使在临床治疗上,也会有如下情况:一些患者哮喘发作时口服扑尔敏、氨茶碱等药物后会很快获得好转,若一时不见有好转,到院经治疗后也会得以有效缓解。但另外一些哮喘患者即使用药也不见有缓解,即便是到院接受系统性的治疗也是难以痊愈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哮喘是有区别之分的,虽然都叫做哮喘,却有一种是支气管哮喘、一种是心源性哮喘。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大致一样,所以在治疗上,不免会让人误入歧途,所以即使用药了,但也会因为未区分明确而导致效果差异。那么下面我们主要就针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阐述,通过加以区别来避免进入治疗的误区。
1 在发病原因上
支气管哮喘多是存在过敏史的。患者会表现出对某一类物质的过敏,比如说花粉、尘螨、病毒、细菌、药物和食物等;另外像是一些精神上的因素,也会诱发疾病,比如情绪太过于激动、抑郁、悲伤、焦虑等等。心源性哮喘的发生则多是建立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基础上的,受到一种或是多种诱因,比如说大量饮酒、洗热水澡、突然性的用力或是感冒等,造成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继而发生急性肺水肿所致。
2 多发人群上
支气管哮喘较易发生在青少年儿童群体当中,以及年龄不超过40岁的青壮年群体当中,多见于小儿群体,一般发病年龄不超过12岁。当发病时,会见有发作性呼吸困难(主要特征是呼气延长),夜间这种症状更为明显,在积极治疗后,短则数十分钟便可见缓解,长则数天之内也有所缓解。大部分支气管哮喘并未有心脏病史。
心源性哮喘患者则多是伴有心脏病史的,例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等,而且也多存在有高血压等疾病史。
3 临床症状上
在支气管哮喘发作之前,都会有一些先兆症状表现出来,像是胸闷、咳嗽、鼻塞流涕、咽喉或鼻部发痒等等,之后才会出现喘息症状,而且特征表现在呼气性呼吸困难上。这时,患者经常会找寻让自己舒适的体位,转变为端坐位或是半坐臥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因为这样的体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症状发生时,可见患者额部有冷汗、表情痛苦。心源性哮喘在发作上则主要有:频繁性的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或是有咳出血痰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多是发生在熟睡时,惊醒后转变为端坐位就能够使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不管是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发作起来都是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的。而且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间持续12小时以上,我们称其为是哮喘持续状态,在这种持续性状态下,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都会累及,最终因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而心源性哮喘呢,则会由于发生急性肺水肿而丧失掉气体正常的交换功能,继而造成死亡。可见,对具体的哮喘类型加以区分、鉴别,对后续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者在治疗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1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患者,建议口服解痉药物,例如使用氨茶碱片(3次/天、100~200mg /次),或是使用麻黄碱片(3次/天、25mg/次),同时口服抗过敏药物,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扑尔敏(3次/天、25mg/次)和异丙嗪(3次/天、25mg/次)等。另外也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片(3次/天、5mg/次)、地塞米松片(1~2次/天、0.75mg/次)。
若涉及到肾上腺素的使用,必须要到院之后才准许使用;而且不管是到不到医院,都不允许使用吗啡治疗,吗啡的使用除了会使病情更为严重之外,并无其它效果。
2 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和支气管哮喘治疗不同的是,心源性哮喘是可以使用吗啡治疗的,这是因为对心源性哮喘患者使用吗啡治疗,有利于纠正其自发性的过度换气,促进肺部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左心负荷。另外也涉及到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氨茶碱的治疗。但心源性哮喘患者禁止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这是因为若对该类哮喘患者使用肾上腺素的话,会由于肾上腺素的使用而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变得严重起来,甚至会造成死亡。在对哮喘的治疗上,无论是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还是心源性哮喘的用药,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预防性用药
通常患者对哮喘都存在着一些恐惧心理,可能是恐惧发作时的难受痛苦、也可能是恐惧因哮喘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为了减少哮喘的发作,不管是否发病,有的患者都会每天定时用个两三次的药,而且会持续很久这样做。其实,平喘药物的使用只有在支气管痉挛时才能发挥出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即使是预防性用药,其实也未必能发挥出所想象的预防作用,甚至长时间服用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会造成损害。例如麻黄素与喘息定的长时间使用会诱发心悸和心律失常,另外产生耐药性才是最可怕的,这样当患者真正需要用药治疗时,却会因为耐药而使用药剂量无法发挥效果。
2 不要加大用药量
一些患者在治病的初时,觉得每天多用一些药可能会更快的控制住哮喘,但其实这样做的行为不仅徒劳、而且有害。剂量提升不仅不会提高治疗效果,反而会使药物的毒性发挥出来。例如氨茶碱当其于血液当中的浓度达到1~2%时,会发挥出强有力的平喘效果,一旦超过2%,便会发生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哮喘类型外,其它也有药物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等,在临床治疗和用药选择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用药治疗的正确。
参考文献
韦润红,陈疏敏,陈艳丽等.肥胖对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疗效、肺功能及血清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30):67-72.
洪建国.儿童哮喘控制治疗中的若干问题[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6):1201-1203.
赵茜叶,赵德育.儿童难治性哮喘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6):1204-1207.